今周刊, 17期 | 拾書所

今周刊, 17期

$ 99 元 原價 99

內容簡介

電動車熱浪來了

特斯拉美國廠停工,為何股價逆勢漲7成

全球10大車廠開賣,歐洲電動車在車市衰退下卻成長75%

電池成本降、油車禁售令,10年後銷量超越油車!

特斯拉發展中國供應鏈,台廠會陷掉單危機嗎?
油轉電革命催出17兆商機,供應鏈新面孔出列
台股教戰>特斯拉12檔高純度、新夥伴概念股特搜P.60

員工自律、長官放權大考驗 「在家工作管理學」解碼P.90
威秀大股東、朝桂老總痛揭娛樂餐飲經營3大困境P.50

●嘉裕西服前總經理 江育誠
●牙醫作家 李偉文
聊心態、聊準備、聊自己的墓誌銘
身兼七職商場老將、熱愛生態牙醫作家對談:
退休這堂課要有KPI,也需要練習P.84

編者的話
攻擊姿態
西德州石油五月期貨結算價格為負值,主要導火線是石油儲存空間不足,這在本刊三月底(一二一五期)的「紐約時報精選」文中已有提前示警,隔期我們也以封面故事進一步分析短期油價命運多舛的可能。本周,陶冬博士專欄則對此「規格外重挫」事件有一針見血的即時評論。
但無論導火線為何,終究,肺炎疫情重創石油需求是根本因素,而石油的需求又直接反映經濟活動與產業活力——這是一個經濟酷寒、多數企業狀似「冬眠求生」的大環境。然在百業冬眠中,仍有部分產業意外擺出了企圖心十足的攻擊姿態。電動車,即是一例。
龍頭廠的精采股價是一種姿態。特斯拉股價今年以來暴漲暴跌再暴漲,其中必有投機成分,但也必有基本面因素,美國廠雖因疫情暫時停工,中國上海廠的產能卻順利破框,也立刻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裡恣意攻掠。特斯拉將在月底公布首季財報,整體車市凜冽下,數字或許不會好看,但首季交車量畢竟已較去年同期猛增四成,勢頭向上。
傳統汽車大廠在電車領域一字排開的陣仗,也是一種表態。依規畫,全球十大汽車集團今年都有新款電車登場開賣,其中還有六個品牌是「電動車初登板」。這樣的氣勢,反映的是電池技術與製造成本終於出現「有感改善」,而這股氣勢又可望回頭催動相關零組件產業的新馬力。
固然地球經濟至今仍被大面積冰封,電動車大咖們目前擺開的攻擊姿態不見得能夠立馬突圍,快速穿破消費急凍的厚重冰層,但在多數產業冬眠之際,這樣的氣勢仍是一股意外暖流,在經濟冰層的底下,一股蓄勢待發的熱浪正在默默醞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