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達之書 | 拾書所

米爾達之書

$ 285 元 原價 360
奧修評為唯一一本「能表達那無法表達的事物」之書!
喜歡紀伯倫《先知》的人,一定也會愛上它。


「曾經有無數人想寫出一本書,來表達那無法表達的,但他們全都失敗了。然而我知道,唯有一本書沒有失敗,那就是《米爾達之書》。若你們無法讀懂這本書的旨趣,那也是你們的失敗,而不是它的。」
──奧修

阿拉伯文學大師的天啓傳世之作,
融合了傳奇故事、神秘學、哲學與詩歌的靈性文學經典!
如果你喜歡紀伯倫、魯米,或保羅.科爾賀……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這是一本教導「戰勝者」的書。
戰勝者勇於面對自身人性的暗影捆綁,能夠認清二元幻象的虛妄不實,他們渴望的戰利品超出世間所能給予,他們唯一認同的身分是內在的神性;這是一群能自我主宰的人,浴火重生的人,完整圓滿的人,身處世間但不屬於世間的人……非男亦非女,自由而純淨。

聽先知米爾達深刻雋永的智慧之語,對門徒闡述何謂三位一體、人與神的關係、如何從煩惱中解脫、愛的真義、寂靜的奧秘、祈禱的秘訣、對待金錢的態度、死亡的真相、 終結戰爭的方式、權力的虛假、進化的歷程……他以「神聖的了悟」為方舟,帶領渴望成為戰勝者的人們,航行穿越淹沒人類內在神性的洪水,披戴永恆自性的榮光,重返與神同在的伊甸園。

目錄
前言

本書緣起
遭囚禁的長老
燧石坡
聖書守護者

米爾達之書
1 米爾達解開面紗與封印
2 創造之語
3 神聖的三位一體及完美的平衡
4 人是襁褓中的神
5 熔爐與篩子──神的聖言與人的凡語
6 主人與僕人
7 夜會米爾達
8 鷹巢與鼴鼠
9 無苦的生活之道
10 審判與審判日
11 愛是生命的汁液,恨是死亡的膿血
12 有創造力的寂靜
13 論祈禱
14 大天使的對話,大惡魔的對話
15 侮辱與被侮辱
16 債主與債務人
17 夏瑪丹的詭計
18 死亡與時間之輪
19 理性與信心
20 死往何處去?
21 神聖的總體意志
22 男女、婚姻和獨身
23 論年老
24 論為吃而殺生
25 葡萄祭前夕
26 葡萄祭的演說
27 虛假的權力
28 貝塔爾王綁架米爾達
29 米爾達的歸來
30 米卡優的夢境
31 偉大的鄉愁
32 無花果葉的遮羞裙
33 夜是無與倫比的歌者
34 母卵
35 火花
36 方舟祭的儀式
37 米爾達出航

譯者序──謝明憲

學生時代很喜歡奧修的演講集,除了欣賞他對諸多經典的獨特詮釋外,一方面也因為從他的演講中,往往可以認識一些非常重要、但較少為人知的典籍或人物,例如《米爾達之書》、《第四道》或葛吉夫。

奧修曾在不同的演講中多次提及《米爾達之書》,不但宣稱這本書值得讀上千遍,甚至還表示它的作者是唯一會令他感到嫉妒的人:「我嫉妒他寫了這本書,否則我會自己把它寫出來;因這本書與我飛在同一個高度。」當時就很好奇,是什麼樣的一本書令這位大師如此心折?而它的作者又是誰呢?

令人惋惜的是,這本出版已逾一甲子的書竟無中文版,連作者的資料也付之闕如。為彌補這一缺憾,實有必要在此對作者稍作簡單的介紹:

作者米海伊.奈馬(阿拉伯語Mikhail Nu’aymah),一八八九年誕生於黎巴嫩中部的巴斯金塔(Baskinta)。早歲在東正教創辦的俄國學校就讀,後又轉入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師範學校(Teacher’s Institute in Nazareth)完成中等教育;一九○六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前往烏克蘭波爾塔瓦(Poltava)大學神學院深造;畢業後不久旋即移民美國,並在華盛頓大學繼續攻讀法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徵召派往法國戰區前線,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服役期間,他在日記寫下這段文字:

噢,夜晚呀!噢,星星呀!請為我作證。
人類竟然比動物還卑劣!
自詡為擁有理性的人類,在戰爭中變得毫無理性。
人毀壞原本健全美好的事物,事後再想盡辦法修補;
人殺害生命,事後再予以哀悼;
人推翻自己建立的事物,只為了再次將它恢復。
在戰場上,
愛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正當性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正義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善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靈魂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神有什麼價值?什麼也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人的這種瘋狂到底還要持續多久?

戰爭結束後,奈馬返回美國,並於此時結識紀伯倫(Khalil Gibran)而成為終生不渝的莫逆之交;他們同為紐約筆耕聯盟(The Pen League)的成員,致力於阿拉伯文學的改革與復興。一九三一年紀伯倫過世,翌年奈馬返回祖國黎巴嫩,從此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在思想上,奈馬深受托爾斯泰的影響;此外,他對印度教、佛教、道家及蘇菲神秘主義亦有廣泛的涉獵。除了《米爾達之書》外,他還著有《父與子》(al-Aba’ wa al-Banun)、《阿爾卡西的回憶》(Muzakkarat al-Arquash)、《光明與黑暗》(al-Nur wa al-Daij&# 1 1 7 ; &# 1 1 4 ; &# 6 5 2 8 9 ; &# 1 2 2 8 9 ; &# 1 2 2 9 8 ; &# 3 2 8 5 4 ; &# 3 6 9 4 7 ; &# 3 6 0 3 9 ; &# 3 1 9 7 5 ; &# 1 2 2 9 9 ; &# 6 5 2 8 8 ; &# 9 0 ; &# 9 7 ; &# 1 0 0 ; &# 3 2 ; &# 9 7 ; &# 1 0 8 ; &# 4 5 ; &# 7 7 ; &# 9 7 ; &# 8 2 1 7 ; &# 9 7 ; &# 1 0 0 ; &# 6 5 2 8 9 ; &# 2 1 4 5 0 ; &# 1 2 2 9 8 ; &# 3 2 0 0 0 ; &# 2 0 2 7 1 ; &# 2 0 5 2 3 ; &# 2 0 6 5 9 ; &# 1 2 2 9 9 ; &# 3 1 5 6 1 ; &# 2 0 1 0 8 ; &# 2 1 3 1 3 ; &# 3 9 1 9 2 ; &# 3 7 0 9 6 ; &# 2 0 3 1 6 ; &# 2 1 6 9 7 ; &# 1 2 2 9 0 ; &# 1 9 9 6 8 ; &# 2 0 0 6 1 ; &# 2 0 8 4 3 ; &# 2 0 8 4 3 ; &# 2 4 1 8 0 ; &# 2 0 1 0 8 ; &# 2 6 3 7 6 ; &# 2 0 1 0 8 ; &# 2 1 3 1 3 ; &# 2 0 8 4 3 ; &# 2 6 0 8 5 ; &# 6 5 2 9 2 ; &# 2 2 8 5 6 ; &# 3 9 3 4 0 ; &# 2 2 2 4 0 ; &# 3 2 9 5 4 ; &# 2 8 8 1 4 ; &# 3 0 1 4 9 ; &# 3 6 8 9 3 ; &# 2 6 0 4 4 ; &# 3 5 9 9 7 ; &# 3 9 7 9 1 ; &# 2 9 3 0 5 ; &# 6 5 2 9 2 ; &# 2 0 1 3 9 ; &# 2 4 1 8 0 ; &# 2 0 0 6 1 ; &# 2 1 3 1 3 ; &# 2 0 8 4 3 ; &# 2 7 5 0 6 ; &# 1 2 2 9 0 ; b r / > b r / > &# 2 7 6 0 4 ; &# 3 6 6 1 1 ; &# 2 9 3 0 5 ; &# 2 1 0 2 9 ; &# 3 0 3 4 0 ; &# 2 6 1 5 9 ; &# 6 5 2 9 2 ; &# 2 2 8 5 6 ; &# 3 9 3 4 0 ; &# 1 9 9 6 8 ; &# 2 9 9 8 3 ; &# 2 0 1 9 7 ; &# 3 3 2 5 8 ; &# 2 4 0 4 9 ; &# 3 0 3 4 0 ; &# 2 7 5 9 7 ; &# 3 5 4 8 6 ; &# 3 8 4 6 3 ; &# 2 5 2 8 9 ; &# 2 0 2 7 1 ; &# 2 5 9 9 1 ; &# 2 1 1 0 9 ; &# 2 0 3 1 6 ; &# 6 5 2 9 2 ; &# 2 1 8 0 7 ; &# 2 6 3 7 7 ; &# 1 2 2 9 8 ; &# 3 1 8 5 9 ; &# 2 9 2 4 6 ; &# 3 6 9 4 8 ; &# 2 0 0 4 3 ; &# 2 6 3 6 0 ; &# 1 2 2 9 9 ; &# 2 6 1 5 9 ; &# 3 0 4 5 2 ; &# 2 5 5 0 9 ; &# 2 9 9 9 2 ; &# 3 3 5 2 1 ; &# 2 5 9 9 1 ; &# 2 3 5 3 1 ; &# 2 5 1 0 4 ; &# 1 2 2 9 0 ; &# 3 5 4 4 2 ; &# 2 6 3 6 0 ; &# 2 2 3 1 2 ; &# 1 9 9 6 8 ; &# 2 0 0 6 1 ; &# 2 2 2 3 5 ; &# 2 0 8 4 3 ; &# 2 4 1 8 0 ; &# 2 0 9 8 6 ; &# 2 9 2 5 6 ; &# 6 5 3 0 7 ; &# 3 0 4 5 2 ; &# 2 1 0 4 0 ; &# 1 9 9 6 8 ; &# 2 0 0 6 1 ; &# 2 0 1 1 6 ; &# 2 0 1 0 8 ; &# 2 4 1 8 0 ; &# 6 5 2 9 2 ; &# 2 0 1 8 2 ; &# 2 5 1 6 5 ; &# 3 5 2 4 2 ; &# 3 3 2 5 8 ; &# 2 1 4 4 8 ; &# 2 3 5 5 9 ; &# 2 3 4 2 7 ; &# 3 2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