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山的「脾氣」說變就變?為什麼「鐵達尼號」抵不住冰山一擊?為什麼倫敦大火會讓鼠疫消失?……39個可怕的災難,等你來揭祕。
本書故事生動、短小精實、知識性強,使青少年在欣賞故事的同時,增長知識。此外書中並搭配精釆跨張的手繪彩色插圖,圖文並茂,給讀者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
導讀
我們一起來探索與揭密劉淑華(幼獅文化公司總編輯)
每天早晨吃得飽飽的,為什麼中午11點多就會飢腸轆轆,人體這個複雜的機器究竟是怎麼回事?
傳說熱帶雨林亞馬遜河流域早期有食人族部落,真的嗎?他們為什麼要吃人?
當我們冬天在「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上,若沒有做好防寒準備,我們的手、耳朵或鼻子便會被凍得掉下來,為什麼呢?
許多探險家都喜歡到非洲,世界上第一位穿越非洲的蘇格蘭人,發現了什麼驚人的情景?
新聞中常提到的南海大海嘯、311地震、巴黎恐攻、流行病毒肆虐、吸毒氾濫等災難,這些又是個什麼樣慘痛人寰的情狀,我們能不能從這些災難中得到?示。
對於上面這些問題,是否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是否有解開謎團的企圖心呢?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嘉德納教授,提出多元智能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具備語文、邏輯數學、空間概念、肢體動感、音樂、人際關係、自然觀察、反省等9種智慧,教育時應積極挖掘孩子在不同領域的潛能與專長,若在適當機會,孩子都能發展到一定水準,且在生活中會以不同型式呈現出來;去年嘉德納又指出,在21世紀決定我們能否成功的因素,在於是否具備提出好問題、解決重要問題、創造好作品以及和諧的團隊合作等四種能力。近年來政府強力推行的翻轉教育,也是期待讓孩子藉著主動學習,來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思維統整和創新,進而提升未來的競爭力。
《神奇的探索》與《可怕的災難》就是在這種精神下自中國和平出版社引進,我們天生就有好奇心,年齡愈小愈強烈,《神奇的探索》以海洋、陸地與人文等3個面向,以生動有趣的故事體裁、誇張靈動的插圖,引導孩子在欣賞故事的懸疑氛圍中持續閱讀,並提問讓孩子加深加廣的思考,主題內容相當廣泛,其中有自然環境的探索、古代傳奇的探究、天文物理的尋索以及文化傳承的研究,讓我們不僅能增長了科普與人文知識,在閱讀涵詠中也培養追根究柢、探究歸納的科學精神。
此外,近年來天災不斷人禍不停,更顯得《可怕的災難》出版的急迫性,八仙樂園粉塵爆炸、臺南美濃地區大地震、每天上演的車禍,其次103年教育部公布的兒少保護事件有18749件,將近8成是意外事件,這些事件大多是可以防範的,即使地震無法預防,但是如何認識災難、正視災難、遠離災難、做到自保,將傷害降到最少,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期望藉著這兩本書的出版,作為大家學習探索,了解災難的跳板。
本書故事生動、短小精實、知識性強,使青少年在欣賞故事的同時,增長知識。此外書中並搭配精釆跨張的手繪彩色插圖,圖文並茂,給讀者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
導讀
我們一起來探索與揭密劉淑華(幼獅文化公司總編輯)
每天早晨吃得飽飽的,為什麼中午11點多就會飢腸轆轆,人體這個複雜的機器究竟是怎麼回事?
傳說熱帶雨林亞馬遜河流域早期有食人族部落,真的嗎?他們為什麼要吃人?
當我們冬天在「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上,若沒有做好防寒準備,我們的手、耳朵或鼻子便會被凍得掉下來,為什麼呢?
許多探險家都喜歡到非洲,世界上第一位穿越非洲的蘇格蘭人,發現了什麼驚人的情景?
新聞中常提到的南海大海嘯、311地震、巴黎恐攻、流行病毒肆虐、吸毒氾濫等災難,這些又是個什麼樣慘痛人寰的情狀,我們能不能從這些災難中得到?示。
對於上面這些問題,是否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是否有解開謎團的企圖心呢?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嘉德納教授,提出多元智能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具備語文、邏輯數學、空間概念、肢體動感、音樂、人際關係、自然觀察、反省等9種智慧,教育時應積極挖掘孩子在不同領域的潛能與專長,若在適當機會,孩子都能發展到一定水準,且在生活中會以不同型式呈現出來;去年嘉德納又指出,在21世紀決定我們能否成功的因素,在於是否具備提出好問題、解決重要問題、創造好作品以及和諧的團隊合作等四種能力。近年來政府強力推行的翻轉教育,也是期待讓孩子藉著主動學習,來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思維統整和創新,進而提升未來的競爭力。
《神奇的探索》與《可怕的災難》就是在這種精神下自中國和平出版社引進,我們天生就有好奇心,年齡愈小愈強烈,《神奇的探索》以海洋、陸地與人文等3個面向,以生動有趣的故事體裁、誇張靈動的插圖,引導孩子在欣賞故事的懸疑氛圍中持續閱讀,並提問讓孩子加深加廣的思考,主題內容相當廣泛,其中有自然環境的探索、古代傳奇的探究、天文物理的尋索以及文化傳承的研究,讓我們不僅能增長了科普與人文知識,在閱讀涵詠中也培養追根究柢、探究歸納的科學精神。
此外,近年來天災不斷人禍不停,更顯得《可怕的災難》出版的急迫性,八仙樂園粉塵爆炸、臺南美濃地區大地震、每天上演的車禍,其次103年教育部公布的兒少保護事件有18749件,將近8成是意外事件,這些事件大多是可以防範的,即使地震無法預防,但是如何認識災難、正視災難、遠離災難、做到自保,將傷害降到最少,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期望藉著這兩本書的出版,作為大家學習探索,了解災難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