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 | 拾書所

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

$ 301 元 原價 380
復原力,其實就藏在傷痕裡。
你可知道,生命中潛藏的傷痕,比你想像得更多、更普遍。
當人們面臨某個威脅、身心無法應對時,就面臨了身心創傷的可能;原本暫時挪用的權宜之計,卻慢慢累積成每日操控我們的習慣與行為模式:

一生氣就想飆車,明知危險卻還是無法克制自己?
每次遇到困難,都想要傷害自己,怎麼改也改不過來?
當事情不如預期,情緒失控,瘋狂血拚、大吃大喝、作息日夜顛倒?

失控行為的內在成因,正是身心復原力的鑰匙。

面對傷慟,但不因直視而失控:用聽故事來檢視傷口,長出修復自己的力量。
本書融合東西方心理治療,搭配溫暖療癒的故事與插圖,讓讀者從聽故事開始接近內心的創傷,試著踏出療癒的第一步;更以身體心理學、情緒經驗取向、新一代的認知行為取向及系統觀為立論基礎,帶領讀者一步步探討創傷成因,檢視原本逃避的內在經驗,清醒地看待各個分裂的自我,逐步整合自己。
本書將協助你療癒傷痛,回歸身心平衡的容納之窗,從情緒和傷痛中解套,活出充滿愛與幸福的豐足人生。

推薦:
江文賢(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心理師)
黃士鈞(哈克,諮商輔導博士、《做自己,還是做罐頭》《讓愛成為一種能力》《陪一顆心長大》作者)
楊明磊(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
劉淑慧(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賴念華(台灣心理劇學會理事長)

目錄:
推薦序一 學習降低焦慮的多元方式 江文賢
推薦序二 在埋著地雷的心田上,學會溫柔翻土 黃士鈞 
推薦序三 在療癒中尋得內在平靜 楊明磊
推薦序四 【待補】
推薦序五 讀著創傷,卻長出智慧與愛的一本好書 賴念華
自 序 啟動好奇心,療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第一章 當身體與心靈分離
緣起:身心分離的北方文明危機
創傷,比你知道的更普遍
自律神經失調與心理創傷
身體與踩煞車是復原的基本元素
來自實務界的聲音
整合理性與感性,陰陽平衡的諮商
※延伸閱讀 ─ 第一篇{向小動物學習身心療癒的智慧}

第二章 了解創傷,踏出療癒的第一步
心理創傷的形成
創傷形成的主觀性
動物界通用的防衛策略
大腦對壓力的基本反應
恐懼與無力造成創傷
過度激發、過低激發與容納之窗
整合 VS. 解離
快速解凍的第一招
【練習】解凍 3-3-3
解凍,改變當下的身心緊張程度
※延伸閱讀— 第二篇{越戰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遺症的各種變化╱創傷療癒的第一步}

第三章 從穩定身心開始建立復原力
承接放鬆後的眼淚與緊張
【練習】「平安 9-9-9」
情緒司機 VS. 理性司機
先穩定身心再修改被創傷改變的想法
【練習】回歸中心的自我擁抱
復原力檢核站與建立身心資源
【練習】復原力檢核站&身心資源表
※延伸閱讀 — 第三篇{創傷復原三階段與創傷療癒中的陪伴╱哈利波特用快樂回憶擊退創傷}


第四章 在想像與現實中重建安全堡壘
安全的祕密堡壘
【練習】「安全的祕密堡壘」及引導式心像觀想示範
安全的依附關係
【練習】探索自己的安全依附關係
諮商迷思Q&A:真的需要找心理諮商師嗎?
※延伸閱讀— 第四篇{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吉本芭娜娜小說世界裡的女孩]

第五章 面對複雜心理創傷
灰灰與小無的故事
灰灰的過去
小無的過去
灰灰與小無的相遇
複雜創傷壓力症候群
創傷能培養出絕佳的復原力
※延伸閱讀 — 第五篇{治療複雜心理創傷初探╱替代性的復原力╱馬拉拉的創傷復原力}

第六章 對有代價的因應之道踩煞車
檢視過去的因應之道與代價
【練習】檢視有代價的因應之道
倖存者或受害者?
增加復原力的三大步驟
※延伸閱讀 — 第六篇{行為的功能分析╱極高代價的因應之道:自殺與自我傷害╱靜觀:融合東方思維與西方心理學的技巧}

第七章 靜觀經驗的僵化與流轉
面對,但不直視:當創傷化身蛇髮女妖
踩煞車,轉方向
【練習】踩煞車,轉方向
踩煞車,視覺擺盪
【練習】踩煞車,視覺擺盪
觀察對內在經驗的恐懼
【練習】觀察什麼經驗讓自己想逃
試驗精神與根本接納
【練習】以好奇心接納自己
未整合的分裂自我狀態
【練習】分裂的自我狀態檢核表
【練習】找出安撫分裂自我的方法
※延伸閱讀 — 第七篇{經驗的僵化與流轉:自律神經與陰陽╱再談解離與分裂的自我╱陪伴靜觀}

第八章 從內心富足帶出真正的財富與力量
關係中的財富與權力議題
尋找真正的財富與力量
第一關:讓身體充滿力量與豐足
【練習】改變身心狀態的觀想
第二關:發現匱乏的思維模式
【練習】檢視匱乏的思維模式
第三關:尋找內心的安全與富足感
【練習】六六大順
第四關:以內在對話重新確定人生的價值觀
【練習】創造安全的對話與陪伴空間
第五關:持續增進生活的品質
【練習】增進生活品質的方法
※延伸閱讀 — 第八篇{累積千百年的社會壓迫與隱微創傷╱創傷療癒是未來的公民運動╱生涯的僵化與流轉:陰陽存在策略╱4 4 7 8 ; &# 2 0 0 0 6 ; &# 2 3 3 8 4 ; &# 2 4 8 4 7 ; &# 3 5 6 7 2 ; &# 2 1 0 4 0 ; &# 1 9 9 8 1 ; &# 2 0 1 0 8 ; &# 2 2 6 5 9 ; &# 2 2 3 2 0 ; &# 6 5 3 7 3 ; b r / > b r / > &# 3 1 5 3 2 ; &# 2 0 0 6 1 ; &# 3 1 4 5 6 ; &# 3 2 ; &# 3 6 8 9 0 ; &# 2 4 4 4 8 ; &# 2 4 8 5 9 ; &# 3 3 2 8 7 ; &# 2 4 1 8 4 ; &# 3 1 1 1 9 ; &# 3 0 3 4 0 ; &# 3 6 8 9 0 ; &# 3 6 9 4 7 ; b r / > &# 3 5 2 4 2 ; &# 2 3 4 9 4 ; &# 3 8 3 6 4 ; &# 2 0 4 1 8 ; &# 3 5 0 4 1 ; &# 3 0 3 4 0 ; &# 2 1 8 0 7 ; &# 1 9 9 6 8 ; b r / > &# 1 2 3 0 4 ; &# 3 2 2 4 4 ; &# 3 2 7 2 2 ; &# 1 2 3 0 5 ; &# 3 4 9 8 7 ; &# 2 4 8 5 9 ; &# 2 1 2 5 3 ; &# 2 2 2 8 5 ; &# 3 0 3 4 0 ; &# 3 6 5 2 3 ; &# 3 9 6 3 6 ; &# 3 5 3 5 2 ; &# 2 5 0 1 4 ; b r / > &# 2 1 5 1 6 ; &# 2 6 1 7 8 ; &# 3 0 4 7 5 ; &# 2 1 0 4 0 ; &# 3 3 2 5 8 ; &# 2 4 0 4 9 ; &# 3 3 2 8 7 ; &# 2 3 5 6 5 ; &# 2 6 0 4 1 ; &# 3 0 3 4 0 ; &# 3 3 0 2 1 ; &# 2 1 1 4 7 ; b r / > &# 1 2 3 0 4 ; &# 3 2 2 4 4 ; &# 3 2 7 2 2 ; &# 1 2 3 0 5 ; &# 2 5 5 0 6 ; &# 3 2 0 3 4 ; &# 2 3 4 3 3 ; &# 2 0 8 4 0 ; &# 3 0 3 4 0 ; &# 3 0 0 2 8 ; &# 3 2 2 1 8 ; &# 3 3 2 8 7 ; &# 2 5 5 0 9 ; &# 3 5 3 2 0 ; b r / > &# 2 1 1 0 9 ; &# 2 0 6 6 3 ; &# 3 0 2 7 4 ; &# 3 0 2 9 0 ; &# 3 3 2 8 7 ; &# 3 8 3 6 4 ; &# 2 0 4 1 8 ; &# 3 0 2 7 4 ; &# 3 0 2 9 0 ; b r / > &# 1 2 3 0 4 ; &# 3 2 2 4 4 ; &# 3 2 7 2 2 ; &# 1 2 3 0 5 ; &# 3 0 2 7 4 ; &# 3 0 2 9 0 ; &# 3 8 3 6 4 ; &# 2 0 4 1 8 ; &# 3 5 0 4 1 ; &# 3 0 3 4 0 ; &# 2 1 1 0 9 ; &# 2 0 6 6 3 ; b r / > &# 2 8 3 3 1 ; &# 2 6 5 8 0 ; &# 3 0 3 4 0 ; &# 2 4 9 0 4 ; &# 2 4 7 5 4 ; b r / > &# 1 2 3 0 4 ; &# 3 2 2 4 4 ; &# 3 2 7 2 2 ; &# 1 2 3 0 5 ; &# 2 3 5 5 9 ; &# 2 8 3 3 1 ; &# 2 6 5 8 0 ; &# 3 0 3 4 0 ; &# 2 4 9 0 4 ; &# 2 4 7 5 4 ; &# 3 6 8 6 5 ; &# 3 2 1 0 2 ; &# 3 3 2 5 8 ; &# 2 4 0 4 9 ; b r / > &# 3 9 6 4 0 ; &# 3 4 9 0 9 ; &# 3 1 3 6 1 ; &# 3 2 7 7 3 ; &# 6 5 3 0 6 ; &# 3 5 2 4 2 ; &# 2 3 4 9 4 ; &# 2 5 9 7 3 ; &# 2 0 1 5 4 ; &# 6 5 3 1 1 ; &# 6 5 2 8 1 ; b r / > &# 1 2 3 0 4 ; &# 3 2 2 4 4 ; &# 3 2 7 2 2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