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 | 拾書所

告別拖延腦:靠意志力沒用!用認知實驗提升大腦警醒度,改善8種類低效率症頭

$ 320 元 原價 320
★大腦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指南
★基於行為科學而不是心理學的策略,具體、有效!

你以為大腦喜歡拖延嗎?不,拖延會讓大腦覺得很痛苦。
拖延會讓大腦產生疼痛,大腦的能力會因此受損。
本書介紹了8種拖延症的大腦類型,針對各種類型設計小實驗,
只要重複嘗試該實驗,就能建立新的運作機制,改變原本的壞習慣。

◆ 為什麼會拖延?為什麼不想做?
  「拖延」其實是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會因為睡眠不足、大腦過度興奮、或者任務設置錯誤等因素,讓身體逃避眼前要做的事務。

◆ 既然拖延會讓身體休息,那不做可不可以?
當然是不行。因為事情延後、不做,會讓該做的事項越積越多,拖延會讓大腦產生疼痛感。

◆ 改善拖延需要強大意志力,我做不到!
需要憑藉意志力做的事大多都會失敗。所以要使用可靠、具體的科學化練習才有幫助。本書就是透過各種實驗來調整各種拖延的狀況。

◆ 為什麼「實驗」可以成功改善拖延呢?
因為「實驗」不會有成功或失敗,只會得到一個結果。沒有失敗的話,就不會產生負面心態的效應。我們可以針對結果再進行下一次實驗即可。而這些實驗正是改變我們大腦活動模式的方法。

  我們的行動是由神經活動的模式構成的。人的腦內構成了非常複雜的網路,但有研究發現,使其發揮作用的法則也許沒有那麼多。
  很多人執著於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認為這才能避免自己擺爛拖延。但這本書的作者要告訴你,根本沒有必要養成習慣,只要根據自己拖延腦的類型,依照書中的實驗試著做一段時間,大腦就會自動發展出一個新的生活模式。

本書列舉8種拖延症大腦,介紹全類型通用的防拖延實驗和解決方案,讓你對症下藥、輕鬆克服拖延腦。並附有拖延症大腦檢查表,可確認自己目前屬於哪個類型。

類型 待辦清單腦──把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而一件都沒完成
類型 脫軌腦──想到什麽就會放下現在做的事情開始做
類型 說明書腦──還在摸索作法的時候,時間就過去了
類型 鬥士腦──逼近截止日期才開始做
類型 摸魚腦──周圍沒有人就會開始做些無關的事情
類型 專注腦──從沒有終點的事情開始做起,缺乏規劃
類型 獎勵腦──滿腦子都是結束後的獎勵
類型 愛睏腦──什麽都不想做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