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風雲與文化觀察套書《加密貨幣之王:從矽谷到華爾街 虛擬貨幣如何顛覆金融秩序》+《恐怖矽谷:回憶錄 | 拾書所

矽谷風雲與文化觀察套書《加密貨幣之王:從矽谷到華爾街 虛擬貨幣如何顛覆金融秩序》+《恐怖矽谷:回憶錄

$ 609 元 原價 870
▎《加密貨幣之王:從矽谷到華爾街,虛擬貨幣如何顛覆金融秩序》
<<獲得《財星》雜誌員工選為年度最佳書籍>>
佳評如潮:「淺顯易懂」、「引人入勝」、「娛樂性十足」!

**********

有人說,加密貨幣是金融的未來,也有人說,它是規模空前的龐氏騙局。
虛擬貨幣持續改變金融運作方式,但它影響所及不只經濟層面,
甚至可能重劃全球的政治版圖。它的力量是怎麼拓展到這個程度的?

2008年末,化名「中本聰」的神祕人士發表一份長達九頁的白皮書,提出「比特幣」構想。
2012年夏天,布萊恩・阿姆斯壯創立美國第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旨在提供大眾方便買賣比特幣的管道。
2013年,「區塊鏈2.0」問世,那是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布特林構想出來的,名為「以太坊」;
此後幾年間,虛擬貨幣歷經了質疑、看衰、新幣與屎幣群起、價格暴跌、長期低迷、回血暴漲……
2017年,人稱「CZ」的趙長鵬募資創立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用與Coinbase全然不同的營運策略,發展為Coinbase的勁敵;
2021年10月,比特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突破67000美元;
2021年11月底,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創辦人趙長鵬以900億美元身價,空降華人首富;
2021年12月,比特幣價格從高點回落達30%,唱衰聲再起,有人說它抵抗不了通膨,更有人預測它可能不久後會消失……

加密貨幣不只對金融秩序的影響將愈來愈大,亦逐漸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不買賣、不使用數位貨幣,了解它們的運作亦將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
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與投資比特幣,推升了加密貨幣價格創下一波波新高。本書介紹美國第一家、也是如今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創業緣起,看它在創業後如何逐一克服來自幣圈內外,包括民眾使用門檻、幣圈理念分歧、不法份子濫用、執法單位管制,乃至傳統金融人士排斥等種種挑戰,終於打造出廣大群眾接受與使用的虛擬貨幣投資平台。
傑夫.約翰.羅伯茲是專門報導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與駭客等主題的記者,他敏銳地觀察虛擬貨幣的世界,以及新創企業試圖顛覆華爾街時所發生的種種,並清楚說明了加密貨幣技術,把那些解說巧妙地融入一個神奇世界中。這本書帶我們進入精彩的各種加密貨幣與多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爭霸戰,藉由描述全球各地參與這場好戲的主角,追溯加密貨幣的興起、衰落與重生。
▎《恐怖矽谷:回憶錄》
<<直言不諱的矽谷超現實職涯內幕,公認界定新數位經濟的經典著述>>
亞馬遜書店選書/《紐約時報》年度10部最佳書籍之一/《華盛頓郵報》選書/
《洛杉磯時報》選書/《波士頓環球報》選書/NPR選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

**********

隨著網路深入眾人的生活、資訊科技主導世界的發展,
一批批新創科技企業強勢崛起,他們暢言創新與顛覆,
這群「獨角獸」敢要、敢拿,動輒獲得天文數字般的資金挹注,
使得匯集之地矽谷,如今成了媲美華爾街的財富與權力中心。
新創科技產業總自詡「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實情究竟如何?
*****
二十五歲左右,安娜•維納原本從事被視為步入夕陽的出版業,儘管她曾因文化使命而樂在其中,但爾後隨著工作內容漸無成長空間、薪資水平停滯不前,她亟思改變。這時,她注意到了遙遠的那一頭,洋溢著一片樂觀的新創科技業。幾經思考,她決定擁抱新數位經濟的前景,於是她辭去了出版工作,在矽谷一家大數據新創企業中謀得職務,自此從紐約遷居矽谷所在的舊金山。
維納來到矽谷時,適逢一場巨大的文化變革。科技業正迅速轉變成一個媲美華爾街、甚至猶有過之的財富與權力中心。在這裡,她獲得了想都沒想過的高薪,然而她也觀察到,這個新世界充斥著太多始料未及的矛盾:

►這裡鼓勵自由與創意,結果面試時的提問裝腔作勢猶如整人遊戲,但實際上考核效果不彰:
►新創企業動輒獲得上億美元創投資金,而二、三十幾歲的創辦人花起這些錢,也毫不手軟;
►這裡不斷設法吸引人們在網路上活動,蒐集他們的資料供客戶運用,又拚命與監控活動切割;
►這裡提供遠高於其他產業的薪資,甚至薪水任你開,實際上仍存在嚴重的同工不同酬問題;
►公司就算給了認股權,但住在美國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裡,非技術職務者攢的錢未必足夠執行權利;
►這裡讓員工遠距工作、彈性工時,但又認為「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太軟弱、員工應戮力從公;
►在這裡,對外匿名裝成男性不只比較安全、比較有權威,做起事來也方便並順利得多……

維納發現,在公司的滑雪度假、辦公室酒吧、稱兄道弟的同志情誼、同舟共濟的革命情感等種種令人欣羨的表象下,一個膨脹過頭、為了致富不惜犧牲理想的矽谷正逐漸成形。這個世界充滿了超現實的奢華、可疑的成功假象,眾多無其他產業經驗的年輕創業者野心勃勃地想著擴張稱霸、追求名利,以及無止境的「進步」。
《恐怖矽谷》揉合了維納的個人經歷與過往年代的寫照,藉由談及作者個人身處矽谷的抱負、矛盾,以及幻滅經歷,巧妙呈現新創科技業在政治角力急速增溫的時代中的樣貌,以及它們的墮落與盲點(從以救世主自居,變成危害民主的禍害)。《恐怖矽谷》是一部犀利又深刻的警世故事,對新創科技產業與它帶起的文化風潮,提出發人深省的質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