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世界的100種新技術 : 跨領域科技改變人類的未來 | 拾書所

連結世界的100種新技術 : 跨領域科技改變人類的未來

$ 355 元 原價 450
連結世界,就能贏在起跑點!本書帶你快速掌握 100 種關鍵新技術
世界瞬息萬變,十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日本權威媒體 [日經BP] 研究指出,「連結」是未來最重要的趨勢。
人與人透過社群軟體連結、不同科技間互相融合;
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商業活動、都市、社會也逐漸彼此串聯。
專家們大膽預測,「跨界合作」就能掌握勝利的先機。
本書為讀者準備了 100 種連結世界的關鍵技術,
想要找到下一個爆紅的機會,趕快打開本書一探究竟!
【各界專家聯合推薦,本書帶你窺見未來】(以下推薦人依筆劃順序排列)
李漢銘 / 台灣智慧生活空間發展協會 理事長
洪文玲 /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理事長
張榮貴 / AI 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 會長
鄭緯筌 / 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理事長
【推薦序】洪文玲 /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本書描繪連結人的身體及生活空間,構築未來可用的新科技與新技術。讀者可以認識以感測器、資料、決策機制作為核心,在有形的物質空間與無形的資料世界中轉換的,各種溝通與表現的形式,甚至還創造能共用、共享,更友善更安全的基礎建設與社會運作的宏大目標。
為了面對未來社會與城市的問題與挑戰,回到科技做為尊重個體,改進人生活與實踐社會價值(例如節能、安老)的助力時,整合性的思維與跨傳統領域合作,創造更多可能。曾經我們以為了方便學習與更加精進而拆解的科技學習,如今正以光速融合、增生,隨著對需求的深化了解與參與者的多元貢獻,有機變化。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不管是少青中銀世代,我們確實是生活在科技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都有某種「賽伯格」(Cyborg)的,人與科技融合的經驗。
從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的角度,這些從用在身上的保健醫療技術,到一般人不容易看到的製造工廠裡的智慧設備,不僅是科學技術的變遷與發揚,更進入到當代如何看待人類的身體,如何利用、規範、管理技術,與人類如何與世界互動的倫理與哲學層次。
盼望本書作為一種啟發,拿開「學一種專業做一種事」的過時緊箍咒,更認識在能量豐沛的科技浪頭(wave front),大家正為更友善更負責的人類生命與生活,做出努力。同時記得,當書中說「無論科技如何變化,人類永遠都是主角。」,而我們有責任在進入人類世的地球上演一齣不落幕的劇碼。
【本書序】「跨領域科技」將改變人類的未來
回顧二○一八年的日本,大自然的威力凌駕人類的智慧,發生多起無法預料的天災,可說是「大自然反撲的一年」。若將這些無法預料的暴雨、強烈颱風、地震等「可預測但無法預防與因應的現象」都列入統計,我們必須承認,有些象徵人類智慧的科技或技術,似乎已被大自然擊潰。
不過在另一方面,卻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以往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事物,例如超越人類智慧的AI(人工智慧)、自駕車、飛行車、無人機運送服務,以及利用人類自體組織的再生醫療等尖端科技,都已經準備好進入實用化的階段了。
人類光靠目前的技術仍無法預測或預防天災,這點正好說明人類的想像力有限,所以當技術進入實用化階段時,就會面臨諸多課題與挑戰。不過,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件事:為何由不完美的人類打造出來的技術,能進步得如此神速?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技術與技術的結合」。也就是說,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們互相合作,能產生新的化學反應,而加速了「跨領域科技」的研發。例如,能夠連勝職業棋手的AI,其實也能應用於輔助自駕車的判斷技術;乍看毫無關係的基礎材料之創新,竟能為量子電腦帶來顯著的發展,甚至因此加速再生醫療的實用化。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社群通訊軟體興盛,人與人之間的虛擬關係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隔閡,這樣更能加速跨領域科技的發展,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
「日經BP」媒體集團有近二百位專業記者,他們每天在各種數位媒體和平面媒體上,分享關於電子產品、汽車、機械、半導體、建築住宅、土木、醫療、製藥、生物科技等尖端技術的相關資訊。《連結世界的100種新技術 : 跨領域科技改變人類的未來》這本書是我們出的第三本「100種新技術」系列書,我們會繼續努力用簡明易懂的方式,為讀者介紹目前最進步的技術。為了讓讀者一眼就能了解各種新技術的未來發展,我們在書中花了許多心思,除了延續此系列書的豐富內容,還按年分製作了各種新技術的未來發展藍圖,也公布由「日經BP綜合研究所」獨立調查完成的「科技期待度排行榜」、增加了跨領域技術的分類標示,還為大家訪談了幾位不同領域的重要人物等。
京都大學特聘教授本庶佑先生,對癌症免疫療法的發展有卓越的貢獻,他在二○一八年十月一日榮獲了諾貝爾生醫獎。本書也將在內文中特別介紹本庶佑先生的研究成果。
誠心期待本書能跨越人、地域或國家之間的隔閡,對跨領域的創新發展略盡棉薄之力。
日經 BP 高階執行董事暨科技媒體本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