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 拾書所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 268 元 原價 340
一生浪蕩的作家留下絕世之作,
    如何從中解讀其人其書,以及藝術家和死亡的關係?

    【首刷限量贈送 文豪雋永書籤】

    以失格之姿行走人間卻成為後世的文學偶像

    從無賴派大師逆向時代的行事與畢生書寫中思索生死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

    ▍楊照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

       夏目漱石     谷崎潤一郎

       芥川龍之介   川端康成

       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從明治到令和,橫跨三個世紀

    ‧第一套以經典文人為軸,深度導覽百年日本的重量全書

    ‧每冊皆附系列總序、前言、作家年表

     



    ▍全新系列.樹立日本文學新史觀──各界名家一致推薦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版主

    一頁華爾滋Kristin

    戶田一康(作家、真理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副教授)

    王盛弘(作家)

    江淑琳(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李靜宜(作家、東美文化總編輯)

    周慕姿(心理師、《作家的靈魂腳本》podcast主持人)

    林廷璋(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誌《圈外》總編)

    林福益(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兼書虫公司總經理)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馬欣(作家、影評人)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社長)

    梅用知世(「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版主)

    章蓓蕾(日本文化譯介者)

    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詹正德(有河書店店主、影評人)

    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

    蔡詩萍(作家)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蔣亞妮(作家)

    【按推薦人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為什麼讀太宰治?

    一個和死亡關係如此密切的作家,要吸收、了解在他筆下寫出的生命情態,我們可以不先探討、思考那構成小說永恆底色的複雜死亡意義嗎?倘若忽略了死亡是有意義的,太宰治對待死亡有著和一般人非常不同的態度,我們如何趨近他的小說作品?甚至可以更強烈地問:我們可能真的讀到太宰治的小說內涵嗎?──楊照







    太宰治留下《人間失格》後離世,這部暢銷經典幾乎可以反過來定義作者本人,

    我們可以如何解讀這部半自傳性小說?

    從作家的放蕩人生,到一部宛若臨終遺言的自殺之書,

    重新思索軍國主義當道的時代風潮中,

    一位逆行時代的頹廢文人所象徵的獨特文學精神與生死拉鋸。





    ——一位人如其書的「不像樣」作家

    太宰治不僅書寫頹廢,也把人生活得浪蕩。出身豪族,歷經家道中落,菸酒藥物不離身、幾度尋死、周旋於複雜的男女關係,種種行跡都可以在絕筆私小說《人間失格》中找到相應情節,其人生思考、文學風格,與生命恐懼,也都反映於此書。於是《人間失格》不僅成了他的代表作,甚至反過來代表、定義了太宰治這個作家。在軍國主義嚴密主導時代的昭和年間,這位遭川端康成批為「不像樣」的太宰治,其人其書都具備無畏集體力量的反叛意義。

     



    ——廣義的怪談小說

    太宰治曾說「人世間除了經濟之外,還有怪談。」經濟代表著追求現實利益的「正常」生活,其對立面,正是「怪談」。〈皮膚與心〉、〈葉櫻與魔笛〉等,都是進入「怪」的非日常狀態後,才能看見另一層更深刻、更真實的自我。而《人間失格》可說更進一步將大庭葉藏的人生寫成一部廣義的怪談小說,提供面向世界的全新觀點。本書藉由太宰治的這部代表作,兼談日本傳統生死觀,在跨越了近百年時空之後的今日,重新梳理這位作家的其人其書,何以能夠仍然具備刺痛讀者、引人深思的強大力量。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經典十人書單



    01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

    02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

    03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

    04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

    05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

    06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

     



    即將出版──[2022-2023]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日本在台殖民距今已落幕超過半世紀,

    為何至今這個國家仍宛若幽靈,潛伏於台灣的集體意識?

    面對這個孕育絕美文化,卻又曾發動殘酷戰爭的民族,

    今日的我們可以如何重思「日本是什麼」,並再次量度與其緊密而矛盾的關係?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共分十冊,一冊讀一位經典日本作家,

    進而綜觀百年日本文化。

    作家楊照回歸年少原點,融貫逾四十年的學養思索與東西閱歷,

    剖析經典十人,以其作品為核心,找到作家畢生主體關懷,

    試圖瞭望日本難解的全貌,也映照今日的台灣文學風景。

     



    「從十五歲因閱讀《山之音》而有了認真學習日文、深入日本文學的動機開始,超過四十年時間浸淫其間,得此十冊套書,藉以作為台灣從殖民到後殖民,到超越殖民,多元建構自身文化的一段歷史見證。」──楊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