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他是上帝的聲音、不朽的靈魂,人間所有的美好和神聖
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
「里爾克之所以會成為里爾克,就在於他的不侷限,在於他的居無定所,不僅周遊歐洲列國,足跡還曾抵達北非的埃及;在於他對異國文化與不同的宗教信仰抱持的開放與有興趣深入接觸的態度……他認為詩人應能使用世上所有的語言創作。」
——唐際明(本書導讀者)
身為德國詩歌的先驅,里爾克為我們的語言發掘出音樂性與可塑性,放眼二十世紀的詩人無人能出其右。其思想的多樣性和原創性雖尚不廣為人知,但卻在在體現於其敘事的與藝術評論的文章中,特別是在為數眾多的信件裡,這些文字精確地表達出里爾克的思想,恰恰切合他在《馬爾泰手記》(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中所寫的:「他是位詩人,憎惡不精確。」
里爾克關於童年與青春、擺盪於獨處及與人共處之間的緊張關係、生與死或者愛情裡兩性的對立、藝術與藝術家、宗教與其教會、科技進步的成果與代價之言論,是如此具有前瞻性地切中時弊。如何從內省邁向朝世界開放、從主觀經驗邁向客觀體認、從羞於面對公眾的獨處邁向樂於助人的同情之過程,實屬里爾克之存在中最令人迷醉的成果。
里爾克思想之多樣性、原創性與現實性清楚反映於其敘事與藝術批評的著作及書信當中。本書分章呈現里爾克曾就童年與青春、愛情與孤獨、生命與死亡、藝術與藝術家、宗教與科技等主題發表過的言論。
本書目錄
【導讀】介於人生導師與誤解之間:重新認識詩人里爾克◎唐際明
我過我的生活在增長的環裡
(關於自然、生命與領悟)
開始之幸福
(童年、青春與老年)
我想要成長,不計任何代價
(關於學習與教導,成長與成熟
對萬物之善行是屢行
(關於感覺、行動與人際關係)
孤獨者被引進集體裡
(關於個體與集體)
愛情不會顧及我們的世俗劃分
(關於男人與女人、愛情與婚姻)
你對困難有何不滿?
(關於幸福與痛苦、耐心與轉變)
我所見的無法企及我總已知的
(關於夢、假象與真實)
眾物在歌唱,我多麼愛聽啊
(關於語言、名字與概念)
在我行創造之處,我即真實存在
(關於藝術與藝術家)
精確,對約莫的、未感受的生活之反駁
(關於詩歌)
何謂今日?
(關於時間與永恆)
背轉生命的一面
(關於死亡)
神為根源與未來
(關於信仰與宗教)
後記
摘文出處
他是上帝的聲音、不朽的靈魂,人間所有的美好和神聖
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
「里爾克之所以會成為里爾克,就在於他的不侷限,在於他的居無定所,不僅周遊歐洲列國,足跡還曾抵達北非的埃及;在於他對異國文化與不同的宗教信仰抱持的開放與有興趣深入接觸的態度……他認為詩人應能使用世上所有的語言創作。」
——唐際明(本書導讀者)
身為德國詩歌的先驅,里爾克為我們的語言發掘出音樂性與可塑性,放眼二十世紀的詩人無人能出其右。其思想的多樣性和原創性雖尚不廣為人知,但卻在在體現於其敘事的與藝術評論的文章中,特別是在為數眾多的信件裡,這些文字精確地表達出里爾克的思想,恰恰切合他在《馬爾泰手記》(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中所寫的:「他是位詩人,憎惡不精確。」
里爾克關於童年與青春、擺盪於獨處及與人共處之間的緊張關係、生與死或者愛情裡兩性的對立、藝術與藝術家、宗教與其教會、科技進步的成果與代價之言論,是如此具有前瞻性地切中時弊。如何從內省邁向朝世界開放、從主觀經驗邁向客觀體認、從羞於面對公眾的獨處邁向樂於助人的同情之過程,實屬里爾克之存在中最令人迷醉的成果。
里爾克思想之多樣性、原創性與現實性清楚反映於其敘事與藝術批評的著作及書信當中。本書分章呈現里爾克曾就童年與青春、愛情與孤獨、生命與死亡、藝術與藝術家、宗教與科技等主題發表過的言論。
本書目錄
【導讀】介於人生導師與誤解之間:重新認識詩人里爾克◎唐際明
我過我的生活在增長的環裡
(關於自然、生命與領悟)
開始之幸福
(童年、青春與老年)
我想要成長,不計任何代價
(關於學習與教導,成長與成熟
對萬物之善行是屢行
(關於感覺、行動與人際關係)
孤獨者被引進集體裡
(關於個體與集體)
愛情不會顧及我們的世俗劃分
(關於男人與女人、愛情與婚姻)
你對困難有何不滿?
(關於幸福與痛苦、耐心與轉變)
我所見的無法企及我總已知的
(關於夢、假象與真實)
眾物在歌唱,我多麼愛聽啊
(關於語言、名字與概念)
在我行創造之處,我即真實存在
(關於藝術與藝術家)
精確,對約莫的、未感受的生活之反駁
(關於詩歌)
何謂今日?
(關於時間與永恆)
背轉生命的一面
(關於死亡)
神為根源與未來
(關於信仰與宗教)
後記
摘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