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某種意義上,每個獎項都是一張邀請函,
來自寫作那個美好的青春國度
2018年是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的第十五年,每一年透過聯合報副刊的推動,持續扎根,對於鼓勵青年文學創作的成績也有所積累,2018年甚至開始安排一些過往的得獎者,加入評選或記錄的過程,讓文學獎本身也能夠創造良性的循環,同時也讓這些漸漸成為文壇主力的新秀們,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並學習到更多經驗。
黃麗群表示,喜歡這次的作品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打造和控制,去找出自己講話的方式。整體讀起來很愉快。她喜歡他們從生活中書寫,而不是刻意地去抓一個無法駕馭的題材,這是寫作的誠意之一。另外,在這些作品裡面,性別的邊界是曖昧流離的。寫作者已經很成熟、能夠駕馭和表現認知。
廖玉蕙回應,文學本就取材於人生,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碰到的課題相差無幾,很難不重複前人的題材。但人生有共相,也有殊相,同樣的題材在每個時代的具體經驗都不同,況且語言也有自己的生命,表達的方式會不斷改變。「文學貴創新,沒有俗套容身的空間」,且文學的創新未必表現在嶄新的題材上,「怎麼寫」要比「寫了什麼」更接近文學的本質。
廖咸浩感到非常驚喜,就年輕的詩人來說,許多作品都算是相當成熟,有些作者的風格非常強烈,這是最彌足珍貴之處。較不同的是,這一代年輕作者,「書寫」的機會其實被快速的資訊交流模式所壓縮,可說是「失去語言的一代」,因此能靈活掌握語言的展現,實屬不易。此外,在短詩短文的寫作風潮中,一首詩的結構更顯重要,如何不只是呈現孤立的意象,將主題不斷往前推進,就有賴於架構的能力。
2018評審
短篇小說決審:甘耀明、林俊頴、駱以軍、黃麗群、童偉格
散文決審:向 陽、柯裕棻、焦 桐、廖玉蕙、鍾文音
新詩決審:許悔之、陳義芝、廖咸浩、鯨向海、羅智成
某種意義上,每個獎項都是一張邀請函,
來自寫作那個美好的青春國度
2018年是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的第十五年,每一年透過聯合報副刊的推動,持續扎根,對於鼓勵青年文學創作的成績也有所積累,2018年甚至開始安排一些過往的得獎者,加入評選或記錄的過程,讓文學獎本身也能夠創造良性的循環,同時也讓這些漸漸成為文壇主力的新秀們,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並學習到更多經驗。
黃麗群表示,喜歡這次的作品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打造和控制,去找出自己講話的方式。整體讀起來很愉快。她喜歡他們從生活中書寫,而不是刻意地去抓一個無法駕馭的題材,這是寫作的誠意之一。另外,在這些作品裡面,性別的邊界是曖昧流離的。寫作者已經很成熟、能夠駕馭和表現認知。
廖玉蕙回應,文學本就取材於人生,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碰到的課題相差無幾,很難不重複前人的題材。但人生有共相,也有殊相,同樣的題材在每個時代的具體經驗都不同,況且語言也有自己的生命,表達的方式會不斷改變。「文學貴創新,沒有俗套容身的空間」,且文學的創新未必表現在嶄新的題材上,「怎麼寫」要比「寫了什麼」更接近文學的本質。
廖咸浩感到非常驚喜,就年輕的詩人來說,許多作品都算是相當成熟,有些作者的風格非常強烈,這是最彌足珍貴之處。較不同的是,這一代年輕作者,「書寫」的機會其實被快速的資訊交流模式所壓縮,可說是「失去語言的一代」,因此能靈活掌握語言的展現,實屬不易。此外,在短詩短文的寫作風潮中,一首詩的結構更顯重要,如何不只是呈現孤立的意象,將主題不斷往前推進,就有賴於架構的能力。
2018評審
短篇小說決審:甘耀明、林俊頴、駱以軍、黃麗群、童偉格
散文決審:向 陽、柯裕棻、焦 桐、廖玉蕙、鍾文音
新詩決審:許悔之、陳義芝、廖咸浩、鯨向海、羅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