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LUS, 六月 | 拾書所

ART PLUS, 六月

$ 115 元 原價 128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2018 北京獨立藝術空間調查
2018 Beijing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Space Research
尋找替代之物
1980 出質疑:「為什麼替代?替代什麼?為了誰?」如今再看這三個 年,英格麗德‧斯西( Ingrid Sischy)曾針對替代空間提問題,雖顯得老生常談,但面對時下中國內地替代空間創建的熱潮,這個問題又不得不問。光是2018年一年,北京就多了6家非營利藝術空間,其中3家是藝術家發起的實驗空間,這番光景不禁令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在紐約紅極一時的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在勞倫‧羅薩蒂 ( Lauren Rosati) 主編的《替代的歷史:1960-2010紐約藝術空間》中,共計收錄了140個藝術家自行運營的藝術空間資料。據該書統計,這些空間最活躍的時間是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恰恰是與六十年代以降紐約藝術品交易的勃興以及1972年水門事件引發的民眾對聯邦政府的不信任有關。 由藝術家自發組織的替代空間,替代的既是主流機構的博物館和商業畫廊,也是在以新的空間滿足藝術家的需求,給予其不能公開展覽的作品以機會—彼時,紐約的替代空間之所以具有「替代」性,正因為它們是「藝術家的空間」。

時至今日,「替代」早已變成一個廣泛普及的詞彙,甚至有些濫用的嫌疑。自媒體時代的每個個體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未必跟藝術有關。與此同時變得陳腔濫調的還有「先鋒」「實驗」「前衛」等字眼,這讓打著這些旗號出現的獨立藝術空間顯得既順應時局又不合時宜。每逢有新空間出現,獨立藝術空間創立的初衷、存在的原因就會被再次問及。那麼,這個「時」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本文探討的正是這些獨立藝術空間所要共同面對的「時」—小到「 2018」,大到整個時代,希冀通過一個橫截面式的調查,讓不同空間面對這個問題的處境和方法一併浮出水面。

然而,2018年的北京不比1980年的紐約,北京的空間不完全是由藝術家創立的,也不過分強調「替代性」,卻承擔著為藝術家發聲的責任。在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獨立藝術空間群聚地中,北京因其空間總數和形式多樣的實踐而引人注目。到目前為止,北京地區的非營利藝術空間將近20家。本文抽樣選取的15家皆是2018年活躍在北京藝術界視野中的獨立空間。
在下面清單中分別以綠色、橙色、藍色標出:
(一)東城區二環以內:箭廠空間、Salt Projects、I:ProjectSpace;IFP激發研究所、掩體空間、的|藝術中心。

(二)798及草場地藝術區:泰康空間、望遠鏡藝術家工作室、PPPP空間、緩存空間、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空間)、錄影局(北京)。

(三)公寓空間及實踐:外交公寓12號、車庫實驗藝術空間、
居民樓研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