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 拾書所

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 355 元 原價 450
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
驚心叩問「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
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

【本書特色】

․波蘭文學大獎Nike Award年輕得主、新世代鳥類觀察家的「末日廢棄物筆記」
․融合文學詩意筆觸與調查報導資料纂集功力的生態報導文學未來經典
․精微描寫動植物與廢棄物被迫同存一處的共生共滅衰毀惡景
․搭配二十幀作者於波蘭各地蹲點踏查、親自拍攝記錄的「垃圾現場實況」照片

///////////////////////

垃圾無所不在,到處都是,
以至於我們不再注意到它。



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
沙子——獨一無二的「波羅的海之沙」,世界上最好的沙子。
海面平靜無波。
但是,等等。有些地方不對勁;
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眼前的世界正在改變,疫情可能對我們的日常產生長遠影響;
影響生活方式,也影響旅行的可能性。
我們以瞇起眼睛取代口罩下的微笑,無形的光環彼此排斥,
擦肩而過,有如磁鐵的兩個磁極。
存在著一種風險:病毒成為方便的替代話題與藉口,以延遲推行基本的改變。
病毒可能成為不願緊縮、不願增加社會控制的託辭。
事實上,我們不知道未來究竟會如何。

——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ński)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波蘭鳥類觀察家的「非虛構環境紀實」,作者專研生態學與鳥類學,藉此書提出了對「垃圾」的終極探問:人造廢棄物幾世紀以來有何變化?它們構成了什麼威脅?我們能做什麼?它們對我們的文明將有何影響?現代人的無節制、貪婪、自私,將為地球留下何種景觀與無望未來?透過觀察遍布日常空間各處的棄置物——使用過的塑膠袋、路邊的可樂瓶、廢棄的家具——並追蹤它們的來源、目的地與其所造成的危害,作者示現了消費社會如何發展到人類無法控制的地步,全書八章各側重一個特定方面,包括:水上運動造成的環境破壞;垃圾如何侵入我們的生活;海洋中的塑料污染;我們扔掉的垃圾如何毀滅自然;動物如何受到人類排泄物的影響;我們的購物與儲藏態度,如何涉及影響環境的選擇等,以波蘭特定地點與棲息地現蹤的普通垃圾開始追探,再以新冠疫情造成的生態效應作結——一本關於垃圾的散文集,也是一本關於時代荒蕪景象的未來行動備忘錄。

【各界好評】

這本具有深遠意義的著作以優美文筆和無可挑剔的研究,深入探討了廢棄物的世界,鮮明地提醒人類對這座星球帶來的影響。引人入勝、大開眼界、發人深省。
——崔西.威廉斯(Tracey Williams),《漂流:海上樂高積木的奇妙故事》(Adrift:The Curious Tale of a Lego Lost at Sea)作者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垃圾的書。事實上,這是一份關於世界現狀悲慘與痛苦的報告。
——《選舉報》(Gazeta Wyborcza)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閱讀這本書將是為世界末日做準備的一課,也是對我們幻想的殘酷剝奪。但如果我們隨後陷入「生態神經敏感症」,這表明我們正走在將地球從垃圾暴政中解放出來的正確道路上。
——《政治報》(Polityka)

【共同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序)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海湧工作室
財團法人荒野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夏曼・藍波安(作家)
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劉崇鳳(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