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源自社會環境,而不只是身心狀態
理解障礙者處境,別讓「幫助弱勢」淪為「製造依賴」
「古代人可能認為戴眼鏡不正常,但現在戴眼鏡的人到處都是。」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
從歷史切入,本書指出身體損傷者在「前工業社會」仍可盡其所能,對生產做出貢獻。然而,進入以受薪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後,障礙者在勞動市場遭到徹底邊緣化。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各國政府已進行相關立法,但由於資本主義這個框架沒有太大變動,障礙者仍在就業市場遭到「制度性歧視」。也正因大環境沒能改變,慈善組織的介入往往淪為「製造依賴」,讓受到幫助的弱勢群體,似乎永遠都要受人幫助……
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
本書特色
◆兩名作者為「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這門研究領域的奠基者,英文版的此書初次出版時即引起極大迴響,而再版時更是捕捉了最新的局勢發展,也就是新自由主義趨勢對全球福利政策的影響。
◆具有豐富的社會學、哲學與人類學討論,以跨學科的角度,詳實回顧了障礙研究的各項關鍵概念。
◆作者本身除了具有學者身分,也投身於障礙權利運動。因此書中絕非提供象牙塔式的學術意見,而是能對集體行動及政策制定有所助益。
◆批判醫療論述霸權與無效社福政策。不論是第一線工作者或關心平權議題的公民,都能從此書獲得啟發。
各界讚譽
任何一個西方社會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社會現象詮釋與推論,最後在不同社會的實踐、詮釋與運用,都須兼顧不同社會的條件、制度與現狀。本書【障礙政治】翻譯自英國原版書的第二版,在當前台灣社會出版,恰逢其時。任何對障礙研究認真對待,有興趣了解障礙政策與障礙相關議題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內心對障礙社會與障礙者想像的定位。
本書兩位作者,在隔了二十餘年,重新改寫與編輯這本書,無論在書籍內容的編排與章節順序都兼顧外部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整個英國福利國家歷經擴張、刪減、路線爭議、財政挑戰等等外部大環境的困頓,這些外部政策與制度對障礙者生活及權利的影響,在本書中都做了及時的評論與意見。
對照台灣現實狀況,破碎不完整的社福體制、過度傾斜現金救助、無限擴張間接支出手段的福利制度,讓障礙者與障礙政策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的,障礙研究領域也極度欠缺對政策與政治面向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我推薦這本翻譯文本順暢、文字易懂且編排順眼的障礙研究基本入門書籍給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損傷狀態或家人、親朋好友身處這樣的狀態,了解這個現象與每天要處理的大大小小來自環境的問題,這都是一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書籍。
--王國羽(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人文社會研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是在不疑處有疑,提供不同思考視野。本書是英國障礙研究群領導者Michael Oliver與Colin Barnes剖析障礙體制政治性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挑戰資本主義社會中,針對障礙的個人醫療與矯正模式的歷史、制度與文化,批判既有研究與理解中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與「調查的基本主義」,如何加重了資本主義與障礙體制的惡性循環,並提出其「社會模型」的行動與研究方案。
本書從西歐資本主義脈絡的根本問題重新提問,不但是重新思考障礙處境的開眼之作,也是相當好的思想練習。加上譯者也是本地各領域障礙研究翹楚,期待讀者參照台灣脈絡閱讀,必能相得益彰。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的不正常,來自於社會無法滿足身體損傷者的『正常』需求。」
■身體的缺損而生的障礙經驗,常是不公平與不友善的社會造成。如果使用「有障礙的人」這個詞,我們等於接受了障礙是個人的問題,而非社會的問題。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執政者需要指認數量不斷攀升的都市窮人,並且加以分類。在指認窮人並且給貧民分類的過程中,障礙者經常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障礙運動〕和政府走的太近有被吸納的風險;和政府隔得太遠,又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才能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將自立定義為能控制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不需要協助也能做事』。」
■大部分勞動年齡層的障礙者都有工作,因此都具有經濟生產力。
理解障礙者處境,別讓「幫助弱勢」淪為「製造依賴」
「古代人可能認為戴眼鏡不正常,但現在戴眼鏡的人到處都是。」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
從歷史切入,本書指出身體損傷者在「前工業社會」仍可盡其所能,對生產做出貢獻。然而,進入以受薪勞動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後,障礙者在勞動市場遭到徹底邊緣化。到了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各國政府已進行相關立法,但由於資本主義這個框架沒有太大變動,障礙者仍在就業市場遭到「制度性歧視」。也正因大環境沒能改變,慈善組織的介入往往淪為「製造依賴」,讓受到幫助的弱勢群體,似乎永遠都要受人幫助……
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
本書特色
◆兩名作者為「障礙研究」(disability studies)這門研究領域的奠基者,英文版的此書初次出版時即引起極大迴響,而再版時更是捕捉了最新的局勢發展,也就是新自由主義趨勢對全球福利政策的影響。
◆具有豐富的社會學、哲學與人類學討論,以跨學科的角度,詳實回顧了障礙研究的各項關鍵概念。
◆作者本身除了具有學者身分,也投身於障礙權利運動。因此書中絕非提供象牙塔式的學術意見,而是能對集體行動及政策制定有所助益。
◆批判醫療論述霸權與無效社福政策。不論是第一線工作者或關心平權議題的公民,都能從此書獲得啟發。
各界讚譽
任何一個西方社會國家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社會現象詮釋與推論,最後在不同社會的實踐、詮釋與運用,都須兼顧不同社會的條件、制度與現狀。本書【障礙政治】翻譯自英國原版書的第二版,在當前台灣社會出版,恰逢其時。任何對障礙研究認真對待,有興趣了解障礙政策與障礙相關議題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內心對障礙社會與障礙者想像的定位。
本書兩位作者,在隔了二十餘年,重新改寫與編輯這本書,無論在書籍內容的編排與章節順序都兼顧外部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整個英國福利國家歷經擴張、刪減、路線爭議、財政挑戰等等外部大環境的困頓,這些外部政策與制度對障礙者生活及權利的影響,在本書中都做了及時的評論與意見。
對照台灣現實狀況,破碎不完整的社福體制、過度傾斜現金救助、無限擴張間接支出手段的福利制度,讓障礙者與障礙政策面臨更大的挑戰。相對的,障礙研究領域也極度欠缺對政策與政治面向的深入研究與分析。我推薦這本翻譯文本順暢、文字易懂且編排順眼的障礙研究基本入門書籍給大家,無論你是否有損傷狀態或家人、親朋好友身處這樣的狀態,了解這個現象與每天要處理的大大小小來自環境的問題,這都是一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書籍。
--王國羽(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人文社會研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是在不疑處有疑,提供不同思考視野。本書是英國障礙研究群領導者Michael Oliver與Colin Barnes剖析障礙體制政治性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書挑戰資本主義社會中,針對障礙的個人醫療與矯正模式的歷史、制度與文化,批判既有研究與理解中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與「調查的基本主義」,如何加重了資本主義與障礙體制的惡性循環,並提出其「社會模型」的行動與研究方案。
本書從西歐資本主義脈絡的根本問題重新提問,不但是重新思考障礙處境的開眼之作,也是相當好的思想練習。加上譯者也是本地各領域障礙研究翹楚,期待讀者參照台灣脈絡閱讀,必能相得益彰。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的不正常,來自於社會無法滿足身體損傷者的『正常』需求。」
■身體的缺損而生的障礙經驗,常是不公平與不友善的社會造成。如果使用「有障礙的人」這個詞,我們等於接受了障礙是個人的問題,而非社會的問題。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執政者需要指認數量不斷攀升的都市窮人,並且加以分類。在指認窮人並且給貧民分類的過程中,障礙者經常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障礙運動〕和政府走的太近有被吸納的風險;和政府隔得太遠,又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我們需要別人幫忙才能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我們將自立定義為能控制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指『不需要協助也能做事』。」
■大部分勞動年齡層的障礙者都有工作,因此都具有經濟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