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師,應具備的社會學學問
基層醫師(家庭醫師)是民眾健康的守護者,是擔任醫療網的第一線,直接接觸病人、家庭,甚至全社區,他們是全人的醫師。與病人互動之間,除了病情討論之外,其他無所不談,那就是「社會學」知識,舉凡風俗習慣、社區生活、民間信仰、語言戲曲、衛生保健、醫病關係……等等。這些所謂的鄉土文化(阿嬤的文化),都是開業基層醫師必須要懂的基本知識。
小小診間,一手掌握社會的脈動
林瑤棋當了五十年的開業醫師,看過的病人超過百萬人次,每日在診間醫病和諧互動中,當然就能掌握社會上的脈動,他勤作日記,文筆幽默流暢,記錄豐富精彩的台灣人生活現象。
醫路走來,將生命值發揮到極致
古早的醫師是在看「病人」,健保後的醫師是在看「病」,五十年醫路,林瑤棋不忘行醫初衷,不單只看「病」,而是要看整個「人」,只要還有能力、體力,會讓生命貢獻值發揮到極致。
醫聊文化,探索鄉土文化的趣味
「這代的人有義務將這代的文化流傳下去」,林瑤棋到鄉下開業,坐擁豐富的田野資料,更投入鄉土文化研究工作,讓大家對台灣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的變遷有更深刻的了解。
醫談老人,老年生活規劃要趁早
過去的人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其實這已是歷史故事,所以現在的人必須去學習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從年輕開始就要儲存「老本、老伴、老身、老居」,做為將來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
醫覽世界,行萬里路以增廣見聞
近半世紀以來,林瑤棋醫師對有關民俗文化的涉獵從未停止過腳步,深信「行萬里路(見識)勝讀萬卷書(知識)」,跑遍百個以上國家,豐富的田野調查,讓他成為一個無窮盡的文化寶藏。
本書特色
基層醫師看診的機緣,不只貼近病人,也打開社區探訪的角度,口述訪談、田野調查,都是研究的素材,民眾是風俗民情的窗口,日積月累的,化成半世紀的行醫見聞録。
名人推薦
《醫路走來》是老仙ㄟ林瑤棋的最新文集,書中細數他在基層行醫五十年來的經驗與心得,以及八十年來台灣醫療文化變遷中的所見所聞。希望能讓讀者有所體會,嘗試從民俗文化角度去看醫療,或者從醫療角度去挖掘民俗文化故事,使醫療與民俗水乳交融、花繁葉茂。同時也冀望醫界在培養基層醫師時,除了精準掌握醫學專業外,也能夠用心去認識台灣的鄉土文化、掌握社會脈動、拉近醫病關係,使其傳承、見證上一代醫師所堅持的志業與足跡。--------文字工作者 李翠瑩
基層醫師(家庭醫師)是民眾健康的守護者,是擔任醫療網的第一線,直接接觸病人、家庭,甚至全社區,他們是全人的醫師。與病人互動之間,除了病情討論之外,其他無所不談,那就是「社會學」知識,舉凡風俗習慣、社區生活、民間信仰、語言戲曲、衛生保健、醫病關係……等等。這些所謂的鄉土文化(阿嬤的文化),都是開業基層醫師必須要懂的基本知識。
小小診間,一手掌握社會的脈動
林瑤棋當了五十年的開業醫師,看過的病人超過百萬人次,每日在診間醫病和諧互動中,當然就能掌握社會上的脈動,他勤作日記,文筆幽默流暢,記錄豐富精彩的台灣人生活現象。
醫路走來,將生命值發揮到極致
古早的醫師是在看「病人」,健保後的醫師是在看「病」,五十年醫路,林瑤棋不忘行醫初衷,不單只看「病」,而是要看整個「人」,只要還有能力、體力,會讓生命貢獻值發揮到極致。
醫聊文化,探索鄉土文化的趣味
「這代的人有義務將這代的文化流傳下去」,林瑤棋到鄉下開業,坐擁豐富的田野資料,更投入鄉土文化研究工作,讓大家對台灣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的變遷有更深刻的了解。
醫談老人,老年生活規劃要趁早
過去的人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其實這已是歷史故事,所以現在的人必須去學習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從年輕開始就要儲存「老本、老伴、老身、老居」,做為將來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
醫覽世界,行萬里路以增廣見聞
近半世紀以來,林瑤棋醫師對有關民俗文化的涉獵從未停止過腳步,深信「行萬里路(見識)勝讀萬卷書(知識)」,跑遍百個以上國家,豐富的田野調查,讓他成為一個無窮盡的文化寶藏。
本書特色
基層醫師看診的機緣,不只貼近病人,也打開社區探訪的角度,口述訪談、田野調查,都是研究的素材,民眾是風俗民情的窗口,日積月累的,化成半世紀的行醫見聞録。
名人推薦
《醫路走來》是老仙ㄟ林瑤棋的最新文集,書中細數他在基層行醫五十年來的經驗與心得,以及八十年來台灣醫療文化變遷中的所見所聞。希望能讓讀者有所體會,嘗試從民俗文化角度去看醫療,或者從醫療角度去挖掘民俗文化故事,使醫療與民俗水乳交融、花繁葉茂。同時也冀望醫界在培養基層醫師時,除了精準掌握醫學專業外,也能夠用心去認識台灣的鄉土文化、掌握社會脈動、拉近醫病關係,使其傳承、見證上一代醫師所堅持的志業與足跡。--------文字工作者 李翠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