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中如何做到即「專注」又「放鬆」!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禮敬住持三寶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了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了自身因素外,與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
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軌,應遵循的規則。被時,化被于時,指律儀在僧團中發生的作用。景仰,仰慕、尊敬。在佛法修行中,僧團對所有問題的處理,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待人接物等一切行為,都有律儀作為依據,從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儀和風範。通過這種言傳身教,使社會大眾受到教化。只有出家人行為如法,儀容莊嚴,世人才能對三寶生起景仰之心。否則的話,雖剃髮染衣而無如法言行,依然順著世俗心,順著貪嗔癡,順著煩惱妄想,還是典型的凡夫行為,如何感得世人發自內心的恭敬?
「謙恭斂敬,俗禮命章。」謙恭,謙下恭敬,主要指內在態度。斂敬,言行收斂而恭敬,主要指外在行為。命章,命即起,指起始的規則。儒家也強調做人的禮儀,那就是內斂謙下,恭敬他人。所以恭敬既是世俗禮儀的開始,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故《禮記》開篇即為「毋不敬」。古人更總結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遜恪攝儀,道宗爰始。」遜,謙遜,指自身態度。恪,恭敬,對外禮儀。道宗,指佛教,南北朝時,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後才改稱貧僧,此之道為修道而非道教。爰,從。佛教禮儀同樣如此,每個出家人首先要謙卑有禮,恭敬他人,這種由內而外的威儀,正是修道的開始,改變自己的開始。
「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形,剃髮。服,染衣、法服。出家人與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於法,在於戒定慧的內涵。怎麼能因為剃除鬚髮,身披法服,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覺得我是出家人,你們理所應當恭敬我?那只是無知、傲慢的表現。須知,在家居士之所以供養我們,是因為僧人代表著三寶住世。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究竟代表到什麼程度?身上又具備多少三寶的內涵?能否作為僧寶名副其實的代表?還僅僅是形象上的、徒有其表的代表?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方,法度。清革,清除、革除。出家人作為三寶住世的代表,關鍵是要有佛法,體現在行為上,是具有出家人的威儀氣質及內在品質。這種品行的形成,首先是從恭敬三寶開始的。因為如法恭敬三寶,才能徹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習,由凡夫脫胎換骨,成長為具格僧寶。如果不敬三寶,就意味著三寶在我們內心沒有分量,自然無法進一步對生命產生影響。有感於此,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習。通過對三寶的不斷憶念,取代我們對五欲六塵的執著。這一修行除了在內心憶念三寶功德,也需要通過外在的、對住持三寶的恭敬來完成。這也正是修習禮敬的意義所在。
編者的話
濟群法師早年親近過弘公弟子圓拙老法師。一九八四年自中國佛學院畢業後,得圓老關心,法師與數位同道在莆田廣化寺小南山潛心學律,時稱「五比丘」。上世紀90年代初在閩南佛學院任教期間,法師又撰寫一系列律學論文,發表於《法音》《內明》《閩院學報》等刊物,在教界影響廣泛。
其後十數年,濟群法師在教學之餘積極面向社會弘法,法音廣宣,筆耕不輟。經過多年學修及弘法實踐,對佛法修學體系的思考逐步明朗。二○○四年春,法師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並陸續撰寫《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等文,將修學核心歸納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依此建構修學次第,為探索適合當代的修學模式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多年來,法師致力於修學基礎的引導,通過講座、著述、共修等形式,大力宣導皈依、發心、戒律的修學,將此作為各宗修行繞不開的共同基礎。正如法師所說:「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臺、中觀之別,禪修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做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
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扎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為引導學人奠定扎實的修學基礎,法師特別將戒律作為戒幢佛學研究所預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於二○○六年起為研究所學員開講「《四分律行事鈔》選讀」。此次教授戒律,距法師最初學律已有廿載。講課中,法師不僅對行文和事相有深入淺出的解讀,更一一剖析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歷時一年多,共講授12篇116講。現有音像資料與大眾結緣,或可至濟群法師主頁下載。
其後,法師又將講課內容整理成文,特點有三:
一、立足佛法修學體系,從戒定慧三學的整體,認識戒律在個人修學及僧團管理中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針對戒律來說。戒律的重點,是「此應作此不應作」;學戒的重點,則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主動、自覺、身心合一地持戒。
二、從佛陀制戒的精神出發,契合時代脈動,善巧解讀戒律的開遮持犯,使以往在人們心目中感覺枯燥、遙遠的戒律,變得生動現實而易於踐行。
三、為方便大眾學習,將道宣律師在《行事鈔》中引用的律典和經論原文一一查找出處,引導學人深入律藏,以戒為師。
目前,「以戒為師系列叢書」已推出十一本,分別是:
《認識戒律》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解讀》
《僧伽禮儀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讀》
《出家剃度及沙彌生活—沙彌別行篇解讀》
《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解讀》
《僧伽的教育問題—師資相攝篇解讀》
《僧伽的自新大會—說戒正儀篇解讀》
《僧團的管理制度—僧網大綱篇解讀》
《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解讀》
《僧格的年檢—自恣宗要篇解讀》
《戒律與僧伽生活》
在正法衰微、戒律廢弛的今天,多數人對戒律的認識幾近無知,和社會提倡普法一樣,教界也需要普法,需要一些通透的人進行解讀,才能使大眾對法和律具備基本的認知。因此,我們將本套叢書定位為「普法讀物」,希望能引發大眾對戒律的重視,對學戒的熱忱,為漢傳佛教的健康發展盡一份力。
最後,感謝參與本套叢書記錄、整理、校對及捐贈淨資的四眾弟子。我們以至誠之心將此叢書供養教界大眾,以期正法久住。
戒幢佛學研究所編輯部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禮敬住持三寶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了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了自身因素外,與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
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軌,應遵循的規則。被時,化被于時,指律儀在僧團中發生的作用。景仰,仰慕、尊敬。在佛法修行中,僧團對所有問題的處理,以及出家人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待人接物等一切行為,都有律儀作為依據,從而形成僧人特有的威儀和風範。通過這種言傳身教,使社會大眾受到教化。只有出家人行為如法,儀容莊嚴,世人才能對三寶生起景仰之心。否則的話,雖剃髮染衣而無如法言行,依然順著世俗心,順著貪嗔癡,順著煩惱妄想,還是典型的凡夫行為,如何感得世人發自內心的恭敬?
「謙恭斂敬,俗禮命章。」謙恭,謙下恭敬,主要指內在態度。斂敬,言行收斂而恭敬,主要指外在行為。命章,命即起,指起始的規則。儒家也強調做人的禮儀,那就是內斂謙下,恭敬他人。所以恭敬既是世俗禮儀的開始,也是其核心精神所在,故《禮記》開篇即為「毋不敬」。古人更總結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遜恪攝儀,道宗爰始。」遜,謙遜,指自身態度。恪,恭敬,對外禮儀。道宗,指佛教,南北朝時,朝廷定制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後才改稱貧僧,此之道為修道而非道教。爰,從。佛教禮儀同樣如此,每個出家人首先要謙卑有禮,恭敬他人,這種由內而外的威儀,正是修道的開始,改變自己的開始。
「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形,剃髮。服,染衣、法服。出家人與在家人最大的不同是在於法,在於戒定慧的內涵。怎麼能因為剃除鬚髮,身披法服,形象和在家人有所不同,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覺得我是出家人,你們理所應當恭敬我?那只是無知、傲慢的表現。須知,在家居士之所以供養我們,是因為僧人代表著三寶住世。但我們捫心自問,自己究竟代表到什麼程度?身上又具備多少三寶的內涵?能否作為僧寶名副其實的代表?還僅僅是形象上的、徒有其表的代表?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方,法度。清革,清除、革除。出家人作為三寶住世的代表,關鍵是要有佛法,體現在行為上,是具有出家人的威儀氣質及內在品質。這種品行的形成,首先是從恭敬三寶開始的。因為如法恭敬三寶,才能徹底革除原有的世俗串習,由凡夫脫胎換骨,成長為具格僧寶。如果不敬三寶,就意味著三寶在我們內心沒有分量,自然無法進一步對生命產生影響。有感於此,我近年一直在提倡皈依修習。通過對三寶的不斷憶念,取代我們對五欲六塵的執著。這一修行除了在內心憶念三寶功德,也需要通過外在的、對住持三寶的恭敬來完成。這也正是修習禮敬的意義所在。
編者的話
濟群法師早年親近過弘公弟子圓拙老法師。一九八四年自中國佛學院畢業後,得圓老關心,法師與數位同道在莆田廣化寺小南山潛心學律,時稱「五比丘」。上世紀90年代初在閩南佛學院任教期間,法師又撰寫一系列律學論文,發表於《法音》《內明》《閩院學報》等刊物,在教界影響廣泛。
其後十數年,濟群法師在教學之餘積極面向社會弘法,法音廣宣,筆耕不輟。經過多年學修及弘法實踐,對佛法修學體系的思考逐步明朗。二○○四年春,法師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並陸續撰寫《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等文,將修學核心歸納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依此建構修學次第,為探索適合當代的修學模式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多年來,法師致力於修學基礎的引導,通過講座、著述、共修等形式,大力宣導皈依、發心、戒律的修學,將此作為各宗修行繞不開的共同基礎。正如法師所說:「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臺、中觀之別,禪修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做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
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扎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為引導學人奠定扎實的修學基礎,法師特別將戒律作為戒幢佛學研究所預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於二○○六年起為研究所學員開講「《四分律行事鈔》選讀」。此次教授戒律,距法師最初學律已有廿載。講課中,法師不僅對行文和事相有深入淺出的解讀,更一一剖析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歷時一年多,共講授12篇116講。現有音像資料與大眾結緣,或可至濟群法師主頁下載。
其後,法師又將講課內容整理成文,特點有三:
一、立足佛法修學體系,從戒定慧三學的整體,認識戒律在個人修學及僧團管理中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針對戒律來說。戒律的重點,是「此應作此不應作」;學戒的重點,則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主動、自覺、身心合一地持戒。
二、從佛陀制戒的精神出發,契合時代脈動,善巧解讀戒律的開遮持犯,使以往在人們心目中感覺枯燥、遙遠的戒律,變得生動現實而易於踐行。
三、為方便大眾學習,將道宣律師在《行事鈔》中引用的律典和經論原文一一查找出處,引導學人深入律藏,以戒為師。
目前,「以戒為師系列叢書」已推出十一本,分別是:
《認識戒律》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解讀》
《僧伽禮儀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讀》
《出家剃度及沙彌生活—沙彌別行篇解讀》
《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解讀》
《僧伽的教育問題—師資相攝篇解讀》
《僧伽的自新大會—說戒正儀篇解讀》
《僧團的管理制度—僧網大綱篇解讀》
《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解讀》
《僧格的年檢—自恣宗要篇解讀》
《戒律與僧伽生活》
在正法衰微、戒律廢弛的今天,多數人對戒律的認識幾近無知,和社會提倡普法一樣,教界也需要普法,需要一些通透的人進行解讀,才能使大眾對法和律具備基本的認知。因此,我們將本套叢書定位為「普法讀物」,希望能引發大眾對戒律的重視,對學戒的熱忱,為漢傳佛教的健康發展盡一份力。
最後,感謝參與本套叢書記錄、整理、校對及捐贈淨資的四眾弟子。我們以至誠之心將此叢書供養教界大眾,以期正法久住。
戒幢佛學研究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