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命線陪伴套書】(二冊):《陪傷心的人聊聊》+《陪每天的自己聊聊》 | 拾書所

【英國生命線陪伴套書】(二冊):《陪傷心的人聊聊》+《陪每天的自己聊聊》

$ 711 元 原價 900
本套書組合:《陪傷心的人聊聊: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陪每天的自己聊聊:英國生命線個人情緒覺察手冊》


《陪傷心的人聊聊: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Hi,你好嗎?可以陪你聊聊嗎?」

人生低潮時,每個人的心情都需要被聽見
懂得傾聽不見得能改變世界,卻能改變那個人的世界

★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成立七十年智慧結晶
★專業助人工作者、一般陪伴者的實用談話指南
★做個有溫度的人,提升自身的傾聽能力、同理心

當親友遭遇人生危機、心靈脆弱時,
該怎麼聽、怎麼說,才是最剛好的陪伴?

你身邊的親友,最近有這些狀況嗎?(或許正需要有人陪他聊聊)
・缺乏活力或常常顯得特別累
・總是動不動就想哭、情緒很滿
・不再想做平常愛做的事情
・作息改變,例如:睡或吃得比平常多或少
・變得很封閉,都不回訊息或感覺很疏遠
・變得暴躁、有攻擊性或防衛心很重
・突然做很多冒險的事,甚至有自毀的傾向
・經歷重大人生變化、痛失所愛,例如:朋友或家人過世

◣聽和傾聽是兩回事
聽只是一種生理現象,聽進去則是一種心理活動。用心聽對方說了什麼,思考他表達的重點,不打斷,也不熱切給予建議。傾聽能把自信還給人們,給他們力量改寫自己的結局。

◣傾聽最大的障礙:只想趕快解決問題
當我們在乎的人陷入困境,我們自然會很渴望伸出援手。我們禁不住就會有一股「你現在這樣不好,我要改變你的狀況」的衝動。但傷心的人需要的是你的陪伴,不是你的介入。

◣避免為別人的人生下指導棋
把傷心的人想像成坐在一個坑洞中,當下該做的,不是硬把當事人從坑洞中拉上來,反而是下去到坑洞中坐在當事人身旁。當他準備好了,自然會按照自己的步調去找到答案。

◣別害怕對話陷入沉默
讓對方主導談話,不用擔心談話出現停頓或空白,他可能正在思考接下來要說的話。重點在於不打斷、不插話,讓他繼續說下去,直到他想說的都說完了為止。

◣「噓」(SHUSH)傾聽法
S:表現出你的關心(Show you care)
H:有耐心(Have patience)
U:用開放式的問題(Use open questions)
S:複述對方所說的話(Say it back)
H:拿出勇氣主動問候(Have courage)

【專業推薦】

「傾聽、陪伴、好好聊一聊,在這個繁忙的現代社會裡,是每個人都值得培養的『心』能力。」────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艾兒莎/女力學院創辦人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暨台灣大學保健中心精神科醫師
李旻珊/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翠華/桃園市生命線協會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宗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黃俊森/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總會長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趙詠華/歌手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發瘋心理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NeKo嗚喵/書評YouTuber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
《陪每天的自己聊聊:英國生命線個人情緒覺察手冊》

不論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或糟糕的一天,練習對自己傾訴
你的情緒值得被記得、被探索、被了解、被接受

★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七十年智慧結晶
★專門寫給現代人的心理健康自助手冊
★了解自己不同情緒的原因與意義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我們必須撥出時間停下來傾聽自己,學會重建思維框架來獲得療癒,而非一味壓抑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心理學家也會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就如同醫生也避免不了感冒一樣。每天用一點點時間,和自己的內心保持聯繫。

覺察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如果知道「我正在擔心這個」或「我有那件心事」,你就會了解,或許現在不是處理某個需要謹慎和注意力的複雜問題的最佳時機,因為你的看法已受到感受的影響了。

透過書中的練習和方法,你可以提高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並在重要時刻獲得自我緩解。如果你的心理狀況尚未嚴重到需要撥打生命線,或求助於專業心理諮商師,不妨透過這本書,釐清自己的情緒糾結,找到接納自己感受的方法。

【各界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台大保健中心兼任醫師)
李旻珊(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宗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黃俊森(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總會長)
黃錦敦(諮商心理師、情緒對話卡創作者、作家)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發瘋心理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NeKo嗚喵(書評YouTuber)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能跟自己聊聊天,並不容易,首先得要有個允許情緒與思緒自由的內在空間。我們內化過好多『不可以』,進一步變成了自我否定、自我限制的信念,所以我們在無意中把某個部分的自己排除在外。我常常坐時光機,回到某個時期的自己,去感受他的感受,去疼惜他的痛苦。以前的我,沒有說出口的、不被理解的,現在的我慢慢發展出了接住自己的能力。邀請您一起進行書中的練習,成為自己最好聊的朋友。深深地祝福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在這世上我們總在努力不讓人失望、拚命讓人刮目相看,花了太多時間顧慮他人、照顧別人,卻忘了低頭看看自己的傷痕累累,一本書的時間是個起點也是個契機,學習重視自己的價值與情緒,這不是自私或自我,而是被遺忘的基本價值:我們都有權利,為了自己好好活著。」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發瘋心理師

「你是否總是忙得暈頭轉向?你是否總是忙著別人交辦的工作?你是否渴望有段長假能夠放鬆?其實,你可以嘗試每天與自己聊聊,讓自己擁有目標不再茫然,讓自己把更多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與你分享這本自我對話工具書。」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一整天下來,我們最常溝通、對話的,其實不是他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本書提供了許多『自我對話』的菜單,值得我們當作輔助,靜心與自己連線。
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從好好與自己對話開始。」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