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宅 | 拾書所

花宅

$ 222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花宅?是鳥語花香的地方嗎?有什麼奇特的風土民情呢?有精采的故事嗎?
花宅在哪裡呢?

如詩般吟唱,似畫般描繪,花宅的美麗與哀愁,花宅的古老與神祕,
追憶花宅過往的熱鬧繁華,寄望將來的修復和文化的傳承。

在離島的離島,望安島上的一處美麗海灣,
那個村落上,像朵花般的聚落,孩子在花心上放風箏,大人出海捕魚,魚灶裡飄散著鮮美的海味,還有白浪追逐著沙灘……
夏天,硓石古石牆邊開著天人菊,妝點成道地的「花宅」。
房子前,有粿葉樹,樹下有井。
大家在井邊挑水、殺魚、洗衣服。
黃色的花朵掉落媽媽們頭上、背上,安慰她們的辛苦……
花宅位於澎湖群島中的望安島上,因為剛好位於島的中央,後來改名為「中社」。
先民於300年前,也就是明末清初,從大陸閩南地區和金門渡海而來,看到村子的中央有一座小山丘像「花心」,花心的周圍有好幾座山丘,好像花瓣環抱花心,所以就稱這個村落為「花宅」。

文字創作感想
2018年4月春,5月初夏,為了編寫花宅的繪本,我前後兩次踏上花宅。
四月的花宅,觀光客還沒有來,除了著名的曾家古厝前有二三人閒聊外,一片寧靜。聊天的聲音裡,有個年輕男孩,想來必是雲林科技大學的學生。聽說花宅去年最後兩個小孩由望安國小畢業升上國中後,村子裡已經沒有小孩。除了據守家園的長者外,罕見的有幾個年輕人協助關懷長者,協助古厝、魚灶的修復、記錄、製作網站的工作,他們就是雲林科技大學的學生。看到他們,就看到了另一種文化傳承力量與希望。一路拍照來到一處小巷口,看到一位長者施施然,從另一端是海的巷弄裡走出來,如同從海上來。瞧他溫文儒雅模樣,便猜想是傳聞中的顏神靠校長。與校長打招呼後,校長說他是出來曬太陽的。
四月的花宅,陽光溫暖燦爛,適合養生。五月,花宅繪本的工作小組先行來到馬公,與維護花宅文化不餘遺力的曾文明老師有約。曾老師細說花宅故事,精采生動。隔日,一行人搭船來到望安,進入花宅踏查訪問耆老,獲得許多他們提供的珍貴資料。八十多歲的葉成仁先生,搬出幾把用浮球製作的南胡,和包裹於孔雀餅乾袋裡的口琴,拉南胡、吹口琴和吟唱褒歌。是日黃昏,我登上住宿的民宿三樓頂,驚見夕陽從花宅灣斜斜射入,如藝術家將一片片金箔鑲貼在整個聚落的硓石古石牆上,花宅聚落頓成金碧輝煌的黃金城。為了一睹夕陽的美麗,接著趕赴花宅灣,只見夕陽懸於海面碼頭上,其美麗自不在話下。然而更吸引我的,是花宅聚落的三位長者,於海堤上來回走路運動,其中一位還隨身攜帶手機拍下美景,分享親友。我請求與他們合影,他們十分客氣,只肯面海,至今仍難忘花宅人的謙遜、隨和與樂天。
隔晨,我六點即踏出民宿,只見村中兩位年長婦女,開廳門燒香後,緩緩散步來到菜宅牆邊,看著圍牆裡的花生,閒話今年缺雨,連耐旱的花生都要澆水。
清涼的大葉欖仁樹下,站長咖啡店主人,邀人來修理樹下陳家公井上打水的幫浦,修理好後,正好村長也來了,便協助將鬆開的井蓋扶上使它密合,以免來井邊納涼的觀光客物品滑入,共同守護來訪的客人。接著又來了幾個人,大家談笑說起村長捕獲六隻大龍蝦的喜事。
花宅聚落之所以能夠風華再現,主要當是在地的有識之士和旅外村民的團結,極力爭取,終能獲得政府的重視,撥款修復古厝,正是所謂自助人助。
我們訪問了顏神靠校長、曾文明老師、葉成仁先生、陳明地先生,在他們言談裡還提到許多共同為花宅努力的人士。大家一談起花宅,無不鉅細靡遺,說起花宅生活的點滴,無限懷念,如一千零一夜,有說不完的故事。
繪圖創作感想
花宅,一個聽了很久的地名,總算在2018年初夏,第一次到訪。
記得當天,風和日麗,對於初至花宅的訪客,我的心中難掩期待,而寧靜則是每個沒落小鎮共同的語言。其實想想,花宅距離繁榮的過往並不久遠,但時間,總是走得太快,還好硓石蓋的宅院夠堅固,才能讓我們站在這裡,循著留下的線索,去描繪花宅過往的輪廓。
黃昏來臨時,我們拜訪了退休後,留在當地生活的顏校長,聽著他娓娓道著從前的點滴,感受到,或許當年的生活條件並不富裕,但有著大海相伴,童年的時光也跟著豐富了起來!人生真的是很奇妙,當你被放在什麼位置,就會發展出不一樣的旅程。
讓我想起了一段話,“你打開哪一扇窗,就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真心的希望藉有這本書的出版,讓更多人了解這座美麗的村落,曾經如何展現著獨特的生活文化;也讓花宅動人的故事一代代的傳唱下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