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譽為日本攝影史上不可缺乏的人物。
研究好友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超過20年。
他不是攝影大師,也不以自己的攝影技法聞名,
但是所有的日本攝影大師都關注他的言論,
所有日本攝影新人均拜讀他的著作。
日本攝影評論權威─飯澤耕太郎,首度授權台灣繁體中文版「寫真的思考」。
「攝影是什麼?」
荒木經惟/畠山直哉/
伊波利得.貝亞德(Hippolyte Bayard)/
阿弗列.史帝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
森村泰昌/柴田敏雄/東松照明……等國際攝影大師的作品中,到底有什麼共通點,或不可欠缺的要素?
在如今影像創作氾濫的年代,每一位攝影師的生長環境、立志於攝影的動機、攝影的對象、作品製作發表的時代等要素都大異其趣。作者根據三十年來觀察每位攝影師們的工作和作品,透過歸納性的處理方式,帶領讀者挖掘鏡頭背後的深層攝影意識,感知凡人無法理解的攝影層面,在攝影技術與藝術的夾縫之間,逐步邁向攝影大師之路。
【自序】
攝影與神話的想像力
何謂「攝影性思考」
我深入攝影這一門學問已然超過三十年。最初在大學攝影學系學習拍攝與沖印技術時,心中就盤算著:如果可行的話,也許我能夠以攝影師作為未來職業,繼續努力下去。但是,很快的,我發現自己欠缺作為一個攝影師、或者攝影藝術創作者的才能與意欲,這才轉變志向,朝研究攝影的方向前進。進入研究所專攻日本攝影史之後,在學時期便開始於雜誌上投稿,撰寫有關日本及外國現代攝影的時事性文章,不知不覺間,就被稱為攝影評論家了。
當然,在這段期間,經常浮現於我腦海中的疑問,便是「攝影到底是什麼?」如以極單純的方式來描述,攝影可說是透過相機的鏡頭,將外界光學影像固定於感光面上的機制,其物理性與機械性不容置疑;但即便如此,透過相機所表現出來的影像,仍然與我們日常習慣的、對已知世界的視覺感受有著微妙的差異。在大多數的例子中,這種些微的差異,似乎潛藏著的某種未知的要素,正是攝影強烈吸引我的地方。
然而,深入探究攝影潛藏的祕密卻是一條不歸路。身為攝影評論家,我一開始就是以攝影的歷史和攝影師們呈現作品的方式(例如攝影展、攝影集)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研究中,須先針對「攝影是什麼?」下一個定義,才能繼續論述下去。而這種被稱為攝影的表現媒體,是如何為攝影家們所用,對受眾或社會又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換言之,「攝影能做些什麼?」便成為之後必須面對的主題。
關於「攝影是什麼?」,如果不在某種程度上提出論述,關於攝影表現的歷史或評論文章也就無法衍伸下去。身為一名攝影評論家,對於這個問題我主要是採用歸納法來處理:一開始不急著定義攝影到底是什麼,而是透過觀察、瞭解每位攝影師的工作,並從異中求同,以凸顯攝影的獨特之處。
每一位攝影師生長的環境、攝影的動機、拍攝的對象、作品製作或發表的時代等要素都大異其趣。即便如此,我認為攝影相關創作者們都具備著一種能賦予攝影生命、使其具備獨特性的能力 — 這種共有的能力便是本書中所稱之「攝影性的思考」。
「攝影性的思考」具有兩種特性。其一,攝影師如何透過拍攝來思考、呈現「攝影是什麼?」。他們手持相機踏遍現實世界,與被攝體互動,引導出對他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影像;此時,攝影便會超越攝影師的個人差異,展現影像自身擁有的可能性,閃耀出生命力的光輝。
不僅如此,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還能傳達給觀看者(更適切的說法或許是影響觀看者本身的情緒)。從攝影師手中取得照片的人們,得以透過照片審視自己的想法:這張照片拍出了什麼?其中散發出什麼樣的信息?搖撼觀看者靈魂的力量到底從何而來?此時,「攝影性的思考」便會由攝影師轉嫁到觀看者身上,而那種敏銳的化學反應則會再回歸到攝影師身上,就這樣持續地產生微妙的變化,
並繼續成長、增殖下去。
與其它領域相較,攝影這種表現媒體的特徵,在於攝影師與觀看者(亦即表達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僵化與固定。以繪畫或者文學為例,現在雖然也因為媒體的普及和大眾化之故,使表達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界線漸趨曖昧不明,利用閒暇沉浸於創作的歡愉、週日畫家或週日作家人數劇增便是明證;但劃分專業與業餘的那條線,依然嚴謹。
不過,在攝影這個領域,區分職業與業餘的那條線卻到處都可以看見破綻。回顧攝影史,所謂「業餘」攝影師的創造力卻經常是將攝影的表現水準往前推進的幫手。以我在研究所專攻的日本戰前攝影史來說,有著顯著功績的野島康三、福原信三、安井仲治等人都是業餘攝影師。時至今日,只要能手持著相機的人(附有相機的行動電話也可算入),就可以被稱為攝影師了。
攝影在「表達者與接受者間的界線深具流動性」的特色一直被許多人認為是由於此一藝術範疇尚未成熟之故,但換個角度來看,所謂﹁攝影性的思考﹂則活潑而生動地說明了,誰都可以成為攝影創作者,也可以享受觀看的樂趣。拍攝照片、觀看照片以及思考攝影,是猶如螺旋狀交織延展的過程,從具備豐饒生命力的「攝影性的思考」沃土中生長出來;因此,拍攝、觀看、思考無法分開,必需須貫徹整體、掌握住整個循環的能量流動,才能宏觀地了解攝影。
本書共有九個章節,這些論及攝影的現代主義、日本攝影的草創期、靜物攝影、自拍肖像、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少女裸照、抓拍(Snap Shot)、風景攝影、攝影與死者等文章,是在不同機緣中寫下的,當然各篇章中都包含著「攝影性的思考」。畢竟,所謂「攝影性的思考」一旦脫離了攝影師們的具體行為便無法成立。
但是在此之前,「攝影到底是什麼?」,亦即「「攝影性的思考」究竟是什麼東西?」,在超過三十年的歸納整理之後,最近終於感覺自己能夠稍微掌握這個命題的實像了。對我來說,「攝影性的思考」即是某種具有神話性的想像力,而攝影師則是手持著相機的魔法師。
研究好友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超過20年。
他不是攝影大師,也不以自己的攝影技法聞名,
但是所有的日本攝影大師都關注他的言論,
所有日本攝影新人均拜讀他的著作。
日本攝影評論權威─飯澤耕太郎,首度授權台灣繁體中文版「寫真的思考」。
「攝影是什麼?」
荒木經惟/畠山直哉/
伊波利得.貝亞德(Hippolyte Bayard)/
阿弗列.史帝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
森村泰昌/柴田敏雄/東松照明……等國際攝影大師的作品中,到底有什麼共通點,或不可欠缺的要素?
在如今影像創作氾濫的年代,每一位攝影師的生長環境、立志於攝影的動機、攝影的對象、作品製作發表的時代等要素都大異其趣。作者根據三十年來觀察每位攝影師們的工作和作品,透過歸納性的處理方式,帶領讀者挖掘鏡頭背後的深層攝影意識,感知凡人無法理解的攝影層面,在攝影技術與藝術的夾縫之間,逐步邁向攝影大師之路。
【自序】
攝影與神話的想像力
何謂「攝影性思考」
我深入攝影這一門學問已然超過三十年。最初在大學攝影學系學習拍攝與沖印技術時,心中就盤算著:如果可行的話,也許我能夠以攝影師作為未來職業,繼續努力下去。但是,很快的,我發現自己欠缺作為一個攝影師、或者攝影藝術創作者的才能與意欲,這才轉變志向,朝研究攝影的方向前進。進入研究所專攻日本攝影史之後,在學時期便開始於雜誌上投稿,撰寫有關日本及外國現代攝影的時事性文章,不知不覺間,就被稱為攝影評論家了。
當然,在這段期間,經常浮現於我腦海中的疑問,便是「攝影到底是什麼?」如以極單純的方式來描述,攝影可說是透過相機的鏡頭,將外界光學影像固定於感光面上的機制,其物理性與機械性不容置疑;但即便如此,透過相機所表現出來的影像,仍然與我們日常習慣的、對已知世界的視覺感受有著微妙的差異。在大多數的例子中,這種些微的差異,似乎潛藏著的某種未知的要素,正是攝影強烈吸引我的地方。
然而,深入探究攝影潛藏的祕密卻是一條不歸路。身為攝影評論家,我一開始就是以攝影的歷史和攝影師們呈現作品的方式(例如攝影展、攝影集)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研究中,須先針對「攝影是什麼?」下一個定義,才能繼續論述下去。而這種被稱為攝影的表現媒體,是如何為攝影家們所用,對受眾或社會又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換言之,「攝影能做些什麼?」便成為之後必須面對的主題。
關於「攝影是什麼?」,如果不在某種程度上提出論述,關於攝影表現的歷史或評論文章也就無法衍伸下去。身為一名攝影評論家,對於這個問題我主要是採用歸納法來處理:一開始不急著定義攝影到底是什麼,而是透過觀察、瞭解每位攝影師的工作,並從異中求同,以凸顯攝影的獨特之處。
每一位攝影師生長的環境、攝影的動機、拍攝的對象、作品製作或發表的時代等要素都大異其趣。即便如此,我認為攝影相關創作者們都具備著一種能賦予攝影生命、使其具備獨特性的能力 — 這種共有的能力便是本書中所稱之「攝影性的思考」。
「攝影性的思考」具有兩種特性。其一,攝影師如何透過拍攝來思考、呈現「攝影是什麼?」。他們手持相機踏遍現實世界,與被攝體互動,引導出對他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影像;此時,攝影便會超越攝影師的個人差異,展現影像自身擁有的可能性,閃耀出生命力的光輝。
不僅如此,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還能傳達給觀看者(更適切的說法或許是影響觀看者本身的情緒)。從攝影師手中取得照片的人們,得以透過照片審視自己的想法:這張照片拍出了什麼?其中散發出什麼樣的信息?搖撼觀看者靈魂的力量到底從何而來?此時,「攝影性的思考」便會由攝影師轉嫁到觀看者身上,而那種敏銳的化學反應則會再回歸到攝影師身上,就這樣持續地產生微妙的變化,
並繼續成長、增殖下去。
與其它領域相較,攝影這種表現媒體的特徵,在於攝影師與觀看者(亦即表達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僵化與固定。以繪畫或者文學為例,現在雖然也因為媒體的普及和大眾化之故,使表達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界線漸趨曖昧不明,利用閒暇沉浸於創作的歡愉、週日畫家或週日作家人數劇增便是明證;但劃分專業與業餘的那條線,依然嚴謹。
不過,在攝影這個領域,區分職業與業餘的那條線卻到處都可以看見破綻。回顧攝影史,所謂「業餘」攝影師的創造力卻經常是將攝影的表現水準往前推進的幫手。以我在研究所專攻的日本戰前攝影史來說,有著顯著功績的野島康三、福原信三、安井仲治等人都是業餘攝影師。時至今日,只要能手持著相機的人(附有相機的行動電話也可算入),就可以被稱為攝影師了。
攝影在「表達者與接受者間的界線深具流動性」的特色一直被許多人認為是由於此一藝術範疇尚未成熟之故,但換個角度來看,所謂﹁攝影性的思考﹂則活潑而生動地說明了,誰都可以成為攝影創作者,也可以享受觀看的樂趣。拍攝照片、觀看照片以及思考攝影,是猶如螺旋狀交織延展的過程,從具備豐饒生命力的「攝影性的思考」沃土中生長出來;因此,拍攝、觀看、思考無法分開,必需須貫徹整體、掌握住整個循環的能量流動,才能宏觀地了解攝影。
本書共有九個章節,這些論及攝影的現代主義、日本攝影的草創期、靜物攝影、自拍肖像、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少女裸照、抓拍(Snap Shot)、風景攝影、攝影與死者等文章,是在不同機緣中寫下的,當然各篇章中都包含著「攝影性的思考」。畢竟,所謂「攝影性的思考」一旦脫離了攝影師們的具體行為便無法成立。
但是在此之前,「攝影到底是什麼?」,亦即「「攝影性的思考」究竟是什麼東西?」,在超過三十年的歸納整理之後,最近終於感覺自己能夠稍微掌握這個命題的實像了。對我來說,「攝影性的思考」即是某種具有神話性的想像力,而攝影師則是手持著相機的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