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平民皇帝第一人 | 拾書所

漢高祖劉邦:平民皇帝第一人

$ 237 元 原價 299
他是中國第一個由平民出身的皇帝,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願意為他捨身賣命?
  憑什麼他能和西楚霸王項羽互爭天下?
  劉邦是如何在亂世中崛起,打敗項羽,
  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

  他知人識人,大度能容,
  因此擁有一群才華洋溢的人為他謀事。
  因此能指揮若定,大家齊心打天下。
  他還能愛護百姓,具有仁君的特質。

  從鴻門宴到楚漢相爭,
  從人心惶惶的亂世,到結束戰爭而安定民心。
  跟隨著劉邦的腳步,
  讓我們看著這位平民皇帝在運用權術時,
  所蘊涵的治理智慧。

  相關的人物

  劉邦是如何以一個平民身分,擊敗強敵,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呢?

  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出身平民,曾擔任泗水亭長。司馬遷說他個性寬大豁達,熱善好施。秦末天下大亂,他趁機加入反抗行列。劉邦實力雖弱,卻能重用蕭何、張良等人才,再加上韓信、英布等人幫助,最終擊敗項羽,成為漢朝開國皇帝。圖為明朝劉俊所繪的《漢殿論功圖》,描繪漢高祖劉邦初立漢朝,在殿上規定朝儀,對眾臣論功封賞的場景。

  項羽
  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代,《史記》說他力氣大到能夠扛起鼎,才氣過人。鉅鹿之戰時,他曾破釜沉舟來展現決心,結果大破秦軍,成為各路諸侯的領袖。但項羽只懂得用力量去征服別人,導致樹敵過多,埋下楚漢相爭失敗的原因。

  蕭何
  蕭何曾做過秦朝的小吏,也是劉邦身邊少數讀過書的人。劉邦進入長安的時候,蕭何搜集了政府檔案,做為重要的情報資料。在楚漢相爭之際,劉邦常吃敗仗,靠著蕭何才不致潰敗。日後劉邦便以蕭何功勞最大,封為酇侯。

  張良
  張良、蕭何與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他的家族五代都輔佐韓國,在韓遭滅國後便隱姓埋名。傳說中,他曾於圯下得到太公兵法,之後追隨劉邦。他以善於謀略策劃出名,劉邦稱讚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他為留侯。

  韓信
  韓信是著名的軍事家,但出身寒微,年輕時曾受到「胯下之辱」。蕭何將他推薦給劉邦時,曾稱讚他為「國士無雙」,是無人能及的人才。因為感激劉邦的重用,他在楚漢相持不下時,也未曾背棄劉邦。但因為鋒芒太露,叛變失敗後被滅族。

  呂后
  呂后是劉邦的妻子。韓信預謀叛變時,呂后採用陳平的計略,在宮中誘殺了韓信。呂后也利用劉邦長年在外征戰的機會,扶持娘家的勢力,最後導致了宮廷中發生功臣派與外戚派的鬥爭。

  陳平
  挑撥項羽和范噌的關係,誘殺韓信,解除了平城之圍,都是出自陳平的計策。但呂后想要分封呂家親戚為王的時候,陳平不敢反對。等到呂后死後,陳平便策動劉氏諸王消滅呂家勢力。漢文帝時,他還當上了丞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