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經歷癌症治療,重生學步,面對受傷的自己,接受真正的風貌。
同時正視多病纏身,開始長照心靈始終停留在19歲的媽媽。
就在媽媽漸漸失智而可以恣意展露「原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管我幾歲,她其實一直都只有、都停留在生我那年的19歲。
身為一個五年級生的私生女,如何從被制約的愛中掙脫出來,學習著先愛自己、最愛自己毫無錯誤,更無須歉疚……在彼此都面臨生死大關的此時此刻,可以來得及(希望來得及)放下對方,放過自己。
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
我的身體,還是一樣的疲累,即使到了現在我仍在尋找失落的那一塊,但是我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
從此刻起,用和解的擁抱,治癒過去的傷口,迎向未來的陽光。
全書共八章:
寫兩年半自己治療癌症,照顧多病纏身的媽媽歷程。
寫16來年在空中分享閱讀所引發的種種回想、此刻感受和未來展望。
寫5年面對自我的改變,接受真正面貌,還在持續不斷的學習。
Part 1
「我不想回家。」……當我脫口而出這句話,最先被嚇到的人,其實是我自己,是我自己。這短短五個字,耗費的是我56年的過往。
Part 2
羨慕那些可以自在戀愛、順利成章結婚的手足。
我始終單身,關於婚姻、愛情、尤其是「婚前性行為」……我是「罪大惡極」下的產物,日日提醒著我母親犯過的錯,絕對不能夠重蹈覆轍。
Part 3
坐在矮凳上的媽媽,把頭轉回,往灶門內添柴,恍如燒熱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在這個空間裡頭,並無我的存在。
到底站了多久,我真的想不起來了……冷處理,一向是媽媽處罰的方式。
Part 4
宜伶的那句:「我來陪妳。」明確的讓我知道,自己開始有了在身旁的夥伴;而入院之前,我曾問出版社總編輯說:「妳要不要另外找譯者?這次住院,我不知道結果會……」
「我們等妳。」沒讓我把話說完,他馬上這樣回我。
Part 5
原來,就像交朋友嗎?
腫瘤也是有面貌、有名字,甚至是有個性的。從認識到相處到抗爭到別離,試圖徹底劃清界線到它可能復返的機率,我一步步的認識這個「朋友」。
也一步步的,更加深入面對自己。
Part 6
在那場講座上,齊柏林說:「沒有誰能辜負你的理想,只有你自己的怯懦會辜負你。」我完全能夠理解,因為,我受過同樣的奚落,然後,有了同樣的覺醒。
Part 7
分享閱讀,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而舉辦講座,是奧秘緣分的連結。她們對我的愛,如同贈我以花。人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而她們是連餘香都毫不保留的贈與我!
Part 8
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會見到隧道那頭的光。
但是,我非常清楚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同時,陪伴我那方式或許扭曲,情緒也許複雜,卻肯定愛我至深,永遠19歲的母親。
各界共感推薦
大師兄│作家
王功亮│臺東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吳明亮│班級經營教父
沈裕祁│鋼琴家
林立青│作家
周佩蓉│臺東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護理長
范毅舜│攝影家暨作家
姜泰宇│作家
英淑玲│臺北榮總資深護理師
張友信│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
陳郁如│作家
許薰丹│知本老爺酒店顧客關係暨專案經理
曾文誠│資深球評
齊廷洹│「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
廖柏哖│臺北市娜魯灣文化協會總幹事
劉 政│大漢技術學院退休副教授
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賴曉妍│作家
──專文推薦
小野│作家
周宜強│逢甲大學退休副教授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馬彼得│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暨指揮
張育綸│米馬力運動經紀公司董事長
陳彥翰│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董事長
傅月庵│資深編輯
黃裕敏│臺東縣東海國小校長
楊双子│作家
萬冠麗│「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
楊惠菁│孩子的書屋資深夥伴
潘育芬│臺東縣國際蘭馨交流協會理事長
劉岱瑋│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副主任
賴宛靖│大於創意文化總編輯
──感動支持
(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人生不是終止在病或死,而是終止在悔與恨,終止在停止前進中。只要肯前進,即便是進三退二,甚至有時進五退七,都沒有關係。只要不是站在原地,不管往哪個方向,都是前進。
◎確診罹癌兩年半的驚懼過程。希望藉著詳細的書寫,讓尤其是同為女性的朋友,知道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檢查方式、治療選擇,以及後續防護和心理支撐。
同時正視多病纏身,開始長照心靈始終停留在19歲的媽媽。
就在媽媽漸漸失智而可以恣意展露「原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管我幾歲,她其實一直都只有、都停留在生我那年的19歲。
身為一個五年級生的私生女,如何從被制約的愛中掙脫出來,學習著先愛自己、最愛自己毫無錯誤,更無須歉疚……在彼此都面臨生死大關的此時此刻,可以來得及(希望來得及)放下對方,放過自己。
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
我的身體,還是一樣的疲累,即使到了現在我仍在尋找失落的那一塊,但是我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
從此刻起,用和解的擁抱,治癒過去的傷口,迎向未來的陽光。
全書共八章:
寫兩年半自己治療癌症,照顧多病纏身的媽媽歷程。
寫16來年在空中分享閱讀所引發的種種回想、此刻感受和未來展望。
寫5年面對自我的改變,接受真正面貌,還在持續不斷的學習。
Part 1
「我不想回家。」……當我脫口而出這句話,最先被嚇到的人,其實是我自己,是我自己。這短短五個字,耗費的是我56年的過往。
Part 2
羨慕那些可以自在戀愛、順利成章結婚的手足。
我始終單身,關於婚姻、愛情、尤其是「婚前性行為」……我是「罪大惡極」下的產物,日日提醒著我母親犯過的錯,絕對不能夠重蹈覆轍。
Part 3
坐在矮凳上的媽媽,把頭轉回,往灶門內添柴,恍如燒熱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在這個空間裡頭,並無我的存在。
到底站了多久,我真的想不起來了……冷處理,一向是媽媽處罰的方式。
Part 4
宜伶的那句:「我來陪妳。」明確的讓我知道,自己開始有了在身旁的夥伴;而入院之前,我曾問出版社總編輯說:「妳要不要另外找譯者?這次住院,我不知道結果會……」
「我們等妳。」沒讓我把話說完,他馬上這樣回我。
Part 5
原來,就像交朋友嗎?
腫瘤也是有面貌、有名字,甚至是有個性的。從認識到相處到抗爭到別離,試圖徹底劃清界線到它可能復返的機率,我一步步的認識這個「朋友」。
也一步步的,更加深入面對自己。
Part 6
在那場講座上,齊柏林說:「沒有誰能辜負你的理想,只有你自己的怯懦會辜負你。」我完全能夠理解,因為,我受過同樣的奚落,然後,有了同樣的覺醒。
Part 7
分享閱讀,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而舉辦講座,是奧秘緣分的連結。她們對我的愛,如同贈我以花。人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而她們是連餘香都毫不保留的贈與我!
Part 8
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會見到隧道那頭的光。
但是,我非常清楚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同時,陪伴我那方式或許扭曲,情緒也許複雜,卻肯定愛我至深,永遠19歲的母親。
各界共感推薦
大師兄│作家
王功亮│臺東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吳明亮│班級經營教父
沈裕祁│鋼琴家
林立青│作家
周佩蓉│臺東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護理長
范毅舜│攝影家暨作家
姜泰宇│作家
英淑玲│臺北榮總資深護理師
張友信│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
陳郁如│作家
許薰丹│知本老爺酒店顧客關係暨專案經理
曾文誠│資深球評
齊廷洹│「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
廖柏哖│臺北市娜魯灣文化協會總幹事
劉 政│大漢技術學院退休副教授
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賴曉妍│作家
──專文推薦
小野│作家
周宜強│逢甲大學退休副教授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馬彼得│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團長暨指揮
張育綸│米馬力運動經紀公司董事長
陳彥翰│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董事長
傅月庵│資深編輯
黃裕敏│臺東縣東海國小校長
楊双子│作家
萬冠麗│「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
楊惠菁│孩子的書屋資深夥伴
潘育芬│臺東縣國際蘭馨交流協會理事長
劉岱瑋│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副主任
賴宛靖│大於創意文化總編輯
──感動支持
(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人生不是終止在病或死,而是終止在悔與恨,終止在停止前進中。只要肯前進,即便是進三退二,甚至有時進五退七,都沒有關係。只要不是站在原地,不管往哪個方向,都是前進。
◎確診罹癌兩年半的驚懼過程。希望藉著詳細的書寫,讓尤其是同為女性的朋友,知道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檢查方式、治療選擇,以及後續防護和心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