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三國志(二)魏書(2) | 拾書所

新譯三國志(二)魏書(2)

$ 301 元 原價 380
本冊是魏國的文臣武將以及宗室傳,著重突出了他們在各方面的卓越成績。如卷十七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傳,突顯了在漢末軍閥割據的大背景下,作為武人,他們追隨曹操,並不是像士大夫那樣,出於某種政治理想的追求而主動投附。樂進由曹操早期身邊的保衛人員,成長為將軍;于禁是經由陶謙推薦給曹操,張遼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呂布,在曹操擊敗呂布後,才又投附曹操,張郃應募從軍,後為袁紹將軍,在戰場上與曹操敵對,只因戰事失利,又不被信任,出於保命的原因,轉而投奔曹操。相對來說,徐晃較為特別,他是在與楊奉等奉漢獻帝到達洛陽後,因主事者矛盾重重而選擇了曹操。總的來說,他們只是一批誰使用自己,就為誰拼命的勇士,漢末動亂給他們提供了機會,曹操軍事上的成功,使他們得以垂名青史。當群雄並起,爭相逐鹿之時,政治軍事人才擇主而事,甚至臨敵倒戈,往往會成為佳話。但當大勢已定,戰敗降敵,則前功盡棄。張郃棄袁紹來奔,曹操大加表彰,「最號毅重」的于禁於襄陽投降關羽,盡管可能有千般理由,但終瑕疵掩瑜,一代名將落得「須髮皓白,形容憔悴」,其內心痛苦可見。魏文帝曹丕先以古人敗而興國的典故加以慰勉,復又刻意侮辱,也足見其肚量有限。從卷二十可以看出,曹魏時期的薄葬之風,首先與當時社會政治環境有關。從東漢末黃巾之起到曹操統一,北方地區經歷了長期的社會動亂,動盪不安的社會政治環境,長期的戎馬倥傯的征戰生涯,使曹魏統治者既不可能精心營造墓穴,也更要考慮死後陵墓安全問題。葬厚墳高,發掘必速,這是魏晉以前不斷發生的歷史事實。正是這種事實的教訓,使統治者主張在葬事上除厚務薄。經濟發展的狀況是影響曹魏時期葬風的又一個因素。東漢末年的社會大動亂,造成土地荒蕪,生產凋敝。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中描寫東漢末年北方經濟凋敝的情景說:「袁紹在冀州時,滿市黃金而無斗粟,餓者相食,人為之語曰:『虎豹之口,不茹飢人』。」「漢末大饑,江淮間童謠云:『太嶽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貴於黃金。』」「洛中童謠曰:『雖有千黃金,無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飽,千金何所直』」。曹魏政權正是在這種社會經濟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厚葬既為社會經濟水準所限制,也會使本來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