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君:
應該就是以彼得潘的意象出發,談論長大的議題,搭配自己接案的經驗為聚焦點。要儘早習得比他人更厲害的東西,是否最原始厲害的是,比其它小孩會早走路,會說話,會早點適應大人的作息?這些都是值得炫耀的成長?大人是多麼希望嬰孩可以快點長大?當它的孤獨,隨著時間過去,它仍躲在那裡不被注意,但它卻可能是最原始的國王,為了不被他人發現那個原始欲望心理,它在當年玩著捉迷藏時躲得太好了,一直未被找到,後來甚至自己也忘了那個原始欲望了,其他人都散去了,獨留它隨著時間身體肌肉都改變了,後來走出來,它卻只能孤獨的走在街頭,每一步都有著要把自己再躲起來的模樣,看起來好像鬼鬼祟祟……
吳念儒:
我提取的素材方向,會用皇后合唱團的歌曲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一些流行歌的歌詞貫穿,過渡空間的概念。我會涉及一些遊戲的意義和錯覺幻滅的事情。波西米亞和文明的交戰與交易,如果從文明的愛裡原我的不滿,或父母的愛裡,摻雜著如何讓嬰孩符合大人作息的爭戰?易被外化成是夫妻或男女的意識型態的爭議,但本質是如何讓嬰孩適應大人的世界?這也是後來相當流行,且被深化的「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心理基礎。隨著嬰兒到青少年,肌肉和生理變化帶來的資源,人會如運用這些資源或客體,包括自己的其它部分和他人?
王盈彬:
我的主題就可能聚焦在,我常常會在臨床上聽到爸媽講述他們的特殊小孩,我試著讓想像的小孩說話,讓大人想像接近的方向,和共存的想像……為什麼小孩想當貓咪,或隔壁女孩家的小狗?而很少小孩說,想當媽媽的乳房或爸爸的陽具呢?那意味著潛在想像客體,不是只有當父母而已,雖然客體是父母或乳房,或佛洛伊德談陽具欽羡,但是小孩真正想像客體是什麼?可能其它的想像,例如自己是貓咪的分身或再現?
魏與晟:
我會以兩小段當紅動漫的片段,來看青少年如何想像「活起來」跟「死去」。如果活起來的是孤獨,而死去的卻是本尊,目前大都只能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的double分身是什麼?以人間條件來說,日常生活如果有一項的元素,是被歸類在「覺得孤獨」,而且它變成具有自主性的主體,活下去就是了孤獨?這個分身和溫尼科特所派遣出來的那個孤獨,如果相遇,它們會發生什麼事呢?如何寒暄,如何一起聊天,如何在後來互道再見呢?
王明智:
我有點子了,小說是青少年文學經典,最近有電影要上映,導演是歐容《在我墳上起舞》,我的主題回聚焦於朋友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還有青少年發展的過渡狀態。失落裡會帶來多少心碎的經驗,引來破碎的人生裡,如何活著和活下去的經驗?就算是快樂的家庭,仍是難以避免嬰兒的內心世界裡,有著出生後就自行成長的心理世界,而這些被愛和文明遮掩的心理世界,是被拋棄的世界,如同捉迷藏躲得太好,而一直未被找到的心聲。
陳建佑:
我可能拿前陣子的韓劇《神經病也沒有關係》裡頭,女主角身為繪本作家的作品,最近在真實世界出版的繪本,來討論我/非我、對於母親的認同、淚水與分離。潛意識是具體的名詞時,它是否有系統如家庭結構或如語言的結構?或者像身體般有著不同系統器官,或者更有創意來想像潛意識裡的系統?因為目前來說某些想法都是共存,但是以它們什麼方式,什麼系統,什麼原則來共存?
蔡榮裕:
會以詹姆士迪恩的電影《養子不教誰之過》做為對話。整體上,我無意只沈浸在叛逆的主題,這已老套的說詞。兒童青少年和大人如何在各自的孤獨裡,成全自己和他人?某種程度像是失敗者的美學,因為案例都是失敗者,找我們來讓失敗裡也有美學和想像?不是以我們知道如何成功,而是我們如何消化失敗,失敗對他們來說,是大馬路,不是夾縫,他們一路走來。我們不是要拯救失敗,而是看著失敗時不氣餒,還能描繪它有著隱隱希望的美學。也許要做到這樣,是需要佛洛伊德在《論幽默》裡說的幽默的態度。
以上內容節錄自《淚水裡的陰影、腳印、茫然與恐怖:薩所羅蘭眼中的兒童青少年本尊與分身》陳瑞君等合著.薩所羅蘭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78801.pdf
應該就是以彼得潘的意象出發,談論長大的議題,搭配自己接案的經驗為聚焦點。要儘早習得比他人更厲害的東西,是否最原始厲害的是,比其它小孩會早走路,會說話,會早點適應大人的作息?這些都是值得炫耀的成長?大人是多麼希望嬰孩可以快點長大?當它的孤獨,隨著時間過去,它仍躲在那裡不被注意,但它卻可能是最原始的國王,為了不被他人發現那個原始欲望心理,它在當年玩著捉迷藏時躲得太好了,一直未被找到,後來甚至自己也忘了那個原始欲望了,其他人都散去了,獨留它隨著時間身體肌肉都改變了,後來走出來,它卻只能孤獨的走在街頭,每一步都有著要把自己再躲起來的模樣,看起來好像鬼鬼祟祟……
吳念儒:
我提取的素材方向,會用皇后合唱團的歌曲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一些流行歌的歌詞貫穿,過渡空間的概念。我會涉及一些遊戲的意義和錯覺幻滅的事情。波西米亞和文明的交戰與交易,如果從文明的愛裡原我的不滿,或父母的愛裡,摻雜著如何讓嬰孩符合大人作息的爭戰?易被外化成是夫妻或男女的意識型態的爭議,但本質是如何讓嬰孩適應大人的世界?這也是後來相當流行,且被深化的「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心理基礎。隨著嬰兒到青少年,肌肉和生理變化帶來的資源,人會如運用這些資源或客體,包括自己的其它部分和他人?
王盈彬:
我的主題就可能聚焦在,我常常會在臨床上聽到爸媽講述他們的特殊小孩,我試著讓想像的小孩說話,讓大人想像接近的方向,和共存的想像……為什麼小孩想當貓咪,或隔壁女孩家的小狗?而很少小孩說,想當媽媽的乳房或爸爸的陽具呢?那意味著潛在想像客體,不是只有當父母而已,雖然客體是父母或乳房,或佛洛伊德談陽具欽羡,但是小孩真正想像客體是什麼?可能其它的想像,例如自己是貓咪的分身或再現?
魏與晟:
我會以兩小段當紅動漫的片段,來看青少年如何想像「活起來」跟「死去」。如果活起來的是孤獨,而死去的卻是本尊,目前大都只能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的double分身是什麼?以人間條件來說,日常生活如果有一項的元素,是被歸類在「覺得孤獨」,而且它變成具有自主性的主體,活下去就是了孤獨?這個分身和溫尼科特所派遣出來的那個孤獨,如果相遇,它們會發生什麼事呢?如何寒暄,如何一起聊天,如何在後來互道再見呢?
王明智:
我有點子了,小說是青少年文學經典,最近有電影要上映,導演是歐容《在我墳上起舞》,我的主題回聚焦於朋友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還有青少年發展的過渡狀態。失落裡會帶來多少心碎的經驗,引來破碎的人生裡,如何活著和活下去的經驗?就算是快樂的家庭,仍是難以避免嬰兒的內心世界裡,有著出生後就自行成長的心理世界,而這些被愛和文明遮掩的心理世界,是被拋棄的世界,如同捉迷藏躲得太好,而一直未被找到的心聲。
陳建佑:
我可能拿前陣子的韓劇《神經病也沒有關係》裡頭,女主角身為繪本作家的作品,最近在真實世界出版的繪本,來討論我/非我、對於母親的認同、淚水與分離。潛意識是具體的名詞時,它是否有系統如家庭結構或如語言的結構?或者像身體般有著不同系統器官,或者更有創意來想像潛意識裡的系統?因為目前來說某些想法都是共存,但是以它們什麼方式,什麼系統,什麼原則來共存?
蔡榮裕:
會以詹姆士迪恩的電影《養子不教誰之過》做為對話。整體上,我無意只沈浸在叛逆的主題,這已老套的說詞。兒童青少年和大人如何在各自的孤獨裡,成全自己和他人?某種程度像是失敗者的美學,因為案例都是失敗者,找我們來讓失敗裡也有美學和想像?不是以我們知道如何成功,而是我們如何消化失敗,失敗對他們來說,是大馬路,不是夾縫,他們一路走來。我們不是要拯救失敗,而是看著失敗時不氣餒,還能描繪它有著隱隱希望的美學。也許要做到這樣,是需要佛洛伊德在《論幽默》裡說的幽默的態度。
以上內容節錄自《淚水裡的陰影、腳印、茫然與恐怖:薩所羅蘭眼中的兒童青少年本尊與分身》陳瑞君等合著.薩所羅蘭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788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