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商與春秋戰國時代 | 拾書所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商與春秋戰國時代

$ 420 元 原價 560
一段勝敗興衰、動盪不安的戰亂時代,
探索夏商周的歷史疑團,
揭密春秋戰國的虛與實。

過去史書所推崇夏商周的天下太平,
歸因於明君治理得當可能過當,
也許只是因為缺乏紀錄。

「史實」底下有著什麼樣的史實?只重「史實」而疏於分析,
那麼「史實擁有神聖地位」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在我們刻板印象中,到戰國時代為止的部分多半來自於《史記》及東漢之後的經典注釋。「史實」都寫在典籍上,要找出這些「史實」相當簡單,但要確認其內涵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遑論是要挖出「史實」底下的史實了。但與其將焦點放在漢代的刻板印象上,不如放在戰國時代的刻板印象上。因為戰國時代的刻板印象至少距離史實近一些。本書的一大重點,就是藉由戰國時代的史料論述「史實」底下的史實。
新視角: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
當一般人在說起夏、殷商及周時,所想的都是統治天下的朝代。但這個「天下」,其實是直到西元前二二一年才由秦始皇統一的疆域。所以這三代統治的只是各自不同的文化圈,各自發展。而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將數個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加以合併之後的稱呼,然而實際上夏朝、殷商朝及周朝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只在某個特定文化圈之內。少有人注意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所帶有的歷史特徵。不管是真假難辨的夏朝,還是殷商朝、周朝,以至於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都是奠基於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
中國古代史認知與觀察的眼力
不可考的史實就是不可考,明明只是「沒有提及」,卻被後人當成了「治理得當」,於是殷商朝、周朝成了「天下太平」的時代。其實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經常可見戰爭的紀錄,但卻被視而不見,正是因為在觀看考古文物的時候,都被漢代以後的觀念蒙蔽了雙眼,將「不可考」的諸國情事以宛如「可考」的態度加以記錄。

作者平勢隆郎教授是當代日本學者研究先秦史最有代表性的專家之一,全書體現作者個人獨有的觀點,及其個人所考訂的資料。雅俗共賞的論述,讓我們得以一窺不同於臺灣觀點的日本觀點,看見歷史不同的解讀。

目錄
導讀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大國」的勢力圈╱杞憂之舉

第一章 本書探討的時代
何謂古代的「史實」
眾所皆知的「史實」╱說明上的遺漏
「可考」的時代與「不可考」的時代
漢字紀錄的留存狀況╱宛如「可考」般的傳統論述╱戰國時代疆域統治的正當性主張╱戰國時代「天下」中的特別地區及歷史上的三代
橫跨多文化圈的漢字圈的出現
祭祀用文字的傳播╱字同義不同╱以「夷狄」作為毀謗其他「正統」王朝的字眼
漢代之後觀點的獨特性
天下統一與典籍內容的矛盾╱「東亞冊封體制」與德化╱周邊諸國的文字文化╱「東亞冊封體制」的變質╱關於「戰國時代」這個名稱

第二章 周朝的史實
從伐殷到克殷——《逸周書》與《史記》
《逸周書‧世俘》╱《逸周書‧克殷》╱《史記‧周本紀》中的克殷(商)記載
關於西周起源與滅亡的傳說
周的祖先傳說╱褒姒的傳說
周公與共和
理想化的人物與制度╱後世推崇的攝政時期象徵字「成」與「宣」
從金文看西周時代
西周金文的月相╱周王的在位年分╱西周的滅亡╱以東遷為名的分裂時期歷史發展

第三章 「華夏」源流與夏商周三代
韓的神話
文化圈中的夏商周三代╱韓統治三晉之地的正當性╱實沈與大夏、臺駘與汾水╱韓的神話背後隱含的意義
韓宣子與夏、殷商
韓宣子與夏的祭祀╱韓宣子受鄭國諸氏尊崇╱《左傳》「昭公十六年」的一節
殷商故地的繼承問題
統治殷商故地的正當性╱鄭與宋、陳屬於「大火」的範圍╱與周的關聯性╱統治夏朝故地與殷商故地╱基準星宿與王朝交替

第四章 戰國諸國各自論述的夏商周三代
秦、齊的主張與三代
秦的領土統治正當性主張╱齊的領土統治正當性主張╱齊威宣王下令編纂的《春秋》及《公羊傳》╱《公羊傳》的開頭╱「叔尸鎛」與夏朝故地
魏的《竹書紀年》與三代
《竹書紀年》、「夏」與革命╱《竹書紀年》中描述的周朝權威繼承╱魏惠成王與夏朝權威
楚的祖先神話與三代
與傳說中帝王的關聯╱《左傳》中記載的楚國祖先╱楚的周朝權威繼承
中山國的統治正當性主張與三代
中山國的統治正當性主張與《穀梁傳》╱中山國的「中國」與三代
漢朝繼承三代的「模式」
戰國時代的正統繼承「模式」與漢朝╱象徵漢朝正統性之物╱漢朝繼承的下剋上理論

第五章 夏與殷商的史實
禹的傳說
戰國時代世人眼中的三代形象╱《尚書‧禹貢》╱〈禹貢〉中描述的九州╱〈禹貢〉中描述的五服╱「中國」的起源╱《容成氏》中描述的禹╱《墨子》中描述的禹╱《周禮‧職方氏》中描述的九州╱行神禹╱治水傳說與禹╱巡視統治疆域的王
夏朝系譜
夏朝系譜如何得以留存╱劉累的傳說
殷商朝
透過出土文字史料復原殷商始祖傳說╱城市國家殷商╱甲骨文所傳達的訊息╱殷商與周╱帝乙、帝辛時期的祭祀活動

第六章 春秋時代的史實
廣大漢字圈的出現
「東遷」的驚人內幕╱盟書的出現╱侯馬盟書╱從盟書到法令
孔子的時代
形形色色的孔子形象╱流浪的孔子╱孔子的評價與殷商故地╱孔子與《公羊傳》╱《左傳》中的「獲麟」╱《左傳》中的孔子╱各國對孔子的評價大為不同╱孔子所預言的王是誰?
探尋孔子的真正面貌
國家政策塑造出的各種孔子形象╱遊俠們的輿論與儒家思想╱身為遊俠的孔子
春秋五霸
被稱為霸主的君主們╱論述齊桓公的前提╱《公羊傳》中的齊桓公╱貶低齊桓公的「模式」
齊桓公去世後維持諸國秩序的霸主們
晉文公╱以爵位作為標籤╱楚莊王╱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與越王句踐╱吳越同舟與臥薪嘗膽╱秦穆公╱五霸論的地區性差異與下剋上觀點╱宋襄公

第七章 戰國時代的史實
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的虛像╱蘇秦的虛像╱《戰國縱橫家書》中的「蘇秦」╱蘇秦的「合縱」╱蘇代的「合縱」與齊的興衰╱「稱帝」的意義
促成「合縱」的另一功臣——孟嘗君
孟嘗君的來歷╱孟嘗君與齊的副都╱孟嘗君的「合縱」與蘇代的「合縱」
屈原
屈原之死╱屈原與《楚辭》
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
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縱」╱春申君與吳越之地╱秦始皇的身世╱東方諸國的滅亡

第八章 戰國時代的學術
諸子的虛實
諸子的出現╱諸子百家的虛像╱劉向、劉歆的諸子觀念
戰國時代的宇宙觀
遭到遺忘的天地創造神話╱大地懸浮於水╱大鵬神話╱俯視蒼天╱《周易》的方位配置╱科學技術
構成戰國時代學術著作的文字
《說文解字》提到的書體╱戰國時代的文字╱為了彰顯秦的特殊地位的書體╱戰國文字的其後發展

第九章 為戰國時代帶來變革之人
建立長度單位標準的意義
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動與改革者╱長度單位標準的建立與度量衡╱《漢書‧律曆志》之後的度量衡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與阡陌╱商鞅變法與爵位的整編╱領土國家的擴張與爵位的變質
楚的變法
楚的爵位╱吳起變法
從王的巡視到皇帝的巡視
天下的物資流通與金屬貨幣的出現╱從殷商君王的田獵到秦始皇巡視天下

第十章 經過重新比對與考證的春秋時代及夏商周三代形象
在文書行政制度出現之前
大和的大國與殷商、周╱到春秋時代為止的畿內╱首都與副都
西周時代的世界觀
西周金文中稱頌文王、武王的詞句╱陝西省眉縣青銅器銘文中的「四方」「四域」與「狄」╱秦公簋、秦公鎛銘文中「下域」「四方」與「蠻夏」╱新出「秦公鎛」銘文中的「蠻方」「域」「百蠻」「四方」╱「何尊」銘文中的「中域」
各文化圈中的王朝更迭
基於天下觀所論述的霸主更迭╱春秋時代的周朝首都
漢字的魔力
以周為尊的青銅器銘文╱四處生根的漢字
遭到理想化的周公旦與太公望
周公旦╱太公望
領土國家化過程中的大國豪族與小國豪族的差異
孔子與魯國豪族╱魯的三桓╱任何國家都有豪族╱《春秋》的參考史料╱聖德太子的時代
刻板印象與多重觀點
探尋「史實」底下的史實╱皇帝的「天下」與周邊國家的疆域╱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的中國古代史認知╱中國古代史認知與觀察城市國家的眼力

年表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字解說╱參考文獻╱年表

序言 文化圈的歷史特徵
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
在閱讀本書之前,有一點必須提醒讀者,那就是本書中所敘述之中國歷史,與一般歷史書的中國歷史在觀點上略有不同。
本書將分析的重點,放在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上。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本身雖廣為人知,但少有人注意到各文化圈所帶有的歷史特徵。不管是真假難辨的夏朝,還是殷商朝、周朝,以至於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都是奠基於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神祕的夏朝及殷商朝、周朝都是疆域廣及「天下」的朝代。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將數個成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加以合併之後的稱呼。然而實際上夏朝、殷商朝及周朝的勢力範圍基本上只在某個特定文化圈之內。雖然亦有藉由副都將勢力延伸至其他文化圈的例子,但基本上還是僅以支配一個文化圈為前提。
正因如此,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以文化圈為基本疆域,亦可解釋為建立在具有歷史淵源的範圍之內。這可說是相當合情合理的結果。
戰國時代的領土國家各有其中央政府,對其統治下的地區實行官吏統治。官吏統治的核心概念為文書行政統治,而文書行政統治的基礎則是名為「律令」的法律制度。律令會隨著歷史而不斷獲得改進。秦始皇將秦律(秦的律令)頒布至全天下,推行唯一皇帝、唯一中央政府的官吏統治。但是關於秦始皇的統一天下與文化圈的關聯性,卻少有人注意。
長期漠視的結果,造成了長期的歷史觀扭曲。
殷商朝及周朝的統治方式,是由大國殷商或周統率其他小國。而戰國時代以後的國家體制,卻是將小國消滅後納入國土為縣,由中央派遣官吏進行統治。前者與後者在本質上大相逕庭,這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但是若針對大國統率小國的勢力範圍深入調查,會發現新石器時代成立的文化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範圍並不像秦始皇所統一的天下那麼廣大。
戰國時代的諸國在論述夏、殷商及周時,便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戰國時代諸王朝對夏、殷商及周進行論述時,內容皆侷限在其所統治的(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之內。只要閱讀戰國時代的史書,這樣的「史實」在字裡行間可說是昭然若揭。這雖然是無庸置疑的「史實」,但知道的人卻是意外地少。
當一般人在說起夏、殷商及周時,腦中所想的都是統治天下的朝代。而這個天下,其實是直到西元前二二一年才由秦始皇統一的疆域。一般人會產生這樣的觀念,是因為在秦朝之後的漢朝出現了《史記》,而《史記》將夏、殷商及周描述成了範圍廣及天下的朝代。若以《史記》來看,這也是「史實」,但是《史記》的「史實」與戰國時代史書的「史實」有著明顯差異,這點卻鮮少有人知道。
所謂的天下,包含了數個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每個文化圈的範圍會因時代不同而擴大或縮小,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文化圈若以面積來看,都相當於現在的日本國土,即使只看直線距離,也大多超過日本關東地區到九州地區的距離。
基於這個緣故,自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的歷史演進,與日本的歷史演進有幾分相似,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區域內存在數個農村的時期。
(2)開始出現城郭都市(小國)統率周邊農村的時期。
(3)開始出現大國統率周邊小國的時期。
(4)大國中央政權消滅小國並派遣官吏進行文書行政統治的時期。
經過這些時期後,秦始皇吞併各國,統一了天下。所謂的天下統一,意味著由唯一的中央政權,統治數個面積相當於日本國土的文化圈。當時秦始皇所統治的天下,幅員可與現代的歐盟相提並論。
論述統一後歷史的書籍相當多,而在這樣的歷史之中,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亦在軍事區域與監察區域的劃分上發揮了一定的效用。秦始皇將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的底下又設置了許多縣,這些縣的前身就是從前的小國。正如同戰國時代將天下分為七雄(七大強國)一樣,秦朝也是藉由郡將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其後的軍事區域或監察區域)進行分割後實施統治。
郡下所設置的縣,都是由其前身小國所建立的都市,大約相當於日本江戶時代的「藩」或律令時代的「國」及「郡」。每個縣的大小,約在半徑二十公里左右。日本雖沒有城郭都市,但曾有凝聚多數部落所形成的國家,而且有學者提出國家的核心單位為「環濠集落」的看法,因此正適合當作比較的對象。【譯註:「環濠集落」指以濠溝圍住部落周邊以抵禦外敵的居住形式,在日本最早出現於彌生時代(約西元前三世紀起)。】
本書所介紹的時代,相當於前述的(3)及(4)的時期。若以日本的時代來比喻,彌生時代的邪馬台國或古墳時代的大和朝廷統率諸國的時代相當於(3),而制定出獨創律令的時代則相當於(4)。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若能以日本的時代為比較的對象,相信能夠幫助理解。
殷商至周的時代,是政權中心開始使用漢字的時代。關於這個時期的偏遠國家,雖然尚無足夠的佐證,但可以想見漢字在殷商或周之外的區域應該還稱不上普及。
日本律令時代誕生的古籍,敘述的總是前朝的事情。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套用在中國上。戰國時代諸國所寫的古籍,談論的主題也是前朝。談論前朝時的態度及立場,會因古籍問世的時空背景而不同。不僅對事實會有所保留,而且還會加油添醋。到底哪些敘述是事實,那些敘述是後代的加油添醋,往往難以判斷。
在這個時期,原本口耳相傳的簡單故事開始被人以漢字記錄下來。但是這些紀錄之中,當然也有加油添醋的部分。到底哪些是經過加油添醋的簡單故事,哪些是連簡單故事都不曾存在的純虛構情節,同樣難以查證。
在日本歷史的研究上,中國史書發揮了相當大的功用。透過對照中國史書,學者可以更進一步驗證日本傳承事蹟的可靠性。但是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上,當要研究傳承事蹟不見得可靠的時代,沒有任何外國史書能夠當作佐證。
在研究史書中記載的「史實」具有多少可靠性時,利用更早時期的外國史書當作證據,這是日本歷史學家慣用的研究手法。但研究中國的歷史,沒辦法採用相同手法。
站在懷疑角度分析史書的研究手法,在中國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是透過這樣的手法並將重點放在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的研究,至少在戰國時代以前的分析研究上,可說是尚無前者。
本書正是試圖將重點放在沿襲自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圈上,對秦始皇以前的中國歷史進行分析。
日本的歷史中曾出現複數勢力互相抗衡的時代,同樣的道理,中國(3)與(4)的時期也曾出現同一文化圈內複數勢力互相對峙的情形。反過來說,也有像(3)時期的周朝一樣,由單一王朝支配數個文化圈的例子。
由大國所建立的都市,在其統治的疆域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包含這種特殊都市在內的周邊特定區域,在文化圈內便形成核心地區。倘若在同一文化圈內有數個大國互相對峙,核心地區當然也不會只有一個。
戰國時代史書中的「史實」
本書在敘述上,採用的是自古籍中節錄「原文」後依需要將部份轉換成現代文的呈現方式。一般非翻譯類的歷史書(譯註:此處指原始語言為日文的歷史書)多不節錄古籍中的「原文」,而是透過解釋與說明讓讀者理解。然而本書的內容若只使用這樣的方法,往往無法讓讀者理解過去的歷史描述到底有何問題。
記錄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前事蹟的古籍,其原始資料(原文)的可信度是一大問題。這些古籍之中,有些成立於統一天下前的戰國時代,有些則成立於後世的漢朝。過去的歷史概論書籍,都是以後者,也就是漢朝以後經過整理的內容為基礎進行歷史描述。相較之下,本書嘗試以前者,也就是戰國時代古籍的彙整資料為基礎進行說明。由於做法不同,敘述的「史實」當然也不是過去歷史概論書籍賴以為根基的「史實」。既然有所差異,為了避免造成讀者的誤解,有必要提出明確的證據。
然而將「原文」轉換成現代文時,文章的好壞也是一大問題。對於模稜兩可的詞句,尤其需要特別小心在意。要提高正確性,只能請讀者在必要的時候參照原文。但是關於這個部分,還是有必要在此先對讀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