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 科學化跑步訓練與線上 AI 輔助系統 | 拾書所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 - 科學化跑步訓練與線上 AI 輔助系統

$ 489 元 原價 620
[推薦序]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理事長/林正常博士
國立體育大學中長跑教練/張永政
高雄市仁武高中長跑教練/簡招旺
臺南市新化國中田徑隊教練/胡文瑜
2016里約奧運馬拉松國手/謝千鶴
[從運動生理的角度出發, 以科學研究成果為根據]
科學化跑步訓練包括瞭解跑步潛能、選定跑步訓練方法、選擇合適跑步技術、進行各項輔助訓練、瞭解跑鞋等裝備的效益、飲食與運動傷害知識、分析訓練狀況、進行配速規劃、善用攜帶裝置、…。只要能夠理解這些系統性的跑步科學知識, 並且實際的去體驗與應用, 就能夠更輕鬆的參與跑步訓練, 確實提升跑步的樂趣與效益。
跑步技術的知識與評量方法, 是一個很特別的主題, 原因是影響長距離跑步表現的因素, 主要是跑者的心肺功能, 而且不同能力的跑者並不會有一致的跑步技術。跑步時的著地時間、著地指數、垂直硬度、腿部硬度等跑步技術變項的優劣, 主要來自於跑者的天賦 (很難透過主觀意識來改變); 就算跑步時採用一致的步頻, 能力不同的跑者, 仍然會因為技術變項的差異, 出現不同的跑步表現。理解自己跑步的天賦能力後, 選定合適的跑步速度與對應跑步技術, 才是聰明、有智慧的跑者。
跑步訓練的人, 只要使用了攜帶裝置, 就會出現大量的跑步數據 (GPS 軌跡、心跳監控、配速紀錄、步頻、步幅、…)。這些大量數據紀錄了跑步的過程, 呈現出跑者的特徵與能力。透過跑步科學知識的協助, 將可以讓攜帶裝置的應用價值更完整的呈現出來; 相對的, 本書的相關跑步科學資訊, 也需要攜帶裝置的協助紀錄, 來進行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期望攜帶裝置的業者、使用者, 也可以好好理解跑步訓練的科學知識, 一起來參與、享受跑步的好處。
[用 AI 輔助系統當幫手]
作者經營的運動生理學網站, 提供線上跑步訓練 AI 程式讓跑者使用, 包括:
•跑步技術科技 (PRT)
•馬拉松成績預測服務
•智慧型設計跑步訓練處方
•跑步訓練狀況的評估
•臨界速度的測量
•臨界心跳率的測量
•1 RM 肌力的預測
•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演算
•長跑潛能與現況分析
•自行車運動生理能力評量
•鐵人三項運動的游泳臨界速度、臨界划頻評量等。
弄清楚怎麼進行這些線上程式, 就是科學化跑步訓練的實際應用。透過攜帶裝置所記錄的跑步數據, 剛好可以使用在跑步訓練程式的執行, 進而獲得實用的跑步訓練資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