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咫尺:羅智成攝影之旅 | 拾書所

遠在咫尺:羅智成攝影之旅

$ 592 元 原價 850
內容簡介
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希望讀者翻開這本攝影集時,會在先於許多想法之前,被誘發出那樣的根性,好像站在我的心底,和我一起看風景、一起旅行一樣。
鏡頭限制了眼眶,限制了視野,鏡頭的本質就是選擇。
來自眼睛的選擇,來自連結著大腦的眼睛的選擇。
教皇羅智成出版這本書旅遊攝影集的構想十分久遠,籌備的過程斷斷續續超過十年;不但封面做過多次的改變,開本做了多次的改變,版型做了多次的改變,作品的內容,包括照片與文字也做了多次的改變。
「遠在咫尺」,Far inside,是自創的,我自己非常喜歡的書名,它傳達了這些外在影像的內在性,也傳達了這本攝影集的根本目的:以影像記錄我在旅行中知性、感性與隨性的記憶。這些景物拍攝的地點或許十分遙遠,但是他們被看見、被記住、被存放的地方卻很近,就在心底。
我在旅行中尋找什麼呢?
透過鏡頭,眼睛像某種嗜美的生物,具備著「趨光性」、「趨異性」、「趨根性」、「趨群性」以及「趨己性」的生物本能。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按下快門的當下,我一定是自以為觸發或滿足到其中一種根性。有太多的旅行根本是不為什麼的,至少不為審美或藝術創作。如果問,在旅行當中,我拿起相機,是為了尋找什麼呢?似乎比較是準確的問法。因為拿起不輕的相機來拍照並不那麼方便、容易,以致於這個動作需要一個目的。透過鏡頭我到底在尋找什麼呢?讓我分神,讓我呆立原地,讓我架出笨拙的姿勢,讓我喃喃自語…

本攝影集分為五輯──「趨光性」、「趨異性」、「趨根性」、「趨群性」以及「趨己性」。
(這段還不知道要寫甚麼,大抵上就是簡單介紹一下巴拉巴拉,好像是五輯拉….)

內文選摘
我躲在草葉後頭拍蘇梅島旁的幾座小島。
事實上,我住宿的地方並沒那麼原始,
相反地,蘇梅島的四季飯店和烏布的四季飯店,
都是藝術品等級的渡假休閑中心。
尤其在蘇梅島的四季用早餐,真有如置身天堂,
但是那個時期,我正著迷所有的大自然的主題,
滿腦子都是森林和島嶼,
甚至不久之後就完成了《地球之島》那本詩集。
這張照片象徵我的視野正漸漸被綠色植物所覆蓋。

我從來沒有拍過一張滿意的阿里山,
特別是阿里山森林的照片,
也許是距離,也許是光線或氣候的關係;
但是更有可能是因為,
我很想近距離去感覺一棵一棵的樹,
但又必須站在一個夠遠的距離,才裝得下他起碼的高度。
那可是拍攝一棵樹的宿命困境:
你不可能擁有和樹等比例的鏡頭或畫面。
一直到多年後的法蘭克福書展,
我才看到一本開本、裝訂跟樹幹的比例幾乎一樣的,
瘦長的樹的攝影集。
這張照片我十分不滿意,找不到優點或特殊之處。
它是在下雨天拍的,
樹底下的灌木叢還閃者潮濕的陽光,
它代表了我在台灣的山林間很典型的遭遇。

帛琉島有一處叫牛奶湖的淺海,
因為海底佈滿白色的泥漿。
我們挖了一些塗抹在臉上,相互拍照,
看起來好像是原始部落的巫師。
我們相互嘲弄一番後,
友人K豪興大發,便逕自跳下海,義無反顧地朝遠處游去。

敦化南路的林蔭大道是我頗接近的生活環境。
那些英俊繁茂的樟樹極力向外延伸枝椏,
讓綠蔭遍佈了整個住宅區,讓穿透的陽光變得深淺有致,
也讓松鼠和各色禽鳥都有舒適的午夢。
這是極為接近鬧市核心的小自然,
有時比遙不可及的大自然更重要。
這張就是遙不可及的大自然。
老實說,這張照片能有這樣的效果我十分訝異。
那時我正騎著一匹矯健的馬,
忐忑不安地走在賽里木湖邊一個㞳峭的山徑上,
有些地方連馬兒都得一腳高一腳低地上下坡;
也因此才有這麼樣的視角可以鳥瞰遠處的羊群。
騎馬的時候,掛在胸前的相機不停敲打著我的肋骨;
拍照的時候,我又因為沒有手抓住韁繩而提心吊膽。
但是,這真是一片我理想中的牧場,
彷彿在來之前就常常在夢中造訪的地方。

其實我在玉山倒拍了幾張頗為得意的照片,
有些已找不到幻燈片或原始檔了。
這是其中殘存的一張,
看來已經天亮了,我們接近登頂的邊緣。
站在最前面揮手的是劉克襄,
緊隨其後的是李泰祥再來應該是季季還是誰就看不清楚了!
襯在他們後面的,就是玉山主峰巨大的斜坡;
感覺上那些頁岩還會隨時翻滾下來。
玉山就這樣在每天的長高與風蝕之中,
維持著傲視東亞的高度,
在其上朝下展望,你也會有一種
撫摸著版圖的歸屬感與親切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