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聖日記(上、下) | 拾書所

陶希聖日記(上、下)

$ 898 元 原價 1,200
內容簡介
陶希聖一生富於傳奇性。
中日戰爭前以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聞名,戰爭中及戰後投身政界,為蒋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及《蘇俄在中國》。其日記內容包涵從1947年國民政府制憲到1949年播遷來台後的改革,是中華民國立足台澎金馬的歷史見證。


先父希聖先生曾經有寫日記的習慣。但1947年以前的日記因戰亂中的遷徙都已失落。就我所知,有一冊1940至1941年的日記,在1941年先生於日軍統治下離開香港時留在九龍的舊居中,已經佚失。現存的只有從1947年到1955年上半年的日記比較完整。這段時期中還有1951至55年日記的另一版本,與付印的這一部分平行,其中只記載國際和大陸新聞。偶然有少數國內的新聞,已經補入。(用楷體字)
這些日記都是記載在很小的日記本上,日記本多為倫敦Charles Letts 的產品,便於攜帶。但因篇幅的限制,以致所記的事件都很簡略,尤其是1950年的日記,每頁記載四天的事情,因此特別簡單。
另有一本1947年與民社、青年兩黨交涉的記錄,其中較日記詳細的部分皆已補入。(用楷體)一本關於1956年三月至五月參加國民黨內重要會議的速記,字跡潦草,分量不多。此外還有相當多用鉛筆寫的速記,內容大都是參加會議的筆記。因字跡不清楚,現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希望不久可以用先進的技術來研讀。至於1956年以後,雖留有日記本,內容只有一些演講和應酬的日期。
從日記中可見先生撰寫中央日報社論及其他報紙專論不計其數。先生長期訂閱香港的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曾對我說,不看外國報紙不能了解世界現勢。這樣的信息自然是他寫社論和專論的材料。1955年先生開始搜集材料撰寫「與共黨並存」(即《蘇俄在中國》的原稿)。在大溪租屋,就近查看大溪檔案。也許因此停止寫日記。
日記中字跡細小,且為草書,及記載甚多不易解讀的人名。我才疏學淺,無法一一查考,故以掃描將放大的日記原貌呈現,附以家兄泰來(1947-1951)和我(1952-55)的解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