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珍奧斯汀用小說寫人性
200年後,她的小說就像大腦科學個案全集
文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迷人混搭,剖析珍‧奧斯汀經典作品與人物,
原來用我們的大腦理解別人,真是一件不單純的事!
珍.奧斯汀為何如此廣受歡迎?我們為何把《傲慢與偏見》讀了一遍又一遍?愛瑪淘氣的計謀為何讓人感到開心?我們又為何在乎《勸服》中安妮.艾略特所受的苦?
我們在乎是因為生物天性讓我們對人、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人類大腦是社會大腦。奧斯汀的角色非常可信,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他們不只是想像出來的人物,而是我們熟悉並且摯愛的朋友。由於奧斯汀捕捉人類心理寬度與深度的能力如此豐富,讓人覺得她與讀者有共鳴。
人類對於同理心的需求很大,想知道不管喜悅或悲傷我們都不孤單,還有依附、否定、自認,當然也有愛,我們看到自己與周遭之人反映在奧斯汀的作品中。與其他動物相比,社會智力是人類特徵中最為高度發展的一種,這是怎麼演化來的?為何有其價值?溫蒂.瓊斯既是奧斯汀學者,也是一位執業心理治療師,她探索了社會智力的許多方面,與奧斯汀的經典作品放在一起討論。
‧感覺如何誤導了我們?
「就算真的陷入情網,我也不該盲目到這種不像話的地步。我已經招來了偏袒和無知,不管提到他們之中哪一位,我都喪失了理智。」──伊莉莎白,《傲慢與偏見》
‧是什麼賦予我們調節(或者不去調節)情緒的能力?
「她無能為力,因為她無心克制自己。」──論瑪麗安,《理性與感性》
‧不帶情緒的知識缺乏信念及力量──情緒教訓每次都能勝過認知教訓。
「我這輩子一直都是個自私的人,表現出來是這樣,儘管原則上不是。從小大人就教我明辨做人的道理,但是沒人要我改正脾氣,人家教我規矩,卻放任我傲慢自大地實行這些準則。」──達西先生,《傲慢與偏見》
‧心智理論的重要性;誤解他人的危險之處。
「是啦,好人!愛瑪心想,但是這些跟畫人物肖像有什麼關係呢?你根本不懂畫,別裝出那副樣子,好像很著迷我的畫,把你的著迷留到海莉特面前表現吧。」──愛瑪.伍德豪斯誤解了愛爾頓先生的慾望,《愛瑪》
本書絕妙原創、充滿洞見,揉合了文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瓊斯不僅讓我們有機會用新的方式看待奧斯汀,也讓我們對自己的情感、行為和大腦有更多的理解。
│同感推薦│
── 林靜如╱「律師娘」
──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 螺獅拜恩╱暢銷書人氣作家
──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為何廣受歡迎?文學如何與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擦出火花?這本書的獨到觀點,將帶我們一同洞見人性。
── 謝伯讓╱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國外好評│
文學分析與神經科學的迷人混搭。強烈推薦喜愛奧斯汀與大眾心理學的讀者,你將從中獲得許多具原創、敏銳的概念。
──《書單》(Booklist)
推薦給珍迷與對情緒科學有興趣的一般讀者──你不必是珍‧奧斯汀的狂粉也能享受這本書奇特的組合。特別推薦給那些喜歡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勸說》中沃爾特爵士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與英國文學教授,瓊斯結合心理學與文學,分析珍‧奧斯汀的小說為何如此吸引渴望社交的人類大腦。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本書值得投注時間細讀,深入探究人類行為背後的科學與珍‧奧斯汀寫作背後的藝術。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200年後,她的小說就像大腦科學個案全集
文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迷人混搭,剖析珍‧奧斯汀經典作品與人物,
原來用我們的大腦理解別人,真是一件不單純的事!
珍.奧斯汀為何如此廣受歡迎?我們為何把《傲慢與偏見》讀了一遍又一遍?愛瑪淘氣的計謀為何讓人感到開心?我們又為何在乎《勸服》中安妮.艾略特所受的苦?
我們在乎是因為生物天性讓我們對人、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人類大腦是社會大腦。奧斯汀的角色非常可信,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他們不只是想像出來的人物,而是我們熟悉並且摯愛的朋友。由於奧斯汀捕捉人類心理寬度與深度的能力如此豐富,讓人覺得她與讀者有共鳴。
人類對於同理心的需求很大,想知道不管喜悅或悲傷我們都不孤單,還有依附、否定、自認,當然也有愛,我們看到自己與周遭之人反映在奧斯汀的作品中。與其他動物相比,社會智力是人類特徵中最為高度發展的一種,這是怎麼演化來的?為何有其價值?溫蒂.瓊斯既是奧斯汀學者,也是一位執業心理治療師,她探索了社會智力的許多方面,與奧斯汀的經典作品放在一起討論。
‧感覺如何誤導了我們?
「就算真的陷入情網,我也不該盲目到這種不像話的地步。我已經招來了偏袒和無知,不管提到他們之中哪一位,我都喪失了理智。」──伊莉莎白,《傲慢與偏見》
‧是什麼賦予我們調節(或者不去調節)情緒的能力?
「她無能為力,因為她無心克制自己。」──論瑪麗安,《理性與感性》
‧不帶情緒的知識缺乏信念及力量──情緒教訓每次都能勝過認知教訓。
「我這輩子一直都是個自私的人,表現出來是這樣,儘管原則上不是。從小大人就教我明辨做人的道理,但是沒人要我改正脾氣,人家教我規矩,卻放任我傲慢自大地實行這些準則。」──達西先生,《傲慢與偏見》
‧心智理論的重要性;誤解他人的危險之處。
「是啦,好人!愛瑪心想,但是這些跟畫人物肖像有什麼關係呢?你根本不懂畫,別裝出那副樣子,好像很著迷我的畫,把你的著迷留到海莉特面前表現吧。」──愛瑪.伍德豪斯誤解了愛爾頓先生的慾望,《愛瑪》
本書絕妙原創、充滿洞見,揉合了文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瓊斯不僅讓我們有機會用新的方式看待奧斯汀,也讓我們對自己的情感、行為和大腦有更多的理解。
│同感推薦│
── 林靜如╱「律師娘」
──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 螺獅拜恩╱暢銷書人氣作家
──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為何廣受歡迎?文學如何與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擦出火花?這本書的獨到觀點,將帶我們一同洞見人性。
── 謝伯讓╱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國外好評│
文學分析與神經科學的迷人混搭。強烈推薦喜愛奧斯汀與大眾心理學的讀者,你將從中獲得許多具原創、敏銳的概念。
──《書單》(Booklist)
推薦給珍迷與對情緒科學有興趣的一般讀者──你不必是珍‧奧斯汀的狂粉也能享受這本書奇特的組合。特別推薦給那些喜歡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勸說》中沃爾特爵士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與英國文學教授,瓊斯結合心理學與文學,分析珍‧奧斯汀的小說為何如此吸引渴望社交的人類大腦。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本書值得投注時間細讀,深入探究人類行為背後的科學與珍‧奧斯汀寫作背後的藝術。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