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我執與孤獨的極致書寫,夏目漱石探究人心的思想代表作 | 拾書所

行人:我執與孤獨的極致書寫,夏目漱石探究人心的思想代表作

$ 316 元 原價 399
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又在哪裡分離?
或許,人終究只能獨自承受孤獨的重量

?絕版多年,隆重推出全新中譯本
?村上春樹最推崇的文學家
?日本近代文學的重要指標
?「國民大作家」、「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

只要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毫無醜惡的。
事情總以與自己預期相反的方式發生。──夏目漱石

《行人》為夏目漱石晚年在經歷「修善寺大患」、徘徊於生死邊緣後,縱身到更深層的精神世界,所寫出的作品。全書以弟弟「我」(二郎)為視角,如一面鏡子般,反射出兄嫂脆弱的夫妻關係、親人相處的倫理碰撞、朋友的相遇相知,及照映身為知識分子的哥哥一郎(夏目漱石的原型),他的內心矛盾及困無出路的糾結掙扎。

「不管多麼有學問,不管怎樣研究,人心終究無法理解……
實際上正如彼此身體是分開的一樣,心不也是各自分開的嗎?」

明明應該親近的家人、伴侶,為什麼感受到的是深刻的孤獨及虛偽的客套?想要好好對待別人,可是,孤獨與溫柔卻往往無法並存。這個世界從來沒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與自己真實感受不同的社會規範,只能按部就班照常生活,連崩潰都嫌多餘──而夏目漱石娓娓道出了冷酷背後的無助。

「好像在牢房裡。」哥哥低聲對我說道。
「對呀!」我答道。
「世間也是如此。」

全書分為〈朋友〉、〈哥哥〉、〈歸來〉、〈塵勞〉四章,前三章描寫親人間的衝突摩擦、怪奇的愛情故事,夏目漱石埋下種種神祕、懸疑的伏筆,皆是為了突顯一郎──身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人,於現實與理想有所衝突而發的悲哀失落,及內心與外界斷裂的困窘。他猛力地想要改變什麼,卻得到更強烈的疏離與迷惘。夏目漱石於末章重筆濃刻一郎的精神世界──他耽溺思考,卻也同時為思考所苦,正因為他「不完美」,才得以從中認出我們的原型。讓我們知道,有一種尊嚴,建立於孤獨上。

*特別收錄
【解說】林皎碧:君往何處去?──《行人》的三角問題
「夏目漱石以男女之間的深刻對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化。特別是在第四章〈塵勞〉裡,漱石像在解剖近代知識分子的嫉妒、我執、利己主義的內心苦惱,也像在大病後,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



解說
君往何處去?──《行人》的三角問題
譯者╱林皎碧

世人通常將漱石的《三四郎》、《從此以後》、《門》稱為前期三部作,《彼岸過迄》、《行人》、《心》則是後期三部作。前期與後期之間,漱石經歷胃病大吐血的所謂「修善寺大患」生死關頭,此後對生命體驗進入另一層的境界。很明顯可以感受到的是,前期三部作裡,漱石總是保持下俯視角,到了後期三部作,儘管還保有作家該有的距離,其視線卻與登場人物等高,因登場人物的痛苦而痛苦。
《行人》的構成,延續《彼岸過迄》寫作方式,以短篇的〈朋友〉、〈哥哥〉、〈歸來〉、〈塵勞〉組成一部長篇小說。故事從二郎在大阪車站下車開始,以大阪、和歌山等關西地區為主要舞台,在漱石作品裡相當罕見,一直到了後半部方才回到了漱石小說常見的關東地區。這部作品主要透過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明治菁英和妻子之間解不開的糾葛,描述近代日本知識分子的苦惱。一般認為這是漱石最難解的作品,不過,就某種意義來說,也是漱石文學的最高峰。
----
夏目漱石以男女之間的深刻對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化。特別是在第四章〈塵勞〉裡,漱石像在解剖近代知識分子的嫉妒、我執、利己主義的內心苦惱,也像在大病後,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此一小說內容被公認是複雜、難解,由於漱石生前並未對「行人」這一書名有過任何說明,同樣也是複雜、難解,眾說紛紜。筆者比較服膺的是漱石弟子小宮豐隆(一八八四-一九六六)的看法,小宮推測書名出自《列子》〈天瑞篇〉「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行而不知歸,失家者也。」換言之,漱石的《行人》,指的是相對於「歸人」的「行人」。
閱讀漱石作品,每每感嘆漱石學貫東西,淵博難說。本文所觸及僅是作品某一點,其他諸如「精神病小姐」、「盲女故事」,特別是作品中所提到的幾個公案,皆可順藤摸瓜追及漱石的愛情觀、倫理觀和思想,這些就留待為今後的課題吧。(完整解說內容收錄於《行人:我執與孤獨的極致書寫,夏目漱石探究人心的思想代表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