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味咖啡的同時,你就已經遠離紛擾,喚醒內心潛在的孤獨感受。
而孤獨所帶來的自由與超越,將讓想像力不再受到任何羈絆。
本書以哲學思想為基底、咖啡美學為媒介,邀請對於咖啡與哲學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探索生命的孤獨、與他者的相遇、以及對自然的省思。
第一篇「咖啡的孤獨哲思」,即面向自我的哲學沉思,從孤獨的美感中,開始學會面對真正的自己;第二篇「咖啡的他者哲思」,即面向他者的哲學沉思,說明人在追尋自我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見他者的存在,從而得知,棄絕自己始能看見他者,而看見他者才能看到自己;第三篇「咖啡的自然哲思」,即面向自然的哲學沉思,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談到環境生態的保存,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咖啡之為「物」的哲思中,體悟到「泰然任之」的道理。
來一場與天地萬有深度契合的相遇吧!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咖啡的孤獨哲思
第一章 沉浸在咖啡的孤獨感
第一節 在咖啡的世界中體會孤獨╱第二節 從童年的孤獨經驗談起╱第三節 在孤獨中創作╱第四節 孤獨的各種面貌╱第五節 哲學家眼中的時間╱第六節 時間與孤獨的最終極思索
第二章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一節 孤獨與美的表現╱第二節 小我與大我的關係╱第三節 孤獨的美德╱第四節 孤獨是智慧之鑰╱第五節 崇高與大美╱第六節 孤獨之美的實際體會╱第七節 面對生命困頓的勇氣
第二篇 咖啡的他者哲思
第三章 在咖啡中棄絕自身
第一節 認識孤獨的生活╱第二節 雨中的咖啡館╱第三節 雙重性的體悟╱第四節 什麼才是不平凡的生命?╱第五節 主體與教化╱第六節 大道與雙重性的關係
第四章 在自我的解消中看見他者
第一節 「他者」的存在╱第二節 他者是自我最重要的因素╱第三節 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對「他者」的闡釋╱第四節 自我有賴他人的成全╱第五節 「他者」的倫理學
第三篇 咖啡的自然哲思
第五章 農人、咖啡、與自然
第一節 頂級咖啡背後的真相╱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困境╱第三節 平等權利的真正意涵╱第四節 平等問題的終極辨證╱第五節 「行為的基本法則」的介紹╱第六節 動物權迷思的辨證╱第七節 天地萬物與美的連結
第六章 在咖啡中泰然任之
第一節 因為未知而恐懼╱第二節 「咖啡之為物」的特質:接納與分享╱第三節 築造一個相遇之場域╱第四節 老子的物論╱第五節 從老子到海德格爾的自然觀╱第六節 泰然任之
卷後語
參考書目
推薦:
誠如書中所提出的生命三階段,人們可以從孤獨中淬鍊出對他人的尊重,然後再從對他者的倫理學中看到整個自然的和諧。——南華大學校長 林聰明
為如詩一般的咖啡哲學作序,就好像介紹極美的美人給你認識,不容易。如果美人已在你眼前,再好的介紹也是多餘;若是美人不在你面前,再好的介紹,後來也會證明不夠好。——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林從一
南華大學校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
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前教育部中綱計畫總主持人──林從一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臺灣高等教育工會理事──周平
【泰然推薦】
序:
●自序
我酷愛咖啡早已是朋友間知之甚稔的事實了,而且每每有朋友一提到咖啡,我就有滿肚子的咖啡經想與他們分享,從品嚐、沖泡、烘焙、到咖啡產地的生豆特性……,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對我而言,咖啡不僅是一種提神飲料而已,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命體會、甚至是一種哲學思索。常常一個人對著一杯咖啡發呆,因為我總是在品嚐咖啡的時候,突然聯想到許多平時不會觸及的念頭,然後,我就被這些念頭帶領著,遨遊於宇宙自然的神思之中。
曾經有一次暑假及寒假,我騎著自己改裝而成的行動咖啡腳踏車,打著「哲學咖啡」的招牌,悠遊於臺南府城的大街小巷,叫賣著這杯專屬於我的心靈咖啡。透過這輛小小的行動咖啡腳踏車,我遇見了許多在地或外地來的同好;在咖啡的品嚐中,我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真誠的心靈,也聽到了許許多多感人的生命故事。於是,我把這些心靈的生命故事,撰寫成一本《府城街角的哲學香:大學教授的鐵馬咖啡攤日記》。
但是,就在我動筆撰寫《府城街角的哲學香》過程中,卻引發了我想更深入探索咖啡哲學深層意涵的構想。於是,在完成了該書之後,我一頭栽進這個無止盡的哲學思索之中,許多在《府城街角的哲學香》裡懵懵懂懂的想法,在這裡才開始有了更深入的闡述與探討。
如同我在《府城街角的哲學香》書中所說的:面對當代知識分子的專業化、以及高等教育商業化的同時,我選擇了自找邊緣化在城市裡流浪,選擇在咖啡的品味中看人情冷暖,選擇坐在都市的某個角落看千帆過盡……。在我的行動咖啡的生涯中,我經常在腳踏車旁,靜靜坐在露營椅上,一語不發地抬頭看向天際,思索著「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很多母親痛哭失聲於她們孩子的逝去,只為有些駕駛人喝酒之後仍然開車上路?為什麼青少年們徹夜不歸,流連於網咖與夜店,不知他們的未來何去何從?為什麼在城市的許多陰暗角落裡,有些人為了生活而苟且度日?為什麼許多人一輩子辛勞工作,換來的卻是更加貧窮的生活?為什麼人們總是要將自身的痛苦複製加諸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太多的為什麼,在我的腦海裡不斷地迴盪著,讓我無法停止思考。
我從《府城街角的哲學香》裡,導引出咖啡哲學的三個主要面向──自我、他者及自然,即為本書的三個主要篇章:第一篇「咖啡的孤獨哲思」,即面向自我的哲學沉思,從孤獨的美感中,開始學會面對真正的自己;第二篇「咖啡的他者哲思」,即面向他者的哲學沉思,說明人在追尋自我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見他者的存在,從而得知,棄絕自己始能看見他者,而看見他者才能看到自己;第三篇「咖啡的自然哲思」,即面向自然的哲學沉思,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談到環境生態的保存,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咖啡之為「物」的哲思中,體悟到「泰然任之」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從咖啡的美學觀、咖啡的孤獨感、咖啡的他者哲學,再涵蓋到咖啡的自然省思。我築造了一個以咖啡為平臺的哲學世界,為了與天地萬有的相遇作準備,而您,準備好進入這個世界了嗎?
內文摘錄:
●〈孤獨的各種面貌〉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孤獨吧!
首先就先來談談什麼是孤獨?根據科克的定義,孤獨是一種持續若干時間、沒有別人涉入的意識狀態。有了這個核心的特徵,孤獨的其他特徵也就跟著源源而出了:單獨一個人、具有反省心態、擁有自由、擁有寧靜、擁有特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等等。看來,孤獨不僅惠贈了人們休息與恢復的好處,它也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與空間感,讓人在這裡得以癒合那些在社會與人群中所扯裂的傷口。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經驗,恐怕非得親身經歷孤獨經驗的人,不能深刻地描繪出在孤獨情境下的身心狀態。說到孤獨的體驗,還有比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在《湖濱散記》(Walden)裡描寫的來得更為傳神的嗎?該書〈孤獨〉一章中,他開頭就如此寫道:
這是一個恬靜的黃昏,我全身的感官渾然為一,難以名狀的歡欣浸潤了每一個毛孔。我以一種奇怪的自由在自然中來去自如,彷彿成了她的一部分。
我穿著襯衫,沿多石子的湖岸信步而行,儘管天有點涼,雲多,風也多,而且也沒有甚麼特別吸引我的事物,但我卻感到大自然的種種,跟我異乎尋常的投契。牛蛙呱呱鳴唱,邀人前來欣賞夜色,夜鷹的梟叫聲也被風從水面上吹送了過來。我神移於赤楊和白楊的款款擺動中,幾乎喘不過氣來;然而,我的心情卻像湖面一樣,波而不亂。被晚風吹起的陣陣小水波,雖然使湖面不能保持平靜如鏡,卻還算不上是波濤洶湧。
梭羅在華爾騰湖(Walden Pond)的獨居生活中,並沒有用華麗的詞藻來誇大他的生活哲學或體驗,相反地,他用一種奇特的平凡觀點,忠實記載了他在華爾騰湖的一點一滴,娓娓道來在一片寧靜平凡的大自然裡,他內心如何湧起一陣波而不亂的心境。這樣的體會,我也曾經有過。
記得有一次,我從電梯走出來,依往常的習慣,快步走向教室大樓準備上課。望著熙來攘往的學生,我也早已習慣了,只是當天的人潮似乎比平常為多。於是我避開了穿堂,轉向教室大樓的中庭走去。這是一處四面環繞建築物的方形中庭,其中綴以幾許熱鬧的綠色植物,小小的綠地偶而也會間歇灑水,為這中庭帶來不少生氣。平時裡,我很少走過這裡,倒是常在下課休息時間,從教室或研究室的大落地窗,遠眺這個靜中帶鬧卻又鬧中有靜的中庭。今日不經意走過,只覺豔陽高照,炙膚生疼。無怪乎平日裡很少有人駐足在這中庭,往來的學生雖多,但總是匆匆走過。不過,就在我行經這一小片綠地時,我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奇妙的感應,似乎有什麼力量,讓我停下腳步。站在一叢茂盛的低矮灌木旁,一陣微風拂來,輕輕地流轉在我四周的空氣裡,似乎使陽光也不再那麼刺眼了。我抬頭望向天際,只見湛藍的一片天空,被這四面環繞的教室大樓,構築在一個四方形的輪廓裡,其中沒有一絲白雲,也沒有一隻飛鳥,就只是純靜的四方形藍色天空,就像一張淡藍色的正方形色紙一般,端端正正地平放在我的頭上。這景象讓我進入了渾然忘我的時空裡,眼前的一切顯得緩慢而平靜,所有的感覺與動作似乎都在時間的流動中停格。我不知道我究竟這樣在中庭裡站了多久,等到在意識裡隱約聽到鐘聲響起,這才喚回我悠遊的思緒與心靈,於是我收回遠眺的目光,重新跨步向教室走去,結束這段秋日午后的奇妙境遇。
這是一次有趣的經驗。從此以後,每當閒暇下來,我都會從研究室的落地窗凝望這片曾經令我目眩神迷的藍天與綠地,而且更有幾次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我竟又重現了那樣的心境與感受。這時的我不再像那次一樣陷入混沌的迷離狀態,而是更能深入自我的內心裡,觀察自己在心境上的各種微小變化──似乎有另外一個「我」正在觀察這個進入迷離狀態的我,於是「我」看到了我站在落地窗前,視線越過窗戶玻璃,望向園中那些隨風搖曳的灌木和枝木上尚未掉落的泛紅秋葉,雖然中庭裡仍有學生走動著,但四周一片安靜,聽不到任何的聲響,「我」任由這片靜謐包圍和穿透我,那些繁忙的日常生活、那些人們對我的目光(不論是出自關懷或是怨懟)、那些縈繞在心裡的未來計畫、……所有一切的細節,都逐漸在隱退,隱退至我意識範圍的底層,就像相機的焦距逐漸模糊一般,此時的「我」清楚感覺得到自己正在沉靜下來。
這樣的經驗,算得上是一種奇怪的時間體驗,大概就是哲學家口中常說的「主觀時間」吧!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就認為,主觀的時間──由主體所感知的時間──與客觀時間的根本分野之一是:它會緜延(endure)。因此他說道:
毫無疑問,我們的時間感最初來自內在經驗的連續性。那是怎樣的一種連續性?這種連續性類似一道流,但卻是一道自足的流,不牽涉任何的流動體。出現在這道流之中的任何物,都是對流的一種人為性的打擾;這道流,恰如其分地去體驗它的話,無非就是純粹的緜延。……當我們閉起眼睛,全神貫注地傾聽一段旋律的時候,那種體驗極端接近我們對內在時間之流的經驗。
這種內在的主觀時間,像極了孤獨時的深刻感受,無怪乎當我們翻閱所有歌頌孤獨的文章典籍時,就會發現它們何其喜歡強調孤獨有它自成一格的時間模式。很明顯地,孤獨與主觀時間幾乎完全被連結在一起。這是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他所身處的社會中,而這個社會常常要求我們去配合別人的時間,當一個場合裡涉及的人數愈多,個體所被要求的配合度就愈大,以至於不得不以一個客觀的外在時間作為共同的基準。但是,只有在孤獨中,在人與人不發生任何交涉的情況下,個人的主觀時間才有可能完全的自由揮灑。就像梭羅在華爾騰湖畔所描述的時間觀:
有時,夏天的清晨,經過我習以為常的沐浴後,我會坐到陽光明暢的門口,從日出到中午,忘我地在遐想中、在松樹與山胡桃與漆樹之中、在未經騷擾的孤獨和寂靜之中,鳥在周圍鳴唱,或無聲的穿屋飛過。一直到太陽從西邊的窗子落進來,或遠處公路上傳來篷車的轆轆聲,我才會覺察到時間的過去。
這樣的主觀時間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客觀時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問題是:真存在有客觀時間嗎?當人們不再透過孤獨來彰顯個別獨特的內在時間之後,真的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外在時間是可以作為所有人的共同時間基準嗎?於是,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何謂時間?
●〈雨中的咖啡館〉
那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夏日午后,陽光從落地窗灑進我的研究室內,從樹梢之間的閃動,投映入我的眼簾,使我原本注視書本的雙眼為之一亮,望向窗外的陽光與婆娑的樹影,從林間跳躍的小鳥與隨風而起舞的樹葉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並深深地為這分美感所震懾。閉上雙眼,靜靜地聆聽風與樹之間的對話,一時間,從心靈深處突然泛起陣陣的悸動與波瀾,久久不能自已。就在我想著「索性放下手邊的書本,盡情地享受這夏日午后的陽光」的時候,窗外卻傳來「滴答!滴答!」的聲響,讓我再度張開雙眼,原來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雨勢滴落陣陣的雨水在窗臺上。
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午后啊!適才還陽光遍灑滿地,搖曳的樹影風姿還讓我驚嘆不已,可是就這麼一轉眼間,怎麼就下起雨來了?抬頭望著遠處飄來的一片烏雲,使陽光羞怯地隱蔽在雲後,恰巧這時收音機傳來蕭邦的〈雨滴〉,更增此情此景的淒美之感。昏暗的天空映著墨綠的樹影,隨著雨聲、鋼琴聲的唱和,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那股想飛的衝動,輕輕帶上研究室的門,驅車悠遊在這大片田園的雨中。在大雨滂沱中,駕車行經一家位於田園中的咖啡館,在一大片田園中,沒有其他住家與店面,就只有她佇立在這雨中的田園裡。雖然車外大雨不斷,但是這樣的一家店與那一片碧綠的背景,仍深深地吸引著我。
終於,我還是停下車子,在傾盆如瀉的大雨中,匆匆地衝進了這家咖啡館。「歡迎光臨」的語聲幾被門外滂沱的雨聲所掩蓋,而我就像是一隻落水狗般,站在門邊抖落一身的雨水。選了靠窗的座位,靜靜地觀賞著店主用熟練的手法,從秤豆、研磨、到煮水,一切都顯得是那麼從容不迫。看著沸騰的水從Siphon的下壺逐漸上升,慢慢地浸滿濾器中的咖啡粉,攪拌幾下,等待計時鈴響,快速地移走酒精燈,用毛巾擦拭下壺,使那完全萃取出咖啡原味的汁液,從上壺中回流至下壺。觀賞整個煮咖啡的過程,真是品嚐咖啡之前的另一種享受。只見店主端起這剛煮好的咖啡走來,我用一種近乎虔敬的心接過這杯咖啡。現在,這杯咖啡就在我眼前,但我並不急著喝它,因為我知道此刻它的溫度還不適合飲用。過高的溫度只會使我的味覺遲鈍,我必須等待,等待那絕佳的飲用時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也必須枯坐無聊,在這等待的時光中,那陣陣若有似無的香氣,其實已然足夠彌補這短暫的等待過程。因為這濃厚無比的香氣正深入我的肺葉中,與我整個身心融於一體。說真的,喝咖啡的過程中,此刻才是最幸福的時刻,那沉鬱飽滿的咖啡香氣進入五臟六腑的心靈充實感,莫可言喻。終於,我端起了杯子,輕輕地啜著一口苦苦甘甘的咖啡汁液,只覺滿嘴的厚實感,再啜一口,汁液流經喉嚨、穿過食道、直達胃壁,這分滿足感一直是我那些不喝咖啡的朋友們所無法領略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時間,我才意識到我身處何地,於是抬頭望向窗外的大雨,這才醒悟過來,適才那幾分鐘的時光裡,我竟完全忘了那一度讓我倉皇逃難的大雨。再喝一口咖啡,我不禁笑了起來,在這雨中的咖啡館。
顯然,在喝咖啡的過程中,我可以感覺到一種「雙重性」。如同梭羅所說的:
我可以感覺到一種雙重性,由於這種雙重性,我可以站得離自己遠遠的,像跟別人的關係一樣。我的經驗不論何等強烈,我都可以感到有另一部分的我在場,並感到它的評論;這一部分的我,可以說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一個旁觀者,只是觀察記錄我的經驗,卻不分享我的經驗;說它是我也可以,說它是你也可以。
在咖啡的品嚐中開放所有感官知覺,得以開放自我的心靈,如此才能品味咖啡真正的味道:亦即主體性的消解,解放禁錮的心靈,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才能聽到平時聽不到的聲音。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常常有一種特殊的境遇:有時當全班正在熱烈地討論某一個議題時,雖然我仍身處講臺上,並且用心地聆聽每一位同學的意見,甚至還能加以講評,但是我卻常會有一種奇特的心理變化,就好像我的心靈跳脫出身體,懸浮在教室上空一般,俯視著全班同學及那個正在講臺上努力教學的我,構成一幅頗令我玩味的畫面。
就是這種「雙重性」,讓我體悟到在孤獨與非孤獨之間,其實是存在著一些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至少可以將這個中間灰色地帶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狀態,即「涉入的不涉入」(engaged disengagement)與「不涉入的涉入」(disengaged engagement)。假設以全然的非孤獨(即「完全的涉入」,pure engagement)與全然的孤獨(即「完全的不涉入」,pure disengagement)作為光譜軸的兩端,那麼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存在著「涉入的不涉入」與「不涉入的涉入」這兩種中間地帶。
後者係緊臨「完全的不涉入」一端的「不涉入的涉入」,即在完全的孤獨中又保有部份的他者存在的可能性,這是因為雖然孤獨是一種知覺、思想、感情和行動上的不涉入狀態,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這樣的不涉入狀態,仍會有一些間接或替代性的他者涉入,常見的「睹物思人」或「擬人化」就是從物而指涉至人的情形。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就經常把自然事物擬人化:
我從未有過像孤獨這樣好的良伴……
……在自然界的事中你可以找到最甜美、最溫柔、最純潔,也最令人鼓舞的社會關係……
我突然明悟到在自然界中含有甜潤的、有益身心的社會關係,就在雨聲的滴答中,就在那環繞我房子的每個聲音、每個景象中,一種無限的、無量的友善遽時像一種空氣一樣支持住我……
它是那樣清楚地讓我察覺到,即使在我們通常稱之為荒野的陰沉的地方,也有一種與我那麼親近的東西在場;讓我察覺到,跟我血緣最近、最有著人性氣息的,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村民
而孤獨所帶來的自由與超越,將讓想像力不再受到任何羈絆。
本書以哲學思想為基底、咖啡美學為媒介,邀請對於咖啡與哲學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探索生命的孤獨、與他者的相遇、以及對自然的省思。
第一篇「咖啡的孤獨哲思」,即面向自我的哲學沉思,從孤獨的美感中,開始學會面對真正的自己;第二篇「咖啡的他者哲思」,即面向他者的哲學沉思,說明人在追尋自我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見他者的存在,從而得知,棄絕自己始能看見他者,而看見他者才能看到自己;第三篇「咖啡的自然哲思」,即面向自然的哲學沉思,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談到環境生態的保存,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咖啡之為「物」的哲思中,體悟到「泰然任之」的道理。
來一場與天地萬有深度契合的相遇吧!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咖啡的孤獨哲思
第一章 沉浸在咖啡的孤獨感
第一節 在咖啡的世界中體會孤獨╱第二節 從童年的孤獨經驗談起╱第三節 在孤獨中創作╱第四節 孤獨的各種面貌╱第五節 哲學家眼中的時間╱第六節 時間與孤獨的最終極思索
第二章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一節 孤獨與美的表現╱第二節 小我與大我的關係╱第三節 孤獨的美德╱第四節 孤獨是智慧之鑰╱第五節 崇高與大美╱第六節 孤獨之美的實際體會╱第七節 面對生命困頓的勇氣
第二篇 咖啡的他者哲思
第三章 在咖啡中棄絕自身
第一節 認識孤獨的生活╱第二節 雨中的咖啡館╱第三節 雙重性的體悟╱第四節 什麼才是不平凡的生命?╱第五節 主體與教化╱第六節 大道與雙重性的關係
第四章 在自我的解消中看見他者
第一節 「他者」的存在╱第二節 他者是自我最重要的因素╱第三節 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對「他者」的闡釋╱第四節 自我有賴他人的成全╱第五節 「他者」的倫理學
第三篇 咖啡的自然哲思
第五章 農人、咖啡、與自然
第一節 頂級咖啡背後的真相╱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困境╱第三節 平等權利的真正意涵╱第四節 平等問題的終極辨證╱第五節 「行為的基本法則」的介紹╱第六節 動物權迷思的辨證╱第七節 天地萬物與美的連結
第六章 在咖啡中泰然任之
第一節 因為未知而恐懼╱第二節 「咖啡之為物」的特質:接納與分享╱第三節 築造一個相遇之場域╱第四節 老子的物論╱第五節 從老子到海德格爾的自然觀╱第六節 泰然任之
卷後語
參考書目
推薦:
誠如書中所提出的生命三階段,人們可以從孤獨中淬鍊出對他人的尊重,然後再從對他者的倫理學中看到整個自然的和諧。——南華大學校長 林聰明
為如詩一般的咖啡哲學作序,就好像介紹極美的美人給你認識,不容易。如果美人已在你眼前,再好的介紹也是多餘;若是美人不在你面前,再好的介紹,後來也會證明不夠好。——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林從一
南華大學校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
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前教育部中綱計畫總主持人──林從一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臺灣高等教育工會理事──周平
【泰然推薦】
序:
●自序
我酷愛咖啡早已是朋友間知之甚稔的事實了,而且每每有朋友一提到咖啡,我就有滿肚子的咖啡經想與他們分享,從品嚐、沖泡、烘焙、到咖啡產地的生豆特性……,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對我而言,咖啡不僅是一種提神飲料而已,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命體會、甚至是一種哲學思索。常常一個人對著一杯咖啡發呆,因為我總是在品嚐咖啡的時候,突然聯想到許多平時不會觸及的念頭,然後,我就被這些念頭帶領著,遨遊於宇宙自然的神思之中。
曾經有一次暑假及寒假,我騎著自己改裝而成的行動咖啡腳踏車,打著「哲學咖啡」的招牌,悠遊於臺南府城的大街小巷,叫賣著這杯專屬於我的心靈咖啡。透過這輛小小的行動咖啡腳踏車,我遇見了許多在地或外地來的同好;在咖啡的品嚐中,我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真誠的心靈,也聽到了許許多多感人的生命故事。於是,我把這些心靈的生命故事,撰寫成一本《府城街角的哲學香:大學教授的鐵馬咖啡攤日記》。
但是,就在我動筆撰寫《府城街角的哲學香》過程中,卻引發了我想更深入探索咖啡哲學深層意涵的構想。於是,在完成了該書之後,我一頭栽進這個無止盡的哲學思索之中,許多在《府城街角的哲學香》裡懵懵懂懂的想法,在這裡才開始有了更深入的闡述與探討。
如同我在《府城街角的哲學香》書中所說的:面對當代知識分子的專業化、以及高等教育商業化的同時,我選擇了自找邊緣化在城市裡流浪,選擇在咖啡的品味中看人情冷暖,選擇坐在都市的某個角落看千帆過盡……。在我的行動咖啡的生涯中,我經常在腳踏車旁,靜靜坐在露營椅上,一語不發地抬頭看向天際,思索著「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很多母親痛哭失聲於她們孩子的逝去,只為有些駕駛人喝酒之後仍然開車上路?為什麼青少年們徹夜不歸,流連於網咖與夜店,不知他們的未來何去何從?為什麼在城市的許多陰暗角落裡,有些人為了生活而苟且度日?為什麼許多人一輩子辛勞工作,換來的卻是更加貧窮的生活?為什麼人們總是要將自身的痛苦複製加諸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太多的為什麼,在我的腦海裡不斷地迴盪著,讓我無法停止思考。
我從《府城街角的哲學香》裡,導引出咖啡哲學的三個主要面向──自我、他者及自然,即為本書的三個主要篇章:第一篇「咖啡的孤獨哲思」,即面向自我的哲學沉思,從孤獨的美感中,開始學會面對真正的自己;第二篇「咖啡的他者哲思」,即面向他者的哲學沉思,說明人在追尋自我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見他者的存在,從而得知,棄絕自己始能看見他者,而看見他者才能看到自己;第三篇「咖啡的自然哲思」,即面向自然的哲學沉思,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談到環境生態的保存,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咖啡之為「物」的哲思中,體悟到「泰然任之」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從咖啡的美學觀、咖啡的孤獨感、咖啡的他者哲學,再涵蓋到咖啡的自然省思。我築造了一個以咖啡為平臺的哲學世界,為了與天地萬有的相遇作準備,而您,準備好進入這個世界了嗎?
內文摘錄:
●〈孤獨的各種面貌〉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孤獨吧!
首先就先來談談什麼是孤獨?根據科克的定義,孤獨是一種持續若干時間、沒有別人涉入的意識狀態。有了這個核心的特徵,孤獨的其他特徵也就跟著源源而出了:單獨一個人、具有反省心態、擁有自由、擁有寧靜、擁有特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等等。看來,孤獨不僅惠贈了人們休息與恢復的好處,它也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與空間感,讓人在這裡得以癒合那些在社會與人群中所扯裂的傷口。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經驗,恐怕非得親身經歷孤獨經驗的人,不能深刻地描繪出在孤獨情境下的身心狀態。說到孤獨的體驗,還有比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在《湖濱散記》(Walden)裡描寫的來得更為傳神的嗎?該書〈孤獨〉一章中,他開頭就如此寫道:
這是一個恬靜的黃昏,我全身的感官渾然為一,難以名狀的歡欣浸潤了每一個毛孔。我以一種奇怪的自由在自然中來去自如,彷彿成了她的一部分。
我穿著襯衫,沿多石子的湖岸信步而行,儘管天有點涼,雲多,風也多,而且也沒有甚麼特別吸引我的事物,但我卻感到大自然的種種,跟我異乎尋常的投契。牛蛙呱呱鳴唱,邀人前來欣賞夜色,夜鷹的梟叫聲也被風從水面上吹送了過來。我神移於赤楊和白楊的款款擺動中,幾乎喘不過氣來;然而,我的心情卻像湖面一樣,波而不亂。被晚風吹起的陣陣小水波,雖然使湖面不能保持平靜如鏡,卻還算不上是波濤洶湧。
梭羅在華爾騰湖(Walden Pond)的獨居生活中,並沒有用華麗的詞藻來誇大他的生活哲學或體驗,相反地,他用一種奇特的平凡觀點,忠實記載了他在華爾騰湖的一點一滴,娓娓道來在一片寧靜平凡的大自然裡,他內心如何湧起一陣波而不亂的心境。這樣的體會,我也曾經有過。
記得有一次,我從電梯走出來,依往常的習慣,快步走向教室大樓準備上課。望著熙來攘往的學生,我也早已習慣了,只是當天的人潮似乎比平常為多。於是我避開了穿堂,轉向教室大樓的中庭走去。這是一處四面環繞建築物的方形中庭,其中綴以幾許熱鬧的綠色植物,小小的綠地偶而也會間歇灑水,為這中庭帶來不少生氣。平時裡,我很少走過這裡,倒是常在下課休息時間,從教室或研究室的大落地窗,遠眺這個靜中帶鬧卻又鬧中有靜的中庭。今日不經意走過,只覺豔陽高照,炙膚生疼。無怪乎平日裡很少有人駐足在這中庭,往來的學生雖多,但總是匆匆走過。不過,就在我行經這一小片綠地時,我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奇妙的感應,似乎有什麼力量,讓我停下腳步。站在一叢茂盛的低矮灌木旁,一陣微風拂來,輕輕地流轉在我四周的空氣裡,似乎使陽光也不再那麼刺眼了。我抬頭望向天際,只見湛藍的一片天空,被這四面環繞的教室大樓,構築在一個四方形的輪廓裡,其中沒有一絲白雲,也沒有一隻飛鳥,就只是純靜的四方形藍色天空,就像一張淡藍色的正方形色紙一般,端端正正地平放在我的頭上。這景象讓我進入了渾然忘我的時空裡,眼前的一切顯得緩慢而平靜,所有的感覺與動作似乎都在時間的流動中停格。我不知道我究竟這樣在中庭裡站了多久,等到在意識裡隱約聽到鐘聲響起,這才喚回我悠遊的思緒與心靈,於是我收回遠眺的目光,重新跨步向教室走去,結束這段秋日午后的奇妙境遇。
這是一次有趣的經驗。從此以後,每當閒暇下來,我都會從研究室的落地窗凝望這片曾經令我目眩神迷的藍天與綠地,而且更有幾次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我竟又重現了那樣的心境與感受。這時的我不再像那次一樣陷入混沌的迷離狀態,而是更能深入自我的內心裡,觀察自己在心境上的各種微小變化──似乎有另外一個「我」正在觀察這個進入迷離狀態的我,於是「我」看到了我站在落地窗前,視線越過窗戶玻璃,望向園中那些隨風搖曳的灌木和枝木上尚未掉落的泛紅秋葉,雖然中庭裡仍有學生走動著,但四周一片安靜,聽不到任何的聲響,「我」任由這片靜謐包圍和穿透我,那些繁忙的日常生活、那些人們對我的目光(不論是出自關懷或是怨懟)、那些縈繞在心裡的未來計畫、……所有一切的細節,都逐漸在隱退,隱退至我意識範圍的底層,就像相機的焦距逐漸模糊一般,此時的「我」清楚感覺得到自己正在沉靜下來。
這樣的經驗,算得上是一種奇怪的時間體驗,大概就是哲學家口中常說的「主觀時間」吧!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就認為,主觀的時間──由主體所感知的時間──與客觀時間的根本分野之一是:它會緜延(endure)。因此他說道:
毫無疑問,我們的時間感最初來自內在經驗的連續性。那是怎樣的一種連續性?這種連續性類似一道流,但卻是一道自足的流,不牽涉任何的流動體。出現在這道流之中的任何物,都是對流的一種人為性的打擾;這道流,恰如其分地去體驗它的話,無非就是純粹的緜延。……當我們閉起眼睛,全神貫注地傾聽一段旋律的時候,那種體驗極端接近我們對內在時間之流的經驗。
這種內在的主觀時間,像極了孤獨時的深刻感受,無怪乎當我們翻閱所有歌頌孤獨的文章典籍時,就會發現它們何其喜歡強調孤獨有它自成一格的時間模式。很明顯地,孤獨與主觀時間幾乎完全被連結在一起。這是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他所身處的社會中,而這個社會常常要求我們去配合別人的時間,當一個場合裡涉及的人數愈多,個體所被要求的配合度就愈大,以至於不得不以一個客觀的外在時間作為共同的基準。但是,只有在孤獨中,在人與人不發生任何交涉的情況下,個人的主觀時間才有可能完全的自由揮灑。就像梭羅在華爾騰湖畔所描述的時間觀:
有時,夏天的清晨,經過我習以為常的沐浴後,我會坐到陽光明暢的門口,從日出到中午,忘我地在遐想中、在松樹與山胡桃與漆樹之中、在未經騷擾的孤獨和寂靜之中,鳥在周圍鳴唱,或無聲的穿屋飛過。一直到太陽從西邊的窗子落進來,或遠處公路上傳來篷車的轆轆聲,我才會覺察到時間的過去。
這樣的主觀時間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客觀時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問題是:真存在有客觀時間嗎?當人們不再透過孤獨來彰顯個別獨特的內在時間之後,真的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外在時間是可以作為所有人的共同時間基準嗎?於是,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何謂時間?
●〈雨中的咖啡館〉
那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夏日午后,陽光從落地窗灑進我的研究室內,從樹梢之間的閃動,投映入我的眼簾,使我原本注視書本的雙眼為之一亮,望向窗外的陽光與婆娑的樹影,從林間跳躍的小鳥與隨風而起舞的樹葉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並深深地為這分美感所震懾。閉上雙眼,靜靜地聆聽風與樹之間的對話,一時間,從心靈深處突然泛起陣陣的悸動與波瀾,久久不能自已。就在我想著「索性放下手邊的書本,盡情地享受這夏日午后的陽光」的時候,窗外卻傳來「滴答!滴答!」的聲響,讓我再度張開雙眼,原來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雨勢滴落陣陣的雨水在窗臺上。
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午后啊!適才還陽光遍灑滿地,搖曳的樹影風姿還讓我驚嘆不已,可是就這麼一轉眼間,怎麼就下起雨來了?抬頭望著遠處飄來的一片烏雲,使陽光羞怯地隱蔽在雲後,恰巧這時收音機傳來蕭邦的〈雨滴〉,更增此情此景的淒美之感。昏暗的天空映著墨綠的樹影,隨著雨聲、鋼琴聲的唱和,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那股想飛的衝動,輕輕帶上研究室的門,驅車悠遊在這大片田園的雨中。在大雨滂沱中,駕車行經一家位於田園中的咖啡館,在一大片田園中,沒有其他住家與店面,就只有她佇立在這雨中的田園裡。雖然車外大雨不斷,但是這樣的一家店與那一片碧綠的背景,仍深深地吸引著我。
終於,我還是停下車子,在傾盆如瀉的大雨中,匆匆地衝進了這家咖啡館。「歡迎光臨」的語聲幾被門外滂沱的雨聲所掩蓋,而我就像是一隻落水狗般,站在門邊抖落一身的雨水。選了靠窗的座位,靜靜地觀賞著店主用熟練的手法,從秤豆、研磨、到煮水,一切都顯得是那麼從容不迫。看著沸騰的水從Siphon的下壺逐漸上升,慢慢地浸滿濾器中的咖啡粉,攪拌幾下,等待計時鈴響,快速地移走酒精燈,用毛巾擦拭下壺,使那完全萃取出咖啡原味的汁液,從上壺中回流至下壺。觀賞整個煮咖啡的過程,真是品嚐咖啡之前的另一種享受。只見店主端起這剛煮好的咖啡走來,我用一種近乎虔敬的心接過這杯咖啡。現在,這杯咖啡就在我眼前,但我並不急著喝它,因為我知道此刻它的溫度還不適合飲用。過高的溫度只會使我的味覺遲鈍,我必須等待,等待那絕佳的飲用時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也必須枯坐無聊,在這等待的時光中,那陣陣若有似無的香氣,其實已然足夠彌補這短暫的等待過程。因為這濃厚無比的香氣正深入我的肺葉中,與我整個身心融於一體。說真的,喝咖啡的過程中,此刻才是最幸福的時刻,那沉鬱飽滿的咖啡香氣進入五臟六腑的心靈充實感,莫可言喻。終於,我端起了杯子,輕輕地啜著一口苦苦甘甘的咖啡汁液,只覺滿嘴的厚實感,再啜一口,汁液流經喉嚨、穿過食道、直達胃壁,這分滿足感一直是我那些不喝咖啡的朋友們所無法領略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時間,我才意識到我身處何地,於是抬頭望向窗外的大雨,這才醒悟過來,適才那幾分鐘的時光裡,我竟完全忘了那一度讓我倉皇逃難的大雨。再喝一口咖啡,我不禁笑了起來,在這雨中的咖啡館。
顯然,在喝咖啡的過程中,我可以感覺到一種「雙重性」。如同梭羅所說的:
我可以感覺到一種雙重性,由於這種雙重性,我可以站得離自己遠遠的,像跟別人的關係一樣。我的經驗不論何等強烈,我都可以感到有另一部分的我在場,並感到它的評論;這一部分的我,可以說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一個旁觀者,只是觀察記錄我的經驗,卻不分享我的經驗;說它是我也可以,說它是你也可以。
在咖啡的品嚐中開放所有感官知覺,得以開放自我的心靈,如此才能品味咖啡真正的味道:亦即主體性的消解,解放禁錮的心靈,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才能聽到平時聽不到的聲音。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常常有一種特殊的境遇:有時當全班正在熱烈地討論某一個議題時,雖然我仍身處講臺上,並且用心地聆聽每一位同學的意見,甚至還能加以講評,但是我卻常會有一種奇特的心理變化,就好像我的心靈跳脫出身體,懸浮在教室上空一般,俯視著全班同學及那個正在講臺上努力教學的我,構成一幅頗令我玩味的畫面。
就是這種「雙重性」,讓我體悟到在孤獨與非孤獨之間,其實是存在著一些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至少可以將這個中間灰色地帶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狀態,即「涉入的不涉入」(engaged disengagement)與「不涉入的涉入」(disengaged engagement)。假設以全然的非孤獨(即「完全的涉入」,pure engagement)與全然的孤獨(即「完全的不涉入」,pure disengagement)作為光譜軸的兩端,那麼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存在著「涉入的不涉入」與「不涉入的涉入」這兩種中間地帶。
後者係緊臨「完全的不涉入」一端的「不涉入的涉入」,即在完全的孤獨中又保有部份的他者存在的可能性,這是因為雖然孤獨是一種知覺、思想、感情和行動上的不涉入狀態,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這樣的不涉入狀態,仍會有一些間接或替代性的他者涉入,常見的「睹物思人」或「擬人化」就是從物而指涉至人的情形。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就經常把自然事物擬人化:
我從未有過像孤獨這樣好的良伴……
……在自然界的事中你可以找到最甜美、最溫柔、最純潔,也最令人鼓舞的社會關係……
我突然明悟到在自然界中含有甜潤的、有益身心的社會關係,就在雨聲的滴答中,就在那環繞我房子的每個聲音、每個景象中,一種無限的、無量的友善遽時像一種空氣一樣支持住我……
它是那樣清楚地讓我察覺到,即使在我們通常稱之為荒野的陰沉的地方,也有一種與我那麼親近的東西在場;讓我察覺到,跟我血緣最近、最有著人性氣息的,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