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票(下) | 拾書所

龍票(下)

$ 253 元 原價 320
王躍文之於官場小說,就相當於金庸之於武俠小說、瓊瑤之於言情小說、二月河之於帝王小說。──當代文學批評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福民為了寫《龍票》,讀《清史稿》讀得我頭都大了。……況且,官場同商場從來都是相生相剋的,沒有百年不變的紅頂商人,這是中國歷史為我們提供的無可爭辯的事實。──作者王躍文龍票,據稱是後金立國之初向大商埠所借資金的債權憑證,類似於後來的國債。龍票上有皇帝的玉印,其真假難辨,至於是否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還不得而知。──摘自中文版維基百科一個游手好閒的票號少爺,無意間得到了一張龍票;這張龍票便開啟了他大悲大喜、風雲開闔的一生……龍票,相傳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向大商賈借貸資金的憑據,上有雙龍圖案、皇帝璽印為記,故稱「龍票」。凡有龍票者,功在國家,理當受朝廷禮遇。道光末年,山西祁家義成信票號慘遭查封,父死子喪。二少東祁子俊深知其中隱情絕不單純,憑藉一紙龍票,亡命天涯,周旋在官府、貴冑、洋人與亂黨之間,終於重建家業。其後,他以過人的應變與膽識,承包協軍餉、解稅銀、賣軍火、辦鹽運、販軍需,視國家大事如生意,取財於天下,不僅叱吒商場,更在政壇上左右逢源。然而,「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春風得意的祁子俊終究不免與其權力來源──恭親王奕昕,發生矛盾與衝突,逐漸步上覆亡的命運。家破人亡掀起祁子俊傳奇的後半生,但他傳奇的後半生卻也引來家破人亡,令人不勝唏噓!一段發生在皇商、儒商、奸商之間的生意、利益、權力之爭。一個紈絝子弟,在經過家族敗落,經歷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後,領悟到人生真諦,漸漸成熟、成長,終於成就自己在金融界的霸業。作者以人物傳記的方式,具體而全面地向讀者描繪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期,中國金融業是如何艱難起步,並初具雛形的,進而更揭示出以德經商的深刻道理,對當下中國商界具有重要的啓發意義。商場的波詭雲譎、商戰的無情殘酷、商人的精明奸詐、官商之間複雜而微妙的糾葛、人性的美好與善良、愛情的甜美和無奈都濃縮《龍票》這部小說之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