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的事:只有帶著清澄感的珠玉一般芳香的繪畫,是她願望中的事物 | 拾書所

美人的事:只有帶著清澄感的珠玉一般芳香的繪畫,是她願望中的事物

$ 458 元 原價 580
我對畫的勇猛之心,每天每天,都在強烈地燃燒著。
人生如過客,我想在藝術上尋找永恆的「花朵」。

「松園的母親用自己的一生,給松園上了一堂簡單、自然又豐碩的人生之課。那些永不枯竭的愛與支持,已經牢牢生長在松園的身體裡,成為她永遠的火焰與光明。」──寧遠

「其畫其字其人,雖然來自遠方,但在內心卻撫起了波瀾。那些與母親的故事,藝術旅途上的摸索,生活中往往被忽略的片刻,如同一位好友隔空叮咚傳來的訊息,掀起記憶的暗潮。」──茉莉

「上村先生主要創作的是穿著和服的美人,衣褶的長短和相互間的距離、脖子的曲線和手指的彎曲度、左右衣領相交的角度等等……臨摹之後才感覺到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的結果,用線之嚴謹、用色之精準都令人慨嘆。」──蓮羊

►論浮世繪──「要欣賞浮世繪畫家的作品,與其直接看手繪,不如透過錦繪來欣賞,要來得更讓人驚嘆。」
看手繪的畫,筆觸並沒有那麼流暢,也沒有纖細的美感,而是更僵硬刻板。可一旦變成錦繪,線條就變得非常流暢、纖巧了。這確實該歸功於雕刻工人出色的技藝,讓線條呈現出如此柔和的效果。

接著說色彩。錦繪的色調遠比手繪圖要優雅、有層次、充滿風韻。我想這必須要感謝印刷工人的精湛手藝和高超品位。

►論作畫──「當時立志做畫家的人幾乎都要學習漢學,這是素養也是基礎。」
我也去博物館,學習中國的古畫、繪卷,有時候為了參考佛畫,還特地帶了便當去奈良的博物館。

雖然我對繪畫主題的偏好因時代而變,但從多角度學習各種主題的過程,對於我來說是無上的愉快體驗。

回想從年少時開始的研究主題的變遷,大概是從南宗、北宗到圓山四條派,再到土佐派和浮世繪,之後還有博物館、神社佛閣的寶物法器、市井的古畫屏風,我不斷攝取它們各自美麗的地方,從而形成了今天我自己風格的畫風。

►論日本畫──「日本畫要是沒有線條,就算不上是日本畫。」
要讓這些畫家們來說的話,他們也許會說色彩比線條能表達的效果更加深遠宏大。我卻認為日本畫是因為有了線條才有色彩,不能把色彩置於線條之前。線條的長短緩急、互相交錯,可以表現物體的內側外側,其中奧妙不可言盡。

★本書特色:本書收錄34篇散文,講述的是美人畫創作背後的故事,隻言片語顯露著不為人知的細微幽深之心。譬如,每日燃燒著的對畫的熱忱之心、不為任何事物所侵犯的堅韌內心、毫無卑俗的清澈追求。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