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討二十世紀芸芸中國基督教思想家對中國教會及社會的影響,吳耀宗是個絕不能繞過的人物。一方面,他一直站穩「激進」的神學立場,致力回應基督教信仰面對的各種時代挑戰,意圖在動盪多變的現代中國,為中國基督教建立其「科學」、「社會」,甚至「革命」的基礎。另方面,正因為這種立場,他受到來自基督教神學版圖的「保守」陣營攻擊,指其不論在信仰以至於政治立場上,均把中國基督教引往自毀的方向。因而,吳耀宗在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發展歷程中,同時有着「正題」與「反題」的形象與角色,對他的評價可說毀譽參半。
本冊收錄《社會福音》與《沒有人看見過上帝》是吳耀宗的兩部代表作,反映了他在二十世紀30至40年代間的思想關注及重要轉向,是探究他怎樣走上擁抱社會革命及共產主義之路不可或缺的歷史及思想文本。
《社會福音》是吳耀宗的自選文集,各篇文章體例雖不一,但卻仍充分反映出其關注。誠如吳在〈自序〉中說:「這本書的背景是一個在存亡絕續的中國,是一個在矛盾紛亂中的世界。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今日社會制度的應當改造,是基督教對社會改造的特殊貢獻。」全書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重點:(一)吳對當前中國及世界時局的分析;(二)吳對基督教的時代使命的基本理解;(三)吳特別針對唯愛主義、社會改造及共產主義等問題的探索,即他所闡釋的「唯愛的革命」。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更是《社會福音》內不少文章觸及的重點。對吳而言,這就是基督教不應迴避關於社會的根本改造,甚至革命的挑戰。這也是吳耀宗為文集命名《社會福音》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社會福音》一書反映出吳耀宗在二十世紀30年代對基督教與社會改造及革命的思考,那麼,40年代出版的《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便是他從神學進路來對此課題作更深入及全面的疏理。從30年代到40年代,中國與國際的局勢發展,已經歷了重大的變化。吳耀宗對基督教的社會貢獻的思考,也隨之而調整。吳耀宗十分重視《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因為《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一書處理的,正是他多年來一直關注,並持續反省的課題──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跟過去不同的是,《沒有人看見過上帝》系統地從神學進路的思考,處理基督教與唯物論的矛盾,並試圖提出調和兩種迥異意識型態的方法。根據吳耀宗的說法:「基督教與唯物論是不衝突的,不只是不衝突,並且可以有互相補充之處。」全書直接面對唯物論者對於「上帝存在」的質疑,並試圖向唯物論者闡述基督教的思想,以不同於傳統教義講述的模式站在「相對」的角度來談論「絕對」的上帝。並且熱切的在書中的序言裡留下伏筆,期盼信奉基督者與信奉唯物論者能針對書中所談論的議題回應,達到雙方理性深度的對話。這不僅是他內在思想探索的結果,更是其對戰後中國政治形勢的思想回應。
得獎紀錄
本書通過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評審
本冊收錄《社會福音》與《沒有人看見過上帝》是吳耀宗的兩部代表作,反映了他在二十世紀30至40年代間的思想關注及重要轉向,是探究他怎樣走上擁抱社會革命及共產主義之路不可或缺的歷史及思想文本。
《社會福音》是吳耀宗的自選文集,各篇文章體例雖不一,但卻仍充分反映出其關注。誠如吳在〈自序〉中說:「這本書的背景是一個在存亡絕續的中國,是一個在矛盾紛亂中的世界。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今日社會制度的應當改造,是基督教對社會改造的特殊貢獻。」全書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重點:(一)吳對當前中國及世界時局的分析;(二)吳對基督教的時代使命的基本理解;(三)吳特別針對唯愛主義、社會改造及共產主義等問題的探索,即他所闡釋的「唯愛的革命」。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更是《社會福音》內不少文章觸及的重點。對吳而言,這就是基督教不應迴避關於社會的根本改造,甚至革命的挑戰。這也是吳耀宗為文集命名《社會福音》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社會福音》一書反映出吳耀宗在二十世紀30年代對基督教與社會改造及革命的思考,那麼,40年代出版的《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便是他從神學進路來對此課題作更深入及全面的疏理。從30年代到40年代,中國與國際的局勢發展,已經歷了重大的變化。吳耀宗對基督教的社會貢獻的思考,也隨之而調整。吳耀宗十分重視《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因為《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一書處理的,正是他多年來一直關注,並持續反省的課題──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跟過去不同的是,《沒有人看見過上帝》系統地從神學進路的思考,處理基督教與唯物論的矛盾,並試圖提出調和兩種迥異意識型態的方法。根據吳耀宗的說法:「基督教與唯物論是不衝突的,不只是不衝突,並且可以有互相補充之處。」全書直接面對唯物論者對於「上帝存在」的質疑,並試圖向唯物論者闡述基督教的思想,以不同於傳統教義講述的模式站在「相對」的角度來談論「絕對」的上帝。並且熱切的在書中的序言裡留下伏筆,期盼信奉基督者與信奉唯物論者能針對書中所談論的議題回應,達到雙方理性深度的對話。這不僅是他內在思想探索的結果,更是其對戰後中國政治形勢的思想回應。
得獎紀錄
本書通過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