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面貌(新版) | 拾書所

心的面貌(新版)

$ 158 元 原價 200
【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的 - 心靈美學
接觸,不是一場你贏我輸的遊戲,而是以人為本位,
以人為關懷,很坦承的生活,很人味的分享。
每個人內心都有許多面貌,唯有學習接納自己,
尊重自己,和自己成為親密朋友,
並嘗試去探索內在的心靈世界,
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地更新和變化,
才能建立開闊的胸襟和希望的未來。

要尋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首要之務在於認同和接受我們自己的所有面貌,進而學習去經營良善的部分。對自己不了解的時候,對自己缺乏信心的時候,不妨看看這本書,可以從中發現新的可能。

二版序
歷久不衰的遺產
瑪麗•安•諾芙莉特(Mary Ann Norfleet)╱文
沈明瑩╱譯
在我接受心理治療師訓練的時候,維琴尼亞.薩提爾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已負盛名的治療師。我很快就對她的魅力、她對個人及家庭的尊重,以及她重視對人們接觸內在潛力的鼓勵而印象深刻。她是一位出眾的老師和講員――即使面對一大群聽眾,也總是散發著溫暖及熱誠,使大家覺得是與她直接對話。
薩提爾女士是家族治療的先鋒,她認為在同一個晤談室內會晤所有家庭成員是工作的關鍵,因為在她眼中,家庭是一個系統,不單是一些成員的組合。在動力中、在互動的情境?,成員彼此影響。她明確地看到:即使是家庭中的一位成員,該成員依然是一個個體。她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她喜歡每個人或每個家庭都能夠成為他們自己的設計師――可以成長及發展他們的力量,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以及成為一個平衡的、和諧的、完整的人。她鼓勵人們相信自己像一輛有生命的車子,用他們自己的許多面貌不斷地平衡,再平衡。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50年代寫下了人本主義的傳統,薩提爾女士對此深思,她對協助個人的成長及快樂幸福很有興趣,她鼓勵人們發現及滋養他們獨特的能力,她很肯定這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豐富而充實的人際關係,以及改善他們日常生活的品質。薩提爾是運用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核心原則的首批治療師之一;正向心理學在1998年萌芽,而那時薩提爾女士已去世十年。
1959年精神科醫師傑克森(Don Jackson)在美國加州帕羅奧圖成立心理研究院(MRI),當時家族治療正在萌芽。薩提爾女士是MRI第一位家族治療培訓總監(director),當時傑克森醫師也邀請了其他傑出的研究員及臨床革新者,包括貝特森(Gregory Bateson)、海利(Jay Haley)、瓦茲拉威克(Paul Watzlawick)及魏克蘭(John Weakland)。1962年MRI獲得美國國家心理衛生協會初次授予的一筆經費,用以培訓家族治療師。薩提爾女士的第一本書《聯合家族治療》在1964年出版,就是以她在這個訓練課程所設計的訓練手冊為基礎。
1960年代,許多新的治療理論衍生,薩提爾女士很熱切地參與、實驗。1966年她搬到加州西岸Big Sur的依莎蘭學院(Esalen Institute),成為學院的董事。依莎蘭學院是一個發展人性的「實驗室」,推廣不同的學派,讓學員改變的可能性得以增加,那裡也可做為退修重生的地方,在那充滿接納、寬容的環境?,學員可以經驗各種不同的心理學學派(即使不受學院派的歡迎)及應用各派的哲學。依莎蘭學院的課程應用了東方及西方的技術,例如放鬆、默想及瑜珈,完形治療、內視和藝術治療等具創意的方法。薩提爾女士的熱情、好奇及對人的興趣激勵了與她相遇的人,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潛能,這和她做為培訓課程的總監,為推廣、開發人類潛能運動的核心動力十分配合。
在《心的面貌》一書中,薩提爾運用她的創意、角色扮演的經驗、心理劇及她創造的其他技術,讓讀者們幻想自己「內心的劇場」,使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自己的個性。
她很確切地寫出了我們的目標,發展出我們許多個性面貌的「學校」,並採取具體行動,使之成為我們自我探索、自我接納的方式之一,讓我們可以生活得更滿意和充實,在三十多年前她寫此書時,這些方式是很創新的,現在它們則被廣泛使用及接受,成為用來協助人們澄清和達到目標的工具之一。薩提爾一直是她所身處的時代的先鋒,她留下歷久不衰的遺產,經由著作及家庭治療的方法,繼續「存活」在世上,讓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療師實踐,並在各訓練機構教導。
(本文作者為加州帕羅奧圖心理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目錄:
二版序 歷久不衰的遺產 瑪麗•安•諾芙莉特
推薦文  吳就君
譯 序 心靈的探索  朱麗文
作者序 冒險探索內心的奇蹟
前言 拋開悲觀想法,冒險一探究竟
內心舞台第一幕:揭開帷幕
中場休息:衝出你的情緒牢籠
內心舞台第二幕:誰是主人
我們學到了什麼
你的資源輪
別有所見,冒險一試
著名的臉孔
旋轉木馬
哪一個才是我
你是一座活動藝術品
尋找自己的道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