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藝術表達的本質──情動於衷
她厭倦使芭蕾舞喪失意義的僵化訓練;
她痛恨資本主義帶來的藝術精神消亡;
她決定做個異端,來一次驚世駭俗的復興。
她是現代舞蹈之母──鄧肯!
「舞蹈能啟示一切蘊藏在音樂中的東西,鄧肯把肉體動作發展為靈魂的自然言語」──波特萊爾
▎無師自通的天才,舞蹈的本質是感受
鄧肯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舞蹈天賦,她無師自通,但凡有感受便有舞蹈。她喜歡自由的動作、肢體的舒展,每一個骨節都是情感的延伸。6歲那年,她開始教街坊鄰居跳舞,成為年紀最小的舞蹈教育家,她知道,她就是為跳舞而生。
▎藝術完成前的流浪,貧窮跟理想比之微不足道
為了藝術的追求,鄧肯舉家四處搬遷,到芝加哥、倫敦、巴黎、德國、希臘……每一次都落得身無分文,每一次都絕處逢生,每一次都找到新的藝術靈感來源,每一次都是累積,尤其是在歐陸的遊歷,讓鄧肯吸收了古藝術的動態美感,為她登上舞壇巔峰搭好了天梯。
▎名滿歐陸成立學校延續理想,移居蘇聯求資源
鄧肯這顆鑽石總算被看見,藝術家說她是繆思,為她而創作,她終於等來名利雙收的一天,為了延續她的理想,她四處創辦學校,用低廉的學費招收貧苦而有天分的孩子,財務的漏洞越來越大,歐洲卻找不到贊助人幫助她的理想。蘇聯一紙友好的邀約,讓她不顧一切前往這個剛成立的新國家。
▎反對一切社會道德,如舞般自由的生命
她向來藐視一切固定的規矩與道德,所以她總是穿著輕紗,若隱若現地起舞,她甚至未婚生子,她為了自己而活,而非迎合社會的規範。這也為她招致罵名,所幸人性的汙穢最終不敵藝術的聖潔,她對傳統的革命宣告成功。
▎募款辦學,殘忍的紅圍巾
蘇聯斷了她的辦學援助,她賣房賣畫都難以填補財務漏洞,為了籌措學費,她開始巡迴演出。她在波士頓的演出中甩著紅布高喊「我是紅色的」,在反共意識強烈的美國引發軒然大波,她被撤銷美國籍,回到歐陸巡演。某天和朋友聚會完回到車上時,她的紅圍巾脫落並被捲進車輪底下,最終不幸身亡。
★本書特色:鄧肯是史上第一位現代舞舞者,她反對芭蕾舞痛苦且無意義的訓練,認為舞蹈是感受與想法的表達語言,應該要注重內涵而非形式,追求自然舒展的肢體動作,為現代舞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鄧肯如其舞般自由、無拘無束的人生。
她厭倦使芭蕾舞喪失意義的僵化訓練;
她痛恨資本主義帶來的藝術精神消亡;
她決定做個異端,來一次驚世駭俗的復興。
她是現代舞蹈之母──鄧肯!
「舞蹈能啟示一切蘊藏在音樂中的東西,鄧肯把肉體動作發展為靈魂的自然言語」──波特萊爾
▎無師自通的天才,舞蹈的本質是感受
鄧肯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舞蹈天賦,她無師自通,但凡有感受便有舞蹈。她喜歡自由的動作、肢體的舒展,每一個骨節都是情感的延伸。6歲那年,她開始教街坊鄰居跳舞,成為年紀最小的舞蹈教育家,她知道,她就是為跳舞而生。
▎藝術完成前的流浪,貧窮跟理想比之微不足道
為了藝術的追求,鄧肯舉家四處搬遷,到芝加哥、倫敦、巴黎、德國、希臘……每一次都落得身無分文,每一次都絕處逢生,每一次都找到新的藝術靈感來源,每一次都是累積,尤其是在歐陸的遊歷,讓鄧肯吸收了古藝術的動態美感,為她登上舞壇巔峰搭好了天梯。
▎名滿歐陸成立學校延續理想,移居蘇聯求資源
鄧肯這顆鑽石總算被看見,藝術家說她是繆思,為她而創作,她終於等來名利雙收的一天,為了延續她的理想,她四處創辦學校,用低廉的學費招收貧苦而有天分的孩子,財務的漏洞越來越大,歐洲卻找不到贊助人幫助她的理想。蘇聯一紙友好的邀約,讓她不顧一切前往這個剛成立的新國家。
▎反對一切社會道德,如舞般自由的生命
她向來藐視一切固定的規矩與道德,所以她總是穿著輕紗,若隱若現地起舞,她甚至未婚生子,她為了自己而活,而非迎合社會的規範。這也為她招致罵名,所幸人性的汙穢最終不敵藝術的聖潔,她對傳統的革命宣告成功。
▎募款辦學,殘忍的紅圍巾
蘇聯斷了她的辦學援助,她賣房賣畫都難以填補財務漏洞,為了籌措學費,她開始巡迴演出。她在波士頓的演出中甩著紅布高喊「我是紅色的」,在反共意識強烈的美國引發軒然大波,她被撤銷美國籍,回到歐陸巡演。某天和朋友聚會完回到車上時,她的紅圍巾脫落並被捲進車輪底下,最終不幸身亡。
★本書特色:鄧肯是史上第一位現代舞舞者,她反對芭蕾舞痛苦且無意義的訓練,認為舞蹈是感受與想法的表達語言,應該要注重內涵而非形式,追求自然舒展的肢體動作,為現代舞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鄧肯如其舞般自由、無拘無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