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式叢書》是勞格文(John Lagerwey)、呂鵬志合作主編的一套叢書,主要出版有關各地現存道教儀式的科本彙編、調查報告或研究著作。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和籌備,這套叢書將從2014年起陸續問世。本叢書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和嗇色園黃大仙祠聯合出版,且出版所需經費由嗇色園獨家贊助。叢書計劃得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第五輪「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及其執行機構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的支持。本叢書預定出版14種。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是歷史上閩西南之龍巖、漳平、華安、安溪、南靖等縣閭山教道壇的傳度中心,這種世襲性的傳度制度自明代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其傳度儀式稱「建旛傳度」,又稱「傳度醮」、「開戒壇醮儀」,屬於民間道教教派內部傳度奏職儀式。閩西南之漳平市永福鎮閭山教家族道壇歷史上對其鄰近五縣閭山教道壇持有特殊的傳度權,傳度道壇是世襲的,而其傳度授籙儀式活動則為開放式的,這種情況在我國南方各地(除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外)的漢族民間道壇中較為罕見。本書從永福鎮社區之陳、蔡、李、呂各姓道壇史調查入手,系統整理了當地閭山教教派源流、道壇結構、科儀形態、科儀抄本、道壇符籙等方面的資料,詳盡地記述了一九九九年和二○一一年的兩次建旛傳度儀式個案,還對其傳度儀式作了多側面、多學科的探討,目的是讓宗教學術界對閭山教道壇傳度有較為全面的瞭解。全書主體部分分為上、下編。上編題為〈漳平永福閭山教建旛傳度儀式研究〉,內容包括永福道壇源流、建旛傳度規制、建旛壇場設施、傳度醮儀概述、傳度經科秘笈敘錄、永福傳度相關問題研討等。下編題為〈漳平永福閭山教道壇科儀本選編〉,收錄永福道壇科儀本四十三種,其中十一種是有關建旛傳度的科儀秘本,其餘為當地道壇有關祈福、消災、取火等醮儀和其它閭山教法事的科儀本,以及各種文檢資料。除書中配以隨文黑白圖片二百多幅外,書末還附錄有關永福道壇傳度活動中的三組彩色圖片共計約二百幅:其一為永福主要道壇祖壇、明清歷代珍貴神圖文物及十三道文牒;其二為一九九九年永福福里村噓靈居傳度儀式場面;其三為二○一一年永福紫陽村顯靈壇傳度儀式場面。這些圖片在充分增加全書的生動性的同時,也使讀者對其道壇歷史及道壇科法有更直觀的認識。通過上述研究成果和豐富的資料,本書將永福閭山教的宗教形態充分地展示於世界宗教學術界面前,對於世界瞭解中國傳統社會,以及文化學術界對於中國民間道教文化的研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道教儀式叢書》3)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是歷史上閩西南之龍巖、漳平、華安、安溪、南靖等縣閭山教道壇的傳度中心,這種世襲性的傳度制度自明代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其傳度儀式稱「建旛傳度」,又稱「傳度醮」、「開戒壇醮儀」,屬於民間道教教派內部傳度奏職儀式。閩西南之漳平市永福鎮閭山教家族道壇歷史上對其鄰近五縣閭山教道壇持有特殊的傳度權,傳度道壇是世襲的,而其傳度授籙儀式活動則為開放式的,這種情況在我國南方各地(除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外)的漢族民間道壇中較為罕見。本書從永福鎮社區之陳、蔡、李、呂各姓道壇史調查入手,系統整理了當地閭山教教派源流、道壇結構、科儀形態、科儀抄本、道壇符籙等方面的資料,詳盡地記述了一九九九年和二○一一年的兩次建旛傳度儀式個案,還對其傳度儀式作了多側面、多學科的探討,目的是讓宗教學術界對閭山教道壇傳度有較為全面的瞭解。全書主體部分分為上、下編。上編題為〈漳平永福閭山教建旛傳度儀式研究〉,內容包括永福道壇源流、建旛傳度規制、建旛壇場設施、傳度醮儀概述、傳度經科秘笈敘錄、永福傳度相關問題研討等。下編題為〈漳平永福閭山教道壇科儀本選編〉,收錄永福道壇科儀本四十三種,其中十一種是有關建旛傳度的科儀秘本,其餘為當地道壇有關祈福、消災、取火等醮儀和其它閭山教法事的科儀本,以及各種文檢資料。除書中配以隨文黑白圖片二百多幅外,書末還附錄有關永福道壇傳度活動中的三組彩色圖片共計約二百幅:其一為永福主要道壇祖壇、明清歷代珍貴神圖文物及十三道文牒;其二為一九九九年永福福里村噓靈居傳度儀式場面;其三為二○一一年永福紫陽村顯靈壇傳度儀式場面。這些圖片在充分增加全書的生動性的同時,也使讀者對其道壇歷史及道壇科法有更直觀的認識。通過上述研究成果和豐富的資料,本書將永福閭山教的宗教形態充分地展示於世界宗教學術界面前,對於世界瞭解中國傳統社會,以及文化學術界對於中國民間道教文化的研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道教儀式叢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