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秋 | 拾書所

太平天國之秋

$ 411 元 原價 520
精心琢磨的歷史鋪陳,是極出色的典範。──史景遷

十九世紀中葉,東西兩半球各自發生了一場大規模內戰。西半球那場發生在崛起中的美國,東半球則發生在日益衰頹的中國。而當時的全球霸權英國,則在其間發揮了關鍵性影響。
大清帝國這場內戰,臺灣稱為「太平天國之亂」,共產中國則視之為革命或農民起義。奇特的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洪秀全是當時中國為數極少的基督徒,他在屢試不第之後崩潰癱軟,斷斷續續做異夢四十天,數年後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並開始領導宗教運動,隨後轉為政治軍事運動。
鴉片戰爭後,中國已嵌入全球貿易體系中,西方列強的外交與軍事力量對清廷或太平天國更有一定的影響力。西方各國的輿論甚至國會內部,對於是否干涉這場戰事各有看法,但才剛攻進北京並放火燒掉圓明園的英國最後卻選擇幫助滿清朝廷。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認為,英國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後來的動盪程度,並推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作者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切入,特別著重英美各國在外交與軍事上對太平天國戰事的影響,而不流於誇大。除了組建湘軍的曾國藩之外,也側重介紹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為太平天國提出的「資政新篇」可說是中國第一套現代化綱領。本書於二○一二年獲頒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歷史著作獎。

精心琢磨的歷史鋪陳,是極出色的典範。從一八五○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這場中國內戰,可能是人類史上死傷最慘烈的內戰;普拉特以生動翔實的手法,呈現中國的統治者和其數千萬子民的命運如何受到英國外交與商業利益的擺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國本身的非正統宗教和政治理念影響。一個悲慘且撼動人心的故事。
──史景遷(Jonathan Spence),《追尋現代中國》作者

普拉特生動重現了中國歷史上已幾乎遭遺忘的一段關鍵時期:十九世紀中葉的太平叛亂。這場戰爭所奪走的人命之多,在人類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遠影響,在當今中國仍未消失。《太平天國之秋》是由第一流歷史學家和傑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勝之作。
──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