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文學里程碑 小說寫作技巧教科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意識流文學代表作
「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世紀百大圖書」
美國南方康普生家族的榮耀與終結「沒什麼好失去了……」
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葉佳怡 全新譯本
台大翻譯碩士教程助理教授陳榮彬 專文導讀
當我們閱讀《聲音與憤怒》時,我們聽到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因為福克納為我們建構了一個不斷迴響的文學宇宙。
──哈洛.卜倫
「我深信人類不會只是逆來順受。人類會戰勝一切,成就不朽,不過這並非因為萬物中只有人類能為自己發聲不輟,而是因為人類有靈魂,有同情、犧牲與堅忍不拔的精神。而詩人與作家的責任就是把這一切寫下。」
──威廉.福克納
《聲音與憤怒》的書名來自莎士比亞《馬克白》一段著名的獨白──
「人生不過是一道行走的影子……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聲音與憤怒,毫無意義。」
福克納以四天的故事時間,透過三兄弟各自的視角,以及黑人女傭自始至終的旁觀,訴說了康普生家二十八年間如何喪失榮耀、走向沒落。
美國密西西比州約克納帕塔法郡傑佛遜鎮,康普生家族世代在此擁有一塊土地,曾經出過州長和將軍,儘管年代久遠,依然努力維繫南方傳統名門的榮耀。康普生家不惜賣掉最後一塊草地,供應大哥昆丁上哈佛以及籌辦凱蒂絲的婚禮……不料,連串的厄運接踵而至,二哥傑森成為一家之主,計劃終結令人惱怒、煩悶的康普生家一切,包含照料起居的黑人女傭笛爾西一家三代……。
結構上,《聲音與憤怒》分為四部(外加一篇附錄),每部的敘事時間均為一天,這四部各自獨立、各自補充,彼此互文。依照敘事者的回憶、獨白與經歷,一環一環地建構起康普生家族敘事。
第一部的敘事者是小弟班傑明,那天是他三十三歲的生日。
第二部的敘事者是大哥昆丁,即將完成大一學業的他在哈佛周遭準備度過人生最後一天。
第三部的敘事者是二哥傑森,這天他異常忙碌,一面在股票市場裡買空,一面周旋於母親、外甥女與公司老闆之間。
第四部的主角是笛爾西,她堅忍不拔地照料著康普生一家,在復活節帶著她的家人上有色人種教堂禮拜。她勉力維護康普生家的日常,也全程見證了兩代的紛亂。
附錄記載了康普生一家如何從蘇格蘭庫洛登荒原一路到密西西比傑佛遜的歷史和命運,並指出黑人家僕們刻苦地活著。
《聲音與憤怒》的主角是凱蒂絲和其私生女昆汀,「兩位迷途彷徨的女性」,每一部的敘事都圍繞著她們母女。在第一部中,凱蒂絲忘記了父親的警告爬上樹去,想看清楚屋子裡究竟發生什麼事,樹下的其他孩子們看見了她在溪溝玩耍時沾上汙泥的底褲。這一幕,福克納自承為故事創作的起點,是最先跳進腦海中的畫面,為了訴說這個故事,福克納進而創造了康普生一家。
福克納曾說,作家需要具備三個條件:觀察、想像、經驗。《聲音與憤怒》中呈現了美國南方沒落的莊園家庭,在傳統價值崩解的新時代立足時,所產生的衝突與矛盾──關於女性的貞潔、關於有色人種的地位、關於人如何獲得救贖。自幼熟讀《聖經》的福克納,在書中援引了許多宗教典故,甚至將敘事時間設定在復活節,在在顯示他所心繫的是人類的命運和未來。
◎康普生家族語錄──
「父親」杰森:「我把錶給你不是想要你記得時間,而是要你偶爾忘記一下時間,不要活著每分每秒都想征服時間。因為這種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啊。」
「母親」卡洛琳:「你就連星期天都不讓我平靜點嗎?」
「大哥」昆丁:「要是人們可以永遠改變彼此就好了那樣就能彼此匯合如同火焰在一瞬間衝高然後和冰涼永恆的黑暗一起爆炸殆盡」。
「大姊」凱兒:「沒錯,沒什麼好失去了……」
「二哥」傑森:「我需要的不是可以治好頭痛的處方我需要的就只是一個不需要照顧所有人的公平機會。」
「小弟」小班:(那聲音絕望又拖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聲音而已。很可能原本一直存在只是在這瞬間所有的不公和悲苦都因為星球之間的交錯化為人聲。)
「孫女」昆汀:「我現在就後悔了,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我要出生。」
「僕人」笛爾西:「我感謝上主讓我比你好心,就算那是顆黑人的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意識流文學代表作
「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世紀百大圖書」
美國南方康普生家族的榮耀與終結「沒什麼好失去了……」
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葉佳怡 全新譯本
台大翻譯碩士教程助理教授陳榮彬 專文導讀
當我們閱讀《聲音與憤怒》時,我們聽到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因為福克納為我們建構了一個不斷迴響的文學宇宙。
──哈洛.卜倫
「我深信人類不會只是逆來順受。人類會戰勝一切,成就不朽,不過這並非因為萬物中只有人類能為自己發聲不輟,而是因為人類有靈魂,有同情、犧牲與堅忍不拔的精神。而詩人與作家的責任就是把這一切寫下。」
──威廉.福克納
《聲音與憤怒》的書名來自莎士比亞《馬克白》一段著名的獨白──
「人生不過是一道行走的影子……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聲音與憤怒,毫無意義。」
福克納以四天的故事時間,透過三兄弟各自的視角,以及黑人女傭自始至終的旁觀,訴說了康普生家二十八年間如何喪失榮耀、走向沒落。
美國密西西比州約克納帕塔法郡傑佛遜鎮,康普生家族世代在此擁有一塊土地,曾經出過州長和將軍,儘管年代久遠,依然努力維繫南方傳統名門的榮耀。康普生家不惜賣掉最後一塊草地,供應大哥昆丁上哈佛以及籌辦凱蒂絲的婚禮……不料,連串的厄運接踵而至,二哥傑森成為一家之主,計劃終結令人惱怒、煩悶的康普生家一切,包含照料起居的黑人女傭笛爾西一家三代……。
結構上,《聲音與憤怒》分為四部(外加一篇附錄),每部的敘事時間均為一天,這四部各自獨立、各自補充,彼此互文。依照敘事者的回憶、獨白與經歷,一環一環地建構起康普生家族敘事。
第一部的敘事者是小弟班傑明,那天是他三十三歲的生日。
第二部的敘事者是大哥昆丁,即將完成大一學業的他在哈佛周遭準備度過人生最後一天。
第三部的敘事者是二哥傑森,這天他異常忙碌,一面在股票市場裡買空,一面周旋於母親、外甥女與公司老闆之間。
第四部的主角是笛爾西,她堅忍不拔地照料著康普生一家,在復活節帶著她的家人上有色人種教堂禮拜。她勉力維護康普生家的日常,也全程見證了兩代的紛亂。
附錄記載了康普生一家如何從蘇格蘭庫洛登荒原一路到密西西比傑佛遜的歷史和命運,並指出黑人家僕們刻苦地活著。
《聲音與憤怒》的主角是凱蒂絲和其私生女昆汀,「兩位迷途彷徨的女性」,每一部的敘事都圍繞著她們母女。在第一部中,凱蒂絲忘記了父親的警告爬上樹去,想看清楚屋子裡究竟發生什麼事,樹下的其他孩子們看見了她在溪溝玩耍時沾上汙泥的底褲。這一幕,福克納自承為故事創作的起點,是最先跳進腦海中的畫面,為了訴說這個故事,福克納進而創造了康普生一家。
福克納曾說,作家需要具備三個條件:觀察、想像、經驗。《聲音與憤怒》中呈現了美國南方沒落的莊園家庭,在傳統價值崩解的新時代立足時,所產生的衝突與矛盾──關於女性的貞潔、關於有色人種的地位、關於人如何獲得救贖。自幼熟讀《聖經》的福克納,在書中援引了許多宗教典故,甚至將敘事時間設定在復活節,在在顯示他所心繫的是人類的命運和未來。
◎康普生家族語錄──
「父親」杰森:「我把錶給你不是想要你記得時間,而是要你偶爾忘記一下時間,不要活著每分每秒都想征服時間。因為這種戰爭是不可能勝利的啊。」
「母親」卡洛琳:「你就連星期天都不讓我平靜點嗎?」
「大哥」昆丁:「要是人們可以永遠改變彼此就好了那樣就能彼此匯合如同火焰在一瞬間衝高然後和冰涼永恆的黑暗一起爆炸殆盡」。
「大姊」凱兒:「沒錯,沒什麼好失去了……」
「二哥」傑森:「我需要的不是可以治好頭痛的處方我需要的就只是一個不需要照顧所有人的公平機會。」
「小弟」小班:(那聲音絕望又拖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聲音而已。很可能原本一直存在只是在這瞬間所有的不公和悲苦都因為星球之間的交錯化為人聲。)
「孫女」昆汀:「我現在就後悔了,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我要出生。」
「僕人」笛爾西:「我感謝上主讓我比你好心,就算那是顆黑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