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會傷人(二版) | 拾書所

童年會傷人(二版)

$ 300 元 原價 380
【摘文1】 離婚後,看見孩子的需求,孩子也能健全成長

儘管許多研究指出,離婚會讓孩子產生許多心理問題,但也有許多父母離異的孩子健全成長。離婚後,家長如何共同撫養孩子、是否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決定了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劇烈。

宣布離婚開始,陪伴孩子度過離婚

結束一段婚姻時,或許你的心裡想著:「一切都結束了!」但是,如果你們有孩子,離婚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關係的開始──共同撫養孩子。就算離婚後不再是配偶,你們依舊是孩子的家長。或許在你的眼中,前夫或前妻非常可惡,但是對孩子來說,父母都很重要(當然,這是指孩子沒有遭受任何虐待的情況下)。
理論上,離婚後要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先考慮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但實際上,每個人在離婚時也各自承受著劇烈的改變──像是生活方式、經濟來源、朋友圈,或是要經歷繁雜的法律程序,這些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你曾經熟識的生活樣貌已經不存在,其中還可能夾雜著憤怒、悲傷、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失落等等情緒。當父母被這些情緒淹沒時,更難看見孩子的需求。
你可能曾經離過婚,或是正經歷離婚過程,也可能身邊的親戚朋友有人正要離婚。儘管每對伴侶的家庭狀況都不一樣、擁有的資源也都不同,但是,以下提供一些原則,可以幫助你協助孩子度過這段期間:
當父母決定離婚時,第一步要面對的就是:如何跟孩子說。和孩子宣布離婚的過程相當痛苦,你可能會害怕孩子承受不了,正猶豫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講。但是,如果確定要離婚了,孩子遲早會知道。與其從其他管道發現,家長應該要一起和孩子宣布離婚的消息。也就是說,不管離婚的原因是什麼、不管夫妻倆多麼憤怒,兩個人都該坐下來好好討論:「要怎麼跟孩子說?」
宣布離婚的原則就是「只說對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解釋:「爸爸媽媽相處得不好,我們試著解決問題,但是沒有辦法。」、「爸爸和媽媽必須要非常愛對方才能當夫妻,但是我們已經沒有那麼愛對方了,所以決定不再當夫妻。」用簡單的說法,兩個人一起告訴孩子,不要把大人間的爭執扯進來,像是抱怨:「都是因為媽媽外遇了!」、「都是爸爸的錯!」不管對另一半有多麼的憤怒或是不甘,孩子沒有必要知道離婚的細節。我們是大人,請把對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擺在第一位。
孩子聽到父母要離婚時可能會有很多情緒、疑惑,或是擔心害怕。請堅定的告訴孩子:「雖然爸爸媽媽要離婚了,但是我們還是你的父母親,我們和以前一樣愛你,對你的愛不會改變。」並且表明:「離婚是我們之間相處不好,不是你的錯、不是你造成的。」
不同年紀的孩子,因為認知發展階段不同,對於離婚的理解和反應也可能不一樣。當然,有些孩子聽到離婚消息後會哭泣、對著你大聲吼叫、甚至關起房門。但是,你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請依照孩子的回應來反應,也給孩子時間處理這些消息。
宣布離婚並不容易,向孩子宣布之前,請花時間討論、準備、演練。孩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可能心中充滿許多疑問,請讓孩子盡可能的問問題,當然,也要事先準備如何回答。因為,從宣布離婚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就要開始支持、陪伴孩子。

離婚後,和對方從伴侶變成商業夥伴

從事婚姻治療的羅伯特‧艾莫利博士(Robert Emery)建議:「離婚之後,父母需要建立新的關係來共同扶養孩子。夫妻倆通常難以回到朋友關係,所以要變成商業夥伴:互相合作、給對方應有的禮貌、尊重與界線。」
在新建立的關係之下,撫養孩子是雙方一起經營的事業,要互相合作與尊重、一起考慮孩子的需求、做出對孩子最好的決定。你可以參考以下這些原則:
1. 盡量減少「失去」的東西:孩子在離婚過程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如果可以,請父母盡量減少生活上的改變──還是可以和爸爸或媽媽見面、繼續在原本的學校上課、與熟悉的朋友和老師相處等等。如果能夠盡量降低孩子生活中的改變,孩子就有很大的恢復力能夠適應。
2. 讓孩子知道未來的變動:離婚讓孩子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們不知道以後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請讓孩子知道生活有哪些改變,像是哪幾天會在媽媽家?哪幾天在爸爸家?什麼時候可以見到爸爸或媽媽?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搬到距離較遠的地方,請常常利用電話、電子郵件等等方式和孩子聯絡,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依然關心他。
3. 接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失落與悲傷:每位孩子面對父母離婚的方式不同,也會展現不一樣的情緒和行為。請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失落與悲傷,不論孩子有哪些感覺,請告訴孩子: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鼓勵孩子分享情緒和感覺,並接納。
4. 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因為發展階段不同,孩子對於離婚的理解也不一樣。年紀小的孩子認知發展階段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可能會認為每一件事情都和他有關──爸媽離婚是他造成的、是他的錯。請幫助孩子理解、並且經常強調:「這不是你的錯!」
5. 讓孩子知道,父母會繼續愛他:離婚時,孩子會擔心害怕:「爸爸媽媽不愛對方了,會不會有一天也會不愛我?」請讓孩子知道,雖然你們不是配偶關係、不愛對方了,但你們還是孩子的父母、會一直愛著他。
6. 分享你的情緒:完全不表達情感會讓孩子誤以為「表達情緒是不好的」,甚至是不可以擁有情緒。你可以適當的與孩子分享你的感覺,讓孩子了解,你也因為離婚感到悲傷和難過,但是你是個大人,有辦法處理這些感覺。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他的責任,他也不需要照顧你的情緒需求。
7. 避免讓孩子捲入大人間的紛爭:不管你和前夫或前妻關係有多麼糟糕,請不要讓孩子捲入兩人間的戰爭──不要在孩子面前講對方的壞話或是貶低對方、不要把孩子當作傳話筒或是懲罰對方的工具、不要利用孩子監視另一方的新生活、不要強迫孩子選邊站。孩子有權利和父母雙方建立良好關係,請支持和接納孩子與前夫或前妻的良好互動。
8. 協調一致的教養方式:離婚後,如果孩子要輪流在兩個家庭生活,請討論好一致的教養方式和規範,像是:哪些電視節目適合孩子看?孩子幾點該睡覺?孩子有行為問題時該如何處理?等等。當雙方有一致的教養模式時,孩子比較能夠適應不同的家庭生活。

讓孩子知道爸媽仍會扮演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

離婚後,讓孩子繼續當個孩子。孩子不需要承擔父母的情緒重擔或是責任,應該要安心的知道爸爸媽媽還是會繼續扮演他生命中的重要角色。離婚可能對孩子帶來巨大的失落與悲傷,這些都是正常情緒。看到孩子傷心難過可能讓你難受,但是我們不可能免去孩子生命中的每一種負面情緒。孩子悲傷時需要你的支持與接納,陪他處理失落哀悼和各種情緒。用對方法協助,孩子在父母離婚後也能健全的長大。

【摘文2】 預防兒童性侵害的五大步驟

台灣社會很少談論兒童性侵害,但是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比率卻很高,上一篇提到了性侵害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而這篇,我要介紹美國兒童性侵害防治組織「從黑暗到光明」(Darkness to Light)提供的五步驟,協助父母預防兒童性侵害。

〔步驟一〕了解兒童性侵害

在美國,大約每十位孩子中就有一位在十八歲前曾經遭受過性侵害。這些受害者中,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孩子被家族成員性侵,有百分之四十的孩子被年紀大的孩子性侵。以往,父母都告誡孩子要小心陌生人,但是數據告訴我們,兒童性侵害有約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被熟識的人性侵,只有約百分之十的受害者是被陌生人性侵。
兒童性侵害的發生率比想像中普遍,大部分被性侵的孩子並不會說出來,因為施虐者恐嚇與威脅、灌輸孩子:「這是你的錯」、「我這樣做是因為我愛你」讓孩子充滿恐懼、困惑與無助。兒童性侵害可能發生在你認識的孩子身上,你也可能認識施虐者,請不要認為:「這件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許多施虐者看起來就像一般人,有些人也有良好的工作與社經地位,像是老師、律師或醫生。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懷疑孩子身邊的每一位大人,而是要抱持謹慎態度、提高警覺。

〔步驟二〕保持警覺,減少機會

百分之八十的兒童性侵害發生在孩子與成人(或是另一位孩子)獨處的時候。當然,孩子與成人之間有單獨、正面的相處對孩子也有許多正面影響。但是為了確保孩子安全,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 孩子和其他成人獨處時,可以在不預期的情況下回來看看孩子。
2. 確保獨處的場所有他人在場,選擇開放空間而非隱密的地方。
3. 離開前,可以詢問照顧孩子的人:「你們等一下要做什麼?」、「有什麼計畫?」聽聽看計畫是否詳細。
4. 孩子與其他成人獨處後,和孩子聊聊天,注意孩子的心情變化。與其問:「你乖不乖?」、「有沒有聽叔叔/阿姨的話?」可以改問:「剛才跟叔叔/阿姨做了哪些事情?」、「叔叔/阿姨照顧你時,你最喜歡做什麼?最不喜歡做什麼?」、「今天下午在這裡覺得安全嗎?」、「有什麼想要跟我分享的嗎?」
5. 和照顧孩子的人聊聊兒童性侵害資訊,一方面教育其他大人,另一方面也讓他知道你在意。

預防兒童性侵害是每個大人的責任,學校、安親班、托兒所、圖書館等等兒童會去的地方,都應該接受兒童性侵害防治訓練,學習如何察覺、通報、回應。這些機構也需要改變,像是減少不必要的獨處機會、讓不止一位大人照看孩子,以及改善隱蔽地點。每個人都必須提高警覺,傳播這些資訊給更多人。增加對兒童性侵害的重視,就可以降低發生的比率。

〔步驟三〕和孩子談談身體自主權與性侵害

發生性侵後,孩子通常不敢說出口,就算鼓起勇氣訴說,也不一定會說出事情的全貌。孩子不知道大人的反應,會先透露一部分,或是告訴你這是「別人」發生的事情,來測試你的回應。如果大人反應激烈,像是責備、否認、叫孩子不要亂說話,孩子可能就不願意再訴說,不再求救了。
家長平常就要多和孩子討論身體自主權、告訴孩子什麼是性侵害、身體哪些部位不該被人碰觸,並且教孩子有權說「不」。身體自主權並不是說說而已,平常也要實踐,像是擁抱前先問孩子是否同意,或是有親戚朋友想要抱孩子時,也請他們先詢問孩子的意願,當孩子表示不想被抱時,大人也要尊重,而不是數落說:「你怎麼這麼小氣,抱一下也不願意!」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加害者也可能是認識的人,不一定是陌生人。如果父母能經常和孩子討論這些議題,發生性侵害時,孩子才願意說出來。

〔步驟四〕察覺症狀

每個孩子被性侵後表現出來的症狀不一樣,生理上,可能會出現生殖器官疼痛、有傷口、紅腫或分泌物,也可能出現陰道感染或尿道炎、上廁所時疼痛,也可能因為心理因素引起身體不適,像是胃痛或是頭痛。
心理和行為上,孩子可能會出現焦慮和憂鬱症狀、晚上睡覺時常常做惡夢、飲食改變、抗拒去某些地方或不願意見某些親戚、情緒轉變、成績大幅下降、自殘、行為退化,像是尿床或是語言表達能力退化、開始使用酒精或藥物,以及,出現不符合年紀發展的性相關語言和行為。
當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時,不要立刻覺得:「孩子怎麼這麼愛搗亂!」或是指責孩子:「怎麼不願意跟叔叔打招呼?沒禮貌!」、「成績怎麼越來越差?」通常,孩子出現異常行為時,背後都有原因。請提高警覺,觀察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父母找不到原因時,請尋求協助,帶孩子檢查身體,或是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忙。

〔步驟五〕適當回應孩子

當孩子向你透露他被性侵時,表示他信任你,你的回應會讓孩子知道:他是不是可以繼續信任你。
聽到性侵的消息時,請保持鎮定、不要情緒化。如果父母生氣責備孩子,或是指責孩子亂講話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讓他不願意求救。數據顯示,只有極少數的兒童性侵通報是假的,孩子通常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撒謊。所以,請相信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謝謝他願意告訴你、並且稱讚他的勇氣。
詢問時請使用開放式問句,像是:「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要刻意引導孩子。請告訴孩子:保護他是你的責任,你會盡全力保護他。必要時,請通報、尋求法律協助,以及專業心理治療幫孩子處理創傷。
聽到孩子被性侵,可能會引發父母的許多負面情緒。但是請想一想,弱小無助的孩子發生這樣的性侵事件,對他來說更是恐懼。如果父母選擇否認或不作為,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身心傷害,也讓加害者得以繼續傷害孩子。
【摘文3】 以大腦科學為基礎的管教法

聽到「管教」兩個字時,你會想到什麼?很多父母會回答:「懲罰,這樣孩子才會學乖。」
做兒童諮商時,我經常觀察父母如何管教孩子。
某次在個案家中,我正和媽媽談話,五歲的女孩和妹妹在客廳玩積木。過沒多久,小女孩開始用力丟積木、製造很大的聲音。
媽媽轉過頭對女兒說:「不要再丟積木了。」但是小女孩還是繼續丟,而且越來越大聲,媽媽越來越生氣,接著她站起來對小女孩大吼:「不是叫妳不要再丟了嗎?怎麼講不聽?不准玩了,去房間裡待五分鐘。」小女孩大哭起來,然後被媽媽拉進房間裡。關上門後,媽媽走回來說:「每次都這樣,講都講不聽!」
這是許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管教方式,孩子不聽話,父母就處罰孩子。但是,這樣的懲罰真的有效嗎?你覺得,被關在房間裡的小女孩真的能夠冷靜的思考:「我剛剛做錯了,我不應該丟積木。」嗎?
事實上,被關在房間的小女孩無法思考,因為她被下層腦掌控情緒了!她可能心裡想著:「我最討厭媽媽了!」、「媽媽一點都不愛我!」然後,情緒越來越激動。

改變看待孩子的眼光

孩子的大腦就像正在施工的雙層樓房,下層腦負責情緒、基本生存機制,上層腦負責思考、做決策、情緒調節等等。當這位小女孩被下層腦掌控時,她會被情緒淹沒、無法思考、身體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就像前面提到的戳蜥蜴,輕輕一戳,就大幅彈跳起來,於是,這位小女孩越哭越激烈。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是故意的」,這樣的想法會讓你更加生氣,想對孩子大吼:「怎麼講都講不聽!」但是,孩子負責情緒調節的上層腦正在施工中,無法發揮全部的功能,孩子沒辦法每次都深思熟慮後才做決定、無法好好調節自己的情緒、無法有效克制自己的衝動,或是無法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也就是說,父母要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孩子出現失控行為時,也可以試著用「孩子被下層腦控制了,所以才會出現這些衝動的行為」來理解。
孩子被下層腦掌控時,父母要幫孩子重新啟動上層腦,孩子才能開始思考和學習。如果用打罵、恐嚇、威脅,只會讓孩子恐懼,繼續啟動孩子的下層腦。
若父母能夠改變看待孩子的眼光,就能換一種方式回應。下一次,孩子大哭大鬧、鬧脾氣時,請先做三次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孩子不是故意的,只是沒辦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被下層腦掌控時,他需要我的幫忙,引導他如何調節情緒。」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會思考、能夠調節情緒的人,就必須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練習使用上層腦。

管教孩子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管教」的原意是指「教導、學習和指導」,也就是說,管教是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教育孩子的契機。
如果「教育」才是管教的目的,那麼,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能從錯誤中學習呢?美國精神科醫生丹尼爾‧席格建議父母,管教孩子時,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一、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
二、我想要教孩子什麼?
三、如何教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
若能在回應孩子之前,反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就能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舉個例子:當你看到老師在聯絡簿上寫孩子今天在學校打人時,第一時間會有哪些情緒呢?你可能會覺得生氣、覺得孩子怎麼會這麼不乖,很想臭罵孩子一頓。但是,在你氣沖沖去罵孩子前,請先做三次深呼吸,然後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孩子打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同學欺負他,讓他很生氣。孩子因為生氣而打人,就是被下層腦控制了,就像被戳一下的蜥蜴,做出劇烈反應。
再來,問自己:「我想要教孩子什麼呢?」如果孩子打人是因為很生氣,那麼你的教育目的就要幫助孩子建立處理生氣的方法,以及用合適的方式表達生氣的感覺。
決定了管教目的後,最後問問自己:「怎麼教才是最好的方式?」
回想自己的求學階段,你會發現,當我們充滿負面情緒時──像是覺得生氣、委屈、悲傷難過時,便無法學習新知,因為當下層腦被啟動時,負責思考和學習的上層腦就被關閉了。所以,當父母在衝動之下打罵、吼叫、羞辱孩子時,只會讓孩子的大腦偵測到危險,然後傳遞訊息讓身體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做出更激烈的反應。一旦孩子被情緒掌控,就沒有辦法思考和學習,這樣一來,父母就錯失教育孩子的機會。
孩子的上層腦還沒完全蓋好,比較容易被下層腦掌控、做出衝動反應,像是躺在地上大哭大鬧、大聲尖叫。這時,孩子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他需要大人幫忙平撫下層腦、啟動上層腦,重回思考與學習狀態。

你想要孩子用下層腦(情緒)還是上層腦(理智)?

大腦會隨著經驗而改變,父母給予孩子的經驗和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不斷讓孩子練習使用上層腦,那麼,孩子就越會思考、做適當的決定、同理他人、情緒上來的時候知道如何處理。長大之後,孩子也更能夠處理挫折和壓力、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相反的,如果管教方式是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像是打罵、恐嚇威脅,或是數落嘲諷──孩子只學會用本能反應、做出激烈行為。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斷使用下層腦應付環境的孩子,因為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處理情緒,長大後,他們依然會用激烈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像是訴諸暴力行為、暴飲暴食、無法克制購買慾、使用酒精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