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男人,也愛上帝,但誰會愛我?
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旅,一段家族祕密的考驗之路
21世紀首部進入性別矯正機構的真實紀錄,同志自傳文學的重要篇章
也是一個家庭共同邁向寬恕、尊重與成長的動人故事。
==內容簡介==
心中的罪惡感持久不消,讓我心酸多年,
讓我漸漸接受:這種心酸,想必就是活在世上應有的感受吧。
然而,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
父親是牧師的賈若德.康里從小深受教會影響,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惶恐又掙扎。十九歲就讀大學期間,同學向他父母告密,抖出他是同志的事實,他因而被迫做出影響終身的抉擇:若不參加教會贊助的矯正治療班,他將失去親朋好友,失去他天天祈禱的上帝,也不可能再上大學。
當時十九歲的賈若德熱愛寫作,與科蘿伊交往。他知道有一個「女朋友」能為他擋住不少質疑,與科蘿伊真正成為情侶是他期待自己可以「變直」的方法。但是,「如果做了還是扳不直怎麼辦?如果走錯這步路的結果是失敗,最後自己落得孤寂潦倒、受罪惡煎熬,那又怎麼辦呢?」
賈若德.康里不再為了前往性向矯正機構感到困惑:「已經問厭了,也不想再探尋其他解答、其他現實,不願再空想自己誕生在別人家、換一個軀殼,該有多好。每次我領悟到,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了,再問也是白問,心情就變得更壞。事到如今,我已有逆來順受的心理準備。」為了承擔父親的眼光,他試圖揚棄自己「不正當的過往」,展開努力。
「愛的進行式」(Love in Action,簡稱LIA)傳授的是,少一分自我,就等於多一分美德,而多一分美德,就能向上帝再靠攏一步。學習的項目包括練習陽剛氣概、回憶家族歷史等等。「愛的進行式」諮商師考斯比總是不吝展現陽剛之氣,他曾在酒吧和哥兒們起鬨,和人打架。賈若德有時不禁會想,「我幾乎羨慕他曾染上毒癮,羨慕他踏錯的路照樣充滿陽剛之氣。……他不必看這齣紀錄片,就能成為直男。」
在該機構的期間,賈若德填寫家譜,回憶家族過往的「罪惡」。藉此機會,他自問:「我」欠缺了什麼?缺陷出現在哪裡?是不是家族的遺傳造成的?父親會如何看他?當賈若德問起母親過去的家族記憶,母親答:「問這東西的必要性在哪裡,我看不出來。」「他們為什麼有必要知道我們家這麼多東西?我們家和情欲有什麼關係?」
究竟賈若德能否接受矯正機構的「治療」,完成父親的期待?當賈若德面對自我與外在的拉扯,也是他與牧師父親的對抗歷程:從一開始父親的不理解,到賈若德背負期望,走進「愛的進行式」,之後的賈若德與父親的關係將面對巨大的轉變……為了寫下飽含淚水與希望的回憶錄,賈若德與父親將再度經歷世間的考驗,這是一段錐心刺骨的旅途,也是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路;當家族祕密逐一攤開,男孩不再被消除、視而不見,而是讓勇氣與原諒成為可能。
==本書精華摘句==
◎我感受到的不是如釋重負,而是比較接近「恐懼」:我怕的是未知,怕我自己。我快變成什麼樣的人了?
◎雖然我擔心上帝可能決定不再理我,擔心自己無法挽回和上帝的交情,但我也知道,這時想反悔,也沒有退路可走了。我已決心變得更堅強。
◎那一夜,我默默下定決心,凡事照他們的意思去做就對了,因為恥辱和怒火盤據我胸腔,搶走我為愛預留的空位,更像看不見的瘀青似的,在我皮下擴散。
◎我知道,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倘若再脫離家庭,我僅存的愛也將被摧毀殆盡。
◎這些同學在LIA的時日全比我長,日日品嘗打拚的苦楚。他們全體驗過「虛無」,如今打拚出一份「有」,只不過這份「有」代表繼續奮鬥、繼續抗戰、繼續否決罪惡的心意。然而,我不太確定自己能否掙脫疑慮。
◎我從未期望父親在一夕之間接受我所做的每一小項調整,反之亦然。父子產生誤解時,儘管常傷及對方心靈,也仍和「虐待」相去甚遠。這是LIA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
◎長達十年的苦戰當中,我一次也不曾呼喚上帝。並不是因為我有意把上帝排除在我人生之外,而是因為祂的語音不復存在。我的遭遇使得我不可能和上帝對話,不可能信仰一個一直叫我自憎的上帝。神被矯正治療師從我面前奪走了,無論我勤走再多教堂,胸口這種死氣沉沉的重擔不曾稍減。
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旅,一段家族祕密的考驗之路
21世紀首部進入性別矯正機構的真實紀錄,同志自傳文學的重要篇章
也是一個家庭共同邁向寬恕、尊重與成長的動人故事。
==內容簡介==
心中的罪惡感持久不消,讓我心酸多年,
讓我漸漸接受:這種心酸,想必就是活在世上應有的感受吧。
然而,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
父親是牧師的賈若德.康里從小深受教會影響,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惶恐又掙扎。十九歲就讀大學期間,同學向他父母告密,抖出他是同志的事實,他因而被迫做出影響終身的抉擇:若不參加教會贊助的矯正治療班,他將失去親朋好友,失去他天天祈禱的上帝,也不可能再上大學。
當時十九歲的賈若德熱愛寫作,與科蘿伊交往。他知道有一個「女朋友」能為他擋住不少質疑,與科蘿伊真正成為情侶是他期待自己可以「變直」的方法。但是,「如果做了還是扳不直怎麼辦?如果走錯這步路的結果是失敗,最後自己落得孤寂潦倒、受罪惡煎熬,那又怎麼辦呢?」
賈若德.康里不再為了前往性向矯正機構感到困惑:「已經問厭了,也不想再探尋其他解答、其他現實,不願再空想自己誕生在別人家、換一個軀殼,該有多好。每次我領悟到,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了,再問也是白問,心情就變得更壞。事到如今,我已有逆來順受的心理準備。」為了承擔父親的眼光,他試圖揚棄自己「不正當的過往」,展開努力。
「愛的進行式」(Love in Action,簡稱LIA)傳授的是,少一分自我,就等於多一分美德,而多一分美德,就能向上帝再靠攏一步。學習的項目包括練習陽剛氣概、回憶家族歷史等等。「愛的進行式」諮商師考斯比總是不吝展現陽剛之氣,他曾在酒吧和哥兒們起鬨,和人打架。賈若德有時不禁會想,「我幾乎羨慕他曾染上毒癮,羨慕他踏錯的路照樣充滿陽剛之氣。……他不必看這齣紀錄片,就能成為直男。」
在該機構的期間,賈若德填寫家譜,回憶家族過往的「罪惡」。藉此機會,他自問:「我」欠缺了什麼?缺陷出現在哪裡?是不是家族的遺傳造成的?父親會如何看他?當賈若德問起母親過去的家族記憶,母親答:「問這東西的必要性在哪裡,我看不出來。」「他們為什麼有必要知道我們家這麼多東西?我們家和情欲有什麼關係?」
究竟賈若德能否接受矯正機構的「治療」,完成父親的期待?當賈若德面對自我與外在的拉扯,也是他與牧師父親的對抗歷程:從一開始父親的不理解,到賈若德背負期望,走進「愛的進行式」,之後的賈若德與父親的關係將面對巨大的轉變……為了寫下飽含淚水與希望的回憶錄,賈若德與父親將再度經歷世間的考驗,這是一段錐心刺骨的旅途,也是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路;當家族祕密逐一攤開,男孩不再被消除、視而不見,而是讓勇氣與原諒成為可能。
==本書精華摘句==
◎我感受到的不是如釋重負,而是比較接近「恐懼」:我怕的是未知,怕我自己。我快變成什麼樣的人了?
◎雖然我擔心上帝可能決定不再理我,擔心自己無法挽回和上帝的交情,但我也知道,這時想反悔,也沒有退路可走了。我已決心變得更堅強。
◎那一夜,我默默下定決心,凡事照他們的意思去做就對了,因為恥辱和怒火盤據我胸腔,搶走我為愛預留的空位,更像看不見的瘀青似的,在我皮下擴散。
◎我知道,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倘若再脫離家庭,我僅存的愛也將被摧毀殆盡。
◎這些同學在LIA的時日全比我長,日日品嘗打拚的苦楚。他們全體驗過「虛無」,如今打拚出一份「有」,只不過這份「有」代表繼續奮鬥、繼續抗戰、繼續否決罪惡的心意。然而,我不太確定自己能否掙脫疑慮。
◎我從未期望父親在一夕之間接受我所做的每一小項調整,反之亦然。父子產生誤解時,儘管常傷及對方心靈,也仍和「虐待」相去甚遠。這是LIA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
◎長達十年的苦戰當中,我一次也不曾呼喚上帝。並不是因為我有意把上帝排除在我人生之外,而是因為祂的語音不復存在。我的遭遇使得我不可能和上帝對話,不可能信仰一個一直叫我自憎的上帝。神被矯正治療師從我面前奪走了,無論我勤走再多教堂,胸口這種死氣沉沉的重擔不曾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