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上鉤:轉「怒火」為「清涼」的6堂課 | 拾書所

別上鉤:轉「怒火」為「清涼」的6堂課

$ 230 元 原價 290
根據佛教的觀點,生老病死並非造成我們生活悲苦的真正根源,悲苦的根源在於,我們總想要逃離人生的事實,遠離痛苦並尋求快樂。奇怪的是,即使所有眾生都想和平生活,我們諸多世代以來追求和平的方法好像並不奏效:為了追求和平與快樂,我們卻投入戰爭──從歷史上的大小戰爭與日常生活中的爭吵。儘管我們追求和平快樂,卻時時輕易地點燃怒火。本書的六堂課,即是教導我們如何止息嗔心,修持和平。
當嗔心生起時,用耐心來讓嗔心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逐步降溫,而不是馬上依照習氣作出反應──不作出行動,不自言自語,而是與你的柔軟之處建立連結。在修持的過程中將發現,因為一切事物轉瞬即逝且毫無根基的實相,所以這些不安的感受並沒有解決的方案。唯有在不安與氣惱的能量中放鬆,任其生起、留駐與消失,方可將自己與世間獲得和平。
藏文「賢巴」(shenpa,「執著」,也意味著「上鉤」),指出了嗔心與貪心的根源,也是所有衝突、暴行、壓迫和貪婪的根源。禪修能幫助我們很快地逮到「賢巴」,承認它的生起,安住在被激起、想要行動的感受中,開放而放鬆地全然與它共處,訓練自己不要失去控制,不追逐念頭,一次又一次的回到當下,讓覺知回到呼吸。
如寂天菩薩所說的,痛苦能教導我們甚多的功課。當痛苦生起時,如果我們把握機會,它便能激發我們去尋求答案,教導我們生起同理心,學會謙卑;當生命跌落谷底時,同時也觸及內在的力量。一旦與痛苦親密接觸,對一切保持開放,困境真的會轉變你。而安住痛苦最好的方法,便是培養一顆溫暖而單純的菩提心,與他人產生連結,建立一個平等的關係;進而在厭惡感中慈悲安住,當我們藉此方法而與其共處時,厭惡感就會消散。
暫停一下,在那不安的能量裡呼吸──吸氣、吐氣,我們便能經歷那無時而恒久的安住、無可言說的智慧,以及自心的本初善。就在彼處,那些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我們領悟到,不安全感是具有潛能的,它能創造新的文化,而那是一種基於愛和慈悲、而非恐懼和嗔恨的文化。我們能參與其中,為自己個人和整個世界創造一種新的文化。
此外,本書也在每一章節另附上延伸閱讀,祈願多位大成就者的偈言與實修,能導引讀者更貼近藏傳佛教的核心,安住當下,培養溫暖而慈悲的菩提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