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五月 | 拾書所

早安健康, 五月

$ 116 元 原價 129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40歲,養好腎
讓腎活到100歲

◎世界第一!全台8萬人洗腎!
◎台灣第一!年耗健保500億!
憋尿、三高、亂吃止痛藥…200萬人罹腎病

◎腎臟科名醫洪永祥:
特效養腎術
一招動起來助排毒!
●4招夜夜好眠,護腎更長壽
●護腎防結石,飲食全攻略

◎死亡率降4成! 中西醫併治把握2要點

◎泡泡尿是徵兆?腎衰竭就要洗腎?
◎5關鍵字秒懂護腎黃金期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損傷
腎臟移植 透析治療 尿毒症

@特別報導
林志豪醫師:
和我一起重訓,遠離中風、失智

譚敦慈專欄:
研究:夏日路跑,當心水中毒

編輯室報告:自己的腎臟自己救
說起腎臟,大部分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部分,是台灣末期腎臟病盛行率及發生率居高不下,腎臟疾病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九名,全台急慢性腎病患者一年的健保花費高達500億,聖嚴法師、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俠醫林杰樑等名人在離世前都深受洗腎之苦。

而陌生的部分,卻也是和每一個人最息息相關的部分:為何腎臟會生病?腎臟病有徵兆嗎?就等於腎衰竭、洗腎嗎?這裡我們可以先看幾個數據:

● 全台灣腎臟病患者推估有200 萬人,但到瀕臨洗腎都還有28.6% 的人渾然不知。
● 三高為國人洗腎主因,洗腎者逾5 成為糖尿病患,高血壓患者也佔1 成左右。
● 若有一等親洗腎,未來洗腎風險將高出2.5 倍,配偶洗腎也會增加1.66 倍風險。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而且半個健康腎臟就能正常支援全身,因此慢性腎臟病症狀不明顯。但定期健康檢查、藉由「泡水高貧倦」五字訣自我檢視及回想生活細節,都有助我們掌握腎臟健康狀態。

腎臟血流量大且微血管密佈,所以當40 歲後代謝下降,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危害血管健康,就是危害腎臟健康;也因為家人之間共享基因及生活習慣,常吃重口味的食物、錯誤的用藥習慣等,在在都助長了腎臟所受到的健康威脅。

不過也別灰心得太早,我們能為腎臟做的,遠比我們想像中多更多!從三餐開始,少油鹽糖、多蔬果水,防三高就能顧好腎;一夜好眠、一起健走、把握用藥5 不原則,腎臟工作起來更輕鬆;依腎功能狀態調整飲食,腎衰竭、洗腎絕不是必然結局。

還在等什麼呢?自己的腎臟自己救,要許自己一個健康未來,40 歲前的你可以做得更好,40 歲後的你也一定做得到!

本期執行編輯/楊玓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