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太陽的向日葵 | 拾書所

等待太陽的向日葵

$ 222 元 原價 280
歌手李驥化身為包子老師,
創作情緒教育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長!

夜晚的天空中掛著銀白色的美麗月亮,
下雨的日子,清涼的雨水為大地帶來盎然生機,
花兒們挺直枝葉,一起開心地隨風搖曳。
然而,這些沒有陽光陪伴的時刻,
向日葵卻無精打采地獨自躲在角落裡……

依戀關係是長久養成的習慣,向日葵依戀著陽光,一如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當孩子必須離開父母身邊,獨自去面對新的世界時,如何克服「分離焦慮」,是親子雙方都要學習的課題。

還記得你的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情景嗎?他是雀躍期待地加入全新的世界,還是緊抓著你的手不放呢?當小寶貝踏出家門時,你是擔心,還是對孩子能夠獨立感到無比欣慰呢?


此書以富含創意的故事,搭配色彩鮮豔又溫暖的圖畫,讓父母與孩子在欣賞溫馨可愛繪本的同時,也能和故事中的向日葵一起慢慢察覺,縱使內心依戀的對象不能時常在身邊守護,但那份愛永遠都在。這需要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讓孩子理解爸媽並未就此離開,而父母也要有放手、轉身的決心,讓親子雙方都能拓展出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

推薦導讀:
以溫柔與堅定,消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依戀」可能是剛送孩子進幼稚園的父母最頭疼的一件事吧?一方面期待孩子在新的環境能學習更多生活技能,一方面又因孩子上學時哭鬧不安的情緒而困擾著。有些父母覺得依戀情結沒什麼大不了,過個幾天孩子習慣了,也就不難過了;然而,有些孩子的依戀情結總是反覆發作,每個新的階段和新的環境都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父母究竟該怎麼看待和處理孩子因為依戀而產生的分離焦慮呢?

分離焦慮是智力發展的表現

當嬰兒從誰抱都好,成長到認生、認人的階段,基本上就算是進入幼兒期了,依戀情結可以說是孩子心智發展的階段性表現。孩子開始明白,看不見爸爸媽媽,不代表他們消失了,而自己可以通過情緒反應,再把爸爸媽媽找回來;同時孩子也意識到,陌生人與陌生環境帶給自己的焦慮和緊張,可以透過尋求父母的擁抱得到緩解。於是,當看不見爸爸媽媽,尤其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時,孩子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並企圖獲得安撫。
所以,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首先應該高興,那表示孩子更聰明了!也不容易被陌生人抱走了!只是,這種見不到父母就哭鬧的反應若持續太長、太久,也很容易造成困擾,如果爸爸每天上班前,都得花一兩個鐘頭安撫孩子的分離焦慮,不管是誰,情緒都會受到影響的;而如果真是這樣,恐怕連送孩子去幼稚園上學,都是一種天方夜譚了。

睡前故事建立依戀關係

親子之間的安全依戀關係一旦建立得不完善,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可能性就會增加。要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父母首先得建立更完善的親子依戀。為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建議爸媽經常陪伴孩子進行繪本共讀。
說故事,可以在任何孩子喜歡的時間進行,當然,在睡前用故事陪伴孩子會更棒!因為睡前孩子和父母都處於情緒比較緩和的狀態,彼此間更能感受到情感的交流,不但能提高安全感,更能幫助依戀關係的建立。
當然,對稍微年長一點的孩子,故事內容的暗示性也很重要。本書故事中,健康的向日葵妹妹不希望太陽離開,卻不明白其實愛一直都在,所以經常覺得緊張焦慮;當孩子和向日葵妹妹一起瞭解父母的愛隨時都在、永遠不會離開,就能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學會控制分離焦慮,耐心地等待爸爸媽媽回來。

處理分離焦慮要循序漸進

然而,光是一個故事,不可能有神奇的魔力,讓孩子立刻忘記分離焦慮。因此,處理分離焦慮除了用故事陪伴之外,還需要時間的調整。
我們觀察發現,比較容易焦慮的父母,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較高,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原來親子之間的情緒是相互感染的,所以處理孩子分離焦慮的同時,父母也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每個孩子剛上幼稚園時,都需要一段適應期。拿我們家的例子來說,兩個孩子如今都能獨立在自己的房間睡覺,但之前卻也經歷了兩個禮拜的適應期。孩子剛開始和父母分離大半天,稍微哭鬧是正常的,如果父母捨不得放手轉身,就更容易暗示孩子幼稚園不是那麼有趣,如此會加強分離焦慮的反應。
因此,父母該做的,就是早上溫柔而堅定的送孩子去上學;下午接回家之後,與孩子談談幼稚園什麼地方有趣、好玩;晚上入睡前,再給孩子說一個調整分離焦慮的EQ故事。這樣孩子就能在父母的協助及引導下,很快地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長成快快樂樂的棒小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