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不只是「西歐的東邊」,你知道屬於這些國家的小知識嗎?
「誰是東歐,你全家都東歐!」
如何一秒惹怒東歐朋友,就是指著他們說:「你是東歐人」
「我知道立陶宛,它去年捐了贈疫苗給台灣!是個小國家」
但其實波海三小國每個面積都比台灣大
「我知道烏克蘭,出很多美女正妹的地方!」
但其實烏克蘭近年很常因為內戰問題登上國際媒體
「我知道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那裡是不是有座大飯店」
先不談電影,其實布達跟佩斯是兩座城市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合計收錄25國】
芬蘭──發明三溫暖的古老國
愛沙尼亞──夾縫求生的波海小國
拉脫維亞──爭取獨立的民主之路
立陶宛──昔日東歐最強大的帝國
白俄羅斯──歐洲最後的共產國家
波蘭──夾在兩強間的平原之國
東德──柏林圍牆倒下三十年後
捷克──世界最會喝的啤酒王國
斯洛伐克──登山者的夢想天堂
匈牙利──特里亞農條約的悲歌
斯洛維尼亞──喀斯特地形的原產地
克羅埃西亞──巴爾幹半島上的明珠
塞爾維亞──歐洲被誤解最深的國家
波士尼亞──三「族」鼎立的複雜國度
蒙特內哥羅──亞得里亞海畔的黑山
阿爾巴尼亞──群山中的雙頭雄鷹
科索沃──主權地位未定的政治實體
北馬其頓──名字就有爭議的共和國
希臘──西方世界的源頭
土耳其──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亞──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羅馬尼亞──斯拉夫汪洋中的孤島
摩爾多瓦──歐洲大陸的窮困角落
烏克蘭──東西方相遇的歐洲之門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祖國」
【本書內容】
「東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地理概念,原始意思就是「歐洲東部的國家」,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冷戰因素,「東歐」是受蘇聯極權統治的區域,人民生活在「鐵幕」中,對照組就是自由、民主、富裕的「西歐」。因此,「東歐」這個詞彙被嚴重醜化,不僅充滿外人的刻板印象,就連在地人都不願使用。如何一秒惹怒東歐的朋友?說他們的國家在東歐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塔朋是位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他深深了解到世人眼中「典型美國人」的形象,就是自我中心與傲慢,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為了讓美國人多了解一點東歐,他先後在2004年與2009年展開長達三十六個月的歐陸壯遊,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
但塔朋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東歐」涵蓋哪些國家?如前所述,我們對「地理上的東歐」的範圍並無定論,到底哪裡才算歐洲的東部?而「政治上的東歐」又經常充滿爭議。塔朋的做法是海納百川,因此除大家習以為常的東歐國家,他又把傳統上不算東歐、卻又跟東歐有關係的國度都納入他的旅行,其中包含接近極圈的芬蘭、希臘的北部、俄羅斯的西部,甚至已經跨入亞洲的土耳其。塔朋一共走訪了二十五個國家,最短停留兩星期,長則駐足數個月。
塔朋的目的是想讓世人更加了解東歐,但他採取的不是學院式的縝密考察,收集大量紙上資料,相反的,他會盡可能讓當地人自己說話。塔朋記錄下當地鄉民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政治、宗教、工作、意識形態的看法,甚至會漫談共產黨、伏特加、美食、家庭、一夜情、鄰居八卦,以及他們多討厭俄國人跟美國人。在作者跟這些鄉民的抬槓中,其實充斥許多刻板印象、道聽塗說、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乏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缺乏多元思考的「政治不正確」觀點,但這卻真正反映出東歐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鄰國,以及眼中的世界。本書不是走馬看花的遊記流水帳,而是希望能透過人跟人的對話與理解,避免世界上許多愚蠢的爭端和干戈。
「誰是東歐,你全家都東歐!」
如何一秒惹怒東歐朋友,就是指著他們說:「你是東歐人」
「我知道立陶宛,它去年捐了贈疫苗給台灣!是個小國家」
但其實波海三小國每個面積都比台灣大
「我知道烏克蘭,出很多美女正妹的地方!」
但其實烏克蘭近年很常因為內戰問題登上國際媒體
「我知道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那裡是不是有座大飯店」
先不談電影,其實布達跟佩斯是兩座城市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合計收錄25國】
芬蘭──發明三溫暖的古老國
愛沙尼亞──夾縫求生的波海小國
拉脫維亞──爭取獨立的民主之路
立陶宛──昔日東歐最強大的帝國
白俄羅斯──歐洲最後的共產國家
波蘭──夾在兩強間的平原之國
東德──柏林圍牆倒下三十年後
捷克──世界最會喝的啤酒王國
斯洛伐克──登山者的夢想天堂
匈牙利──特里亞農條約的悲歌
斯洛維尼亞──喀斯特地形的原產地
克羅埃西亞──巴爾幹半島上的明珠
塞爾維亞──歐洲被誤解最深的國家
波士尼亞──三「族」鼎立的複雜國度
蒙特內哥羅──亞得里亞海畔的黑山
阿爾巴尼亞──群山中的雙頭雄鷹
科索沃──主權地位未定的政治實體
北馬其頓──名字就有爭議的共和國
希臘──西方世界的源頭
土耳其──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亞──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羅馬尼亞──斯拉夫汪洋中的孤島
摩爾多瓦──歐洲大陸的窮困角落
烏克蘭──東西方相遇的歐洲之門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祖國」
【本書內容】
「東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地理概念,原始意思就是「歐洲東部的國家」,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冷戰因素,「東歐」是受蘇聯極權統治的區域,人民生活在「鐵幕」中,對照組就是自由、民主、富裕的「西歐」。因此,「東歐」這個詞彙被嚴重醜化,不僅充滿外人的刻板印象,就連在地人都不願使用。如何一秒惹怒東歐的朋友?說他們的國家在東歐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塔朋是位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他深深了解到世人眼中「典型美國人」的形象,就是自我中心與傲慢,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為了讓美國人多了解一點東歐,他先後在2004年與2009年展開長達三十六個月的歐陸壯遊,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
但塔朋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東歐」涵蓋哪些國家?如前所述,我們對「地理上的東歐」的範圍並無定論,到底哪裡才算歐洲的東部?而「政治上的東歐」又經常充滿爭議。塔朋的做法是海納百川,因此除大家習以為常的東歐國家,他又把傳統上不算東歐、卻又跟東歐有關係的國度都納入他的旅行,其中包含接近極圈的芬蘭、希臘的北部、俄羅斯的西部,甚至已經跨入亞洲的土耳其。塔朋一共走訪了二十五個國家,最短停留兩星期,長則駐足數個月。
塔朋的目的是想讓世人更加了解東歐,但他採取的不是學院式的縝密考察,收集大量紙上資料,相反的,他會盡可能讓當地人自己說話。塔朋記錄下當地鄉民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政治、宗教、工作、意識形態的看法,甚至會漫談共產黨、伏特加、美食、家庭、一夜情、鄰居八卦,以及他們多討厭俄國人跟美國人。在作者跟這些鄉民的抬槓中,其實充斥許多刻板印象、道聽塗說、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乏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缺乏多元思考的「政治不正確」觀點,但這卻真正反映出東歐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鄰國,以及眼中的世界。本書不是走馬看花的遊記流水帳,而是希望能透過人跟人的對話與理解,避免世界上許多愚蠢的爭端和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