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雲醫生、區祥江博士、施以諾博士、張崇德博士、司徒永富博士、Q.Lam林茗棣熱切推薦
如果你長期覺得自己不符合期望,你會感到羞恥——一種壓在我們靈魂上模糊、不確定的重擔,阻礙我們為著生命的美好而感恩,削弱我們內心的喜樂。
不健康的羞恥感來自虛假自我的聲音,又虛假自我的最常見源頭是世俗的文化、冷漠無情的宗教信仰,和嚴厲苛刻的父母,都是我們很難逃避的……
好消息是,羞恥感是可以治癒的。作者史密德(Lewis B. Smedes)以溫暖和充滿睿智的文字,探討何以我們會感到羞恥,感到羞恥是什麼滋味,並提供一個完備的屬靈復元計劃。史密德一步一步地勾勒出達至健全的路徑,因著知道上帝接納我們所帶來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事。
重量級推薦
中國神學院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區祥江博士
Lewis從人性的角度入手,捕捉羞恥的面貌,包括羞恥感在情緒角度的近親如內疚感的分別、指出羞恥感有所謂健康與不健康之分,也為我們找出羞恥感的來源,除了家庭和社會之外,原來我們自己甚或教會也是我們羞恥的製造者。
「突破匯動青年」會長//蔡元雲醫生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恩典的輕省」:從羞恥中得解脫,讓我們不單學習接納自己,更有勇氣「與羞辱我們的人共舞」。
作家、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精神科副教授//施以諾博士
羞恥感,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心智議題,但很少有書籍有系統的來談這個話題。而當我看到亮光文化這本《羞恥與恩典》時更讓我覺得驚豔,因為作者史密德教授竟從「恩典」的角度來切入去談「羞恥」……並教導我們從恩典的角度去勝過不必要的羞恥感。
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博士
看畢此書,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恍然大悟,原來羞恥也不一定是壞的東西。
跨媒體音樂人、歌手//張崇德博士
《羞恥與恩典》這本書內,作者所談及的也就是這些「羞恥」,而作者在這本書內給了讀者一個很大的出路,就是「恩典」。
作家、「QLAM福音事工」同工//林茗棣 Q.LAM
本書裡描述羞恥感的這一段話深深打中我:「它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悲傷,但是它也可能是一股尖銳的痛苦,在你感覺最好的那一刻刺傷你。」
目錄:
致讀者
序
Part 1 The Heaviness of Shame 羞恥的沉重
1.沉重非常的感覺
2.羞恥感的近親
3.最容易感到羞恥的人
Part 2 The Varieties of Shame 羞恥的種類
4.健康的羞恥感:來自真正自我的聲音
5.不健康的羞恥感:來自虛假自我的聲音
6.屬靈的羞恥感:面見神的必要代價?
7.社會的羞恥感:被拒絕的痛苦
8.羞恥感:秘密的守護者
Part 3 The Sources of Shame 羞恥的源頭
9.父母如何令我們感到羞恥
10.教會如何助長我的羞恥感
11.我們如何令自己蒙羞
12.逃離羞恥
插曲:一篇小寓言
Part 4 Grace and The Healing of Our Shame 恩典與羞恥得醫治
13.醫治的開始
14.帶著我們的陰影
15.吟唱《奇異恩典》而不覺得像個罪人
16.發現恩典蹤跡之處
Part 5 The Lightness of Grace 恩典的輕省
17.與羞辱我們的人共舞
18.接納自己
19.輕鬆過生活
20.喜樂重返
後記
附註
自序
致讀者
假如你經常覺得自己達不到期望標準,做不到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你就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
你所感受到的有一個常用的標籤——羞恥。當我們持續覺得自己不被接納、不配,以及沒有成為理應成為的好人,就會感到羞恥。羞恥是一種壓在我們靈魂上模糊、不確定的重擔,阻礙我們為著生命的美好而感恩,並削弱我們的喜樂。羞恥是一種原始的感覺(primal feeling),會讓我們其他的感覺都褪色,也影響著我們對人生中其他人和其他事的感受。
然而感到羞恥並不一定是壞事,有時會讓我們接觸到自己最美麗的一面,也會讓我們警覺自己正步向成為一個不希望成為的人。可惜羞恥通常經扭曲、誇大、脫離現實地被視為一種「不配」的不健康感受。大部分的人都擁有兩種羞恥——健康與不健康的羞恥感,亦即我們應得與不應得的兩種羞恥。
好消息是,羞恥是可以被治癒的,我相信治癒羞恥感最好的開始是透過屬靈經歷,具體一點說,經歷奇異恩典是治癒羞恥感的最好開始。
- 史密德 Lewis B.Smedes
如果你長期覺得自己不符合期望,你會感到羞恥——一種壓在我們靈魂上模糊、不確定的重擔,阻礙我們為著生命的美好而感恩,削弱我們內心的喜樂。
不健康的羞恥感來自虛假自我的聲音,又虛假自我的最常見源頭是世俗的文化、冷漠無情的宗教信仰,和嚴厲苛刻的父母,都是我們很難逃避的……
好消息是,羞恥感是可以治癒的。作者史密德(Lewis B. Smedes)以溫暖和充滿睿智的文字,探討何以我們會感到羞恥,感到羞恥是什麼滋味,並提供一個完備的屬靈復元計劃。史密德一步一步地勾勒出達至健全的路徑,因著知道上帝接納我們所帶來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事。
重量級推薦
中國神學院研究院輔導科副教授//區祥江博士
Lewis從人性的角度入手,捕捉羞恥的面貌,包括羞恥感在情緒角度的近親如內疚感的分別、指出羞恥感有所謂健康與不健康之分,也為我們找出羞恥感的來源,除了家庭和社會之外,原來我們自己甚或教會也是我們羞恥的製造者。
「突破匯動青年」會長//蔡元雲醫生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恩典的輕省」:從羞恥中得解脫,讓我們不單學習接納自己,更有勇氣「與羞辱我們的人共舞」。
作家、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精神科副教授//施以諾博士
羞恥感,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心智議題,但很少有書籍有系統的來談這個話題。而當我看到亮光文化這本《羞恥與恩典》時更讓我覺得驚豔,因為作者史密德教授竟從「恩典」的角度來切入去談「羞恥」……並教導我們從恩典的角度去勝過不必要的羞恥感。
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博士
看畢此書,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恍然大悟,原來羞恥也不一定是壞的東西。
跨媒體音樂人、歌手//張崇德博士
《羞恥與恩典》這本書內,作者所談及的也就是這些「羞恥」,而作者在這本書內給了讀者一個很大的出路,就是「恩典」。
作家、「QLAM福音事工」同工//林茗棣 Q.LAM
本書裡描述羞恥感的這一段話深深打中我:「它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悲傷,但是它也可能是一股尖銳的痛苦,在你感覺最好的那一刻刺傷你。」
目錄:
致讀者
序
Part 1 The Heaviness of Shame 羞恥的沉重
1.沉重非常的感覺
2.羞恥感的近親
3.最容易感到羞恥的人
Part 2 The Varieties of Shame 羞恥的種類
4.健康的羞恥感:來自真正自我的聲音
5.不健康的羞恥感:來自虛假自我的聲音
6.屬靈的羞恥感:面見神的必要代價?
7.社會的羞恥感:被拒絕的痛苦
8.羞恥感:秘密的守護者
Part 3 The Sources of Shame 羞恥的源頭
9.父母如何令我們感到羞恥
10.教會如何助長我的羞恥感
11.我們如何令自己蒙羞
12.逃離羞恥
插曲:一篇小寓言
Part 4 Grace and The Healing of Our Shame 恩典與羞恥得醫治
13.醫治的開始
14.帶著我們的陰影
15.吟唱《奇異恩典》而不覺得像個罪人
16.發現恩典蹤跡之處
Part 5 The Lightness of Grace 恩典的輕省
17.與羞辱我們的人共舞
18.接納自己
19.輕鬆過生活
20.喜樂重返
後記
附註
自序
致讀者
假如你經常覺得自己達不到期望標準,做不到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你就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
你所感受到的有一個常用的標籤——羞恥。當我們持續覺得自己不被接納、不配,以及沒有成為理應成為的好人,就會感到羞恥。羞恥是一種壓在我們靈魂上模糊、不確定的重擔,阻礙我們為著生命的美好而感恩,並削弱我們的喜樂。羞恥是一種原始的感覺(primal feeling),會讓我們其他的感覺都褪色,也影響著我們對人生中其他人和其他事的感受。
然而感到羞恥並不一定是壞事,有時會讓我們接觸到自己最美麗的一面,也會讓我們警覺自己正步向成為一個不希望成為的人。可惜羞恥通常經扭曲、誇大、脫離現實地被視為一種「不配」的不健康感受。大部分的人都擁有兩種羞恥——健康與不健康的羞恥感,亦即我們應得與不應得的兩種羞恥。
好消息是,羞恥是可以被治癒的,我相信治癒羞恥感最好的開始是透過屬靈經歷,具體一點說,經歷奇異恩典是治癒羞恥感的最好開始。
- 史密德 Lewis B.Sme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