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三祖師《岡波巴傳》:修道成就故事與岡波巴四法 | 拾書所

噶舉三祖師《岡波巴傳》:修道成就故事與岡波巴四法

$ 222 元 原價 280
◆他是佛陀時代的月光童子菩薩,曾向佛陀請法《三摩地王經》;
◆他是密勒日巴尊者的如日心子,證得「大手印」代代相傳至今;
◆他是噶舉三祖師之一,也是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的根本上師。

  本書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為當今噶舉派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的總經教師。由於他廣大的證量與傳承上師的身分,在閱讀本書時,除研讀文字外,更能深入明白義理,有益自我修為。
  本書是仁波切於1981年在蘇格蘭桑耶林所講述的。岡波巴是何許人也?他的修道歷程又有何特殊之處?透過本書以生動的道歌與仁波切最擅長、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手法,為讀者娓娓道來。
  噶舉三祖師分別是大譯師馬爾巴、苦行者密勒日巴與大醫王岡波巴。其中岡波巴可說是集大成者,他原是一位著名醫生,後因妻兒病死而捨俗出家。最初學習噶當巴派,偏重教理與次第講學;之後師承密勒日巴,走上瑜伽實修之路。尊者成功融合二家之長,以出家相弘揚顯密二教之法。而他眾多優秀的弟子造就了噶舉派四大八小傳承,並將密續中甚深的大手印教法無間斷傳延至今。
  本書的第一部「岡波巴的生平」,首先述說了與上師密勒日巴的相遇;其次是如何證悟大手印;最終是前往岡波(地名)開始廣納弟子,就此弘法事業開枝散葉至今。在一首首文字直白、直指心性的道歌,以及尊者禪修、夢境等等的吉祥徵兆中,一睹其修行悟道之精采歷程,也見證了師徒之間──從上師密勒日巴到岡波巴、再到弟子康巴三士等,其清淨無別、代代相傳的美好行誼。
  另外,本書的第二部開示了「岡波巴四法」:願心向法、願法向道、願道斷惑、願惑顯智。這是岡波巴尊者最廣為後世所知的重要教言,可說是融合經部與續部的甚深法教。透過創古仁波切深入淺出地講述,讓讀者對岡波巴四法有正確且深切的認識。
 成就者的修道傳記和一般傳記不同,內容較不注重個人生平的世俗事跡,而是側重於這些偉大行者如何入道、修持以達證悟、成就的歷程。閱讀這些傳記對佛子們是一大激勵,在鼓舞與啟發的作用下,生起效法之願心,追隨祖師步上解脫之道。

序言

  堪千創古仁波切為噶舉傳承中最受尊敬的學者之一,這不只是基於他卓越的學者背景,也因為他對佛法教導具有偉大的觀修洞見(meditative insight)。自1986年起,仁波切每年都在他尼泊爾寺院中的南無布達佛學講座(Namo Buddha Seminars)向西方學生分享他的智慧及教學。
 在他於隆德寺建立噶舉傳承的課程並教導四大攝政法子之後,創古仁波切1979年首度來到西方,在蘇格蘭的桑耶林教學,其後並陸續於多次夏日再訪該地。這份關於「岡波巴」的教授便是仁波切1981年在桑耶林所給予的開示,屬於一系列有關噶舉傳承持有者的教授之一。
  曾有人詢問仁波切:我們要如何為下一代引介佛法呢?顯然,我們無法直接教導他們空性,或者讓他們長時間修持寂止禪坐;取而代之的是,仁波切建議我們可以告訴小孩子關於大菩薩的故事,讓他們生起對佛法的渴求心。仁波切也建議:成年人可能會對自己的修持或修道進展感到沮喪,而克服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大菩薩們的修道傳記。修道傳記和一般傳記不同,內容較不注重個人生平的世俗事跡,而是側重於這些偉大行者如何入道、修持以達證悟、成就的歷程。
  南無布達寺╱創古法源譯經院(Namo Buddha)與和樂法叢信託(Zhyisil Chokyi Ghatsal Trust)目前已出版多冊大菩薩的傳記,以及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 噶舉傳承持有者的修道傳記。此系列中的第一本為《印度佛教史》(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該書談及佛陀的生平以及追隨佛陀的印度大學者(Mahapanditas,摩訶班智達)。噶舉傳承約在一千年前由大成就者帝洛巴創立,其生平可參見《帝洛巴傳:成就故事與其教法恆河大手印》(The Life of Tilopa and the Ganges Mahamudra)(中文版由橡樹林文化於2013年7月出版)。
  帝洛巴有個偉大的印度弟子,也就是那洛巴。仁波切在《那洛巴的道歌》(Songs of Naropa)中也教導了那洛巴的生平與法教。至於那洛巴的學生馬爾巴,則是三度從西藏歷經艱難險巇而將法教帶回藏地,這方面可參見仁波切的《馬爾巴大譯師的修道傳記》(書名暫定)(A Spiritual Biography of Marpa the Translator)(中文版預定由橡樹林文化於2016年底出版)。
 馬爾巴有許多出色的弟子,其中以密勒日巴最為偉大;密勒日巴的故事則可參見《密勒日巴的生平與道歌》(書名暫定)(The Life and Spiritual Song of Milarepa)(中文版預定由橡樹林文化於2016年底出版),創古仁波切於該書中從金剛乘修持的角度,解釋了多首密勒日巴道歌的意義。
  密勒日巴有兩個偉大的弟子──岡波巴與惹瓊巴。惹瓊巴對Ç7 8 ; &# 2 4 1 0 7 ; &# 2 3 4 9 4 ; &# 2 1 2 0 2 ; &# 2 6 0 8 5 ; &# 2 4 0 5 2 ; &# 2 4 4 7 8 ; &# 2 6 3 7 7 ; &# 2 5 1 5 2 ; &# 2 5 0 7 9 ; &# 3 0 0 9 7 ; &# 2 1 0 4 0 ; &# 2 6 3 6 8 ; &# 3 2 0 6 6 ; &# 3 5 6 5 7 ; &# 2 4 7 3 5 ; &# 3 0 3 4 0 ; &# 3 1 2 7 8 ; &# 3 1 2 7 8 ; &# 2 5 9 2 5 ; &# 2 0 1 0 7 ; &# 6 5 2 9 2 ; &# 2 1 4 8 7 ; &# 2 1 4 4 3 ; &# 3 5 2 1 1 ; &# 1 2 2 9 8 ; &# 2 4 8 2 5 ; &# 2 9 8 9 8 ; &# 2 4 0 5 2 ; &# 2 0 6 5 9 ; &# 6 5 3 0 6 ; &# 3 5 1 9 9 ; &# 3 4 2 5 5 ; &# 2 2 8 2 3 ; &# 2 9 7 8 8 ; &# 2 0 2 8 5 ; &# 2 2 7 6 3 ; &# 2 3 4 9 4 ; &# 2 1 2 0 2 ; &# 2 6 0 8 5 ; &# 2 4 0 5 2 ; &# 2 3 5 6 2 ; &# 3 2 7 7 3 ; &# 3 2 ; &# 2 2 9 1 4 ; &# 2 6 3 7 6 ; &# 2 4 5 1 5 ; &# 2 3 3 7 6 ; &# 1 2 2 9 9 ; &# 6 5 2 8 8 ; &# 8 2 ; &# 1 0 1 ; &# 9 9 ; &# 1 0 4 ; &# 1 1 7 ; &# 1 1 0 ; &# 1 0 3 ; &# 1 1 2 ; &# 9 7 ; &# 4 4 ; &# 3 2 ; &# 6 5 ; &# 3 2 ; &# 6 6 ; &# 1 0 5 ; &# 1 1 1 ; &# 1 0 3 ; &# 1 1 4 ; &# 9 7 ; &# 1 1 2 ; &# 1 0 4 ; &# 1 2 1 ; &# 3 2 ; &# 1 1 1 ; &# 1 0 2 ; &# 3 2 ; &# 7 7 ; &# 1 0 5 ; &# 1 0 8 ; &# 9 7 ; &# 1 1 4 ; &# 1 0 1 ; &# 1 1 2 ; &# 9 7 ; &# 3 9 ; &# 1 1 5 ; &# 3 2 ; &# 6 8 ; &# 1 0 5 ; &# 1 1 5 ; &# 9 9 ; &# 1 0 5 ; &# 1 1 2 ; &# 1 0 8 ; &# 1 0 1 ; &# 6 5 2 8 9 ; &# 6 5 2 8 8 ; &# 2 0 0 1 3 ; &# 2 5 9 9 1 ; &# 2 9 2 5 6 ; &# 3 0 0 0 1 ; &# 2 7 2 3 3 ; &# 2 7 1 9 3 ; &# 2 6 5 1 9 ; &# 2 5 9 9 1 ; &# 2 1 2 7 0 ; &# 2 6 0 4 4 ; &# 5 0 ; &# 4 8 ; &# 4 9 ; &# 4 9 ; &# 2 4 1 8 0 ; &# 5 7 ; &# 2 6 3 7 6 ; &# 2 0 9 8 6 ; &# 2 9 2 5 6 ; &# 6 5 2 8 9 ; &# 6 5 3 0 7 ; &# 2 3 7 1 3 ; &# 2 7 8 7 4 ; &# 2 4 0 5 2 ; &# 2 4 3 1 4 ; &# 3 1 4 3 5 ; &# 2 0 1 0 2 ; &# 2 2 1 3 4 ; &# 3 3 2 8 9 ; &# 2 0 6 5 9 ; &# 2 5 2 1 5 ; &# 3 0 3 4 0 ; &# 2 3 5 4 6 ; &# 3 8 4 9 8 ; &# 3 9 6 3 6 ; &# 3 1 9 9 5 ; &# 6 5 2 9 2 ; &# 2 0 0 0 6 ; &# 2 3 5 5 9 ; &# 2 0 8 5 4 ; &# 3 3 2 8 7 ; &# 2 3 4 9 4 ; &# 2 1 2 0 2 ; &# 2 6 0 8 5 ; &# 2 4 0 5 2 ; &# 3 0 3 4 0 ; &# 2 2 8 2 3 ; &# 2 5 1 6 3 ; &# 2 1 3 6 0 ; &# 2 7 8 6 1 ; &# 2 5 9 4 5 ; &# 3 2 0 8 0 ; &# 2 1 5 1 2 ; &# 6 5 2 9 2 ; &# 2 0 1 8 2 ; &# 3 0 3 4 0 ; &# 2 9 9 8 3 ; &# 2 4 1 7 9 ; &# 2 1 4 8 7 ; &# 2 1 4 4 3 ; &# 3 5 2 1 1 ; &# 2 6 4 1 2 ; &# 2 6 3 6 0 ; &# 1 2 2 9 0 ; b r / > &# 1 2 2 8 8 ; &# 2 3 7 1 3 ; &# 2 7 8 7 4 ; &# 2 4 0 5 2 ; &# 2 6 3 6 8 ; &# 2 0 9 8 6 ; &# 3 3 3 9 4 ; &# 3 0 3 4 0 ; &# 2 4 3 5 1 ; &# 2 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