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成語與趙文化08:毛遂自薦 | 拾書所

戰國成語與趙文化08:毛遂自薦

$ 222 元 原價 280
一、 出書宗旨:
世界古老文明中,不論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或印度文明,經數千年歷史洪流的衝激與淘汰,這些古老文明皆已非原有民族及文化,而在古老文明中,惟有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八千年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曾中斷,並屹立至今。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成就的中華文化,如何讓正處於心智成長與社會價值觀建構階段的青少年,適時地獲得中華文化學習機會並掌握他們所熟悉與有興趣的學習手段-圖像學習,在輕鬆愉悅地學習狀況下,讓青少年逐步進入中華文化之堂奧,自幼即陶冶他們具文化素養,變化他們的氣質,成為有教養、有自信、有內涵、有想法、有作為的人。

二、 內容結構:
(一) 成語背景:故事的緣起與發生背景(時間、地點、與王國)
(二) 故事內容
(三) 成語運用
(四) 圖畫知識:著重故事內出現之文物的說明與介紹
(五) 延伸閱讀:著重故事內出現之文化知識解說
(六) 附錄:地圖、年表及參考書目

閱讀導引:
(一)《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編寫首先集中在戰國時期、漢代、唐代及宋代四個中華文化蓬勃發展的大時期,之後再往上延伸與向下發展不同時代。《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第一部以成語故事為主,計劃出版戰國時期五套,每套十冊左右;漢代五套,每套十冊左右;唐代兩套 每套十二、三冊左右;宋代兩套 每套十二、三冊左右。因成語故事發展皆集中在這四個時期,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為最多,其次漢代,自唐代與宋代之後則漸少。由此可見,漢語發展至宋代已臻完備。
(二)這套《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在編寫上力求系統化,以呈現當代全貌。以戰國時期成語為例,經蒐集與整理,精選出50則故事,每則故事編寫成一冊書;並按故事內容作系統的歸納與整合,讓讀者閱讀時能獲得一個時代(時間)或是一個王國(空間)全貌的認識。因此,在編排上,戰國時期的50則故事,共整合成五套:一趙文化、二秦文化、三齊文化、四楚文化及五韓、魏、燕等其他諸侯國一套。每套各十冊,另加導讀。
讀者閱讀時,可從系統的編排中,建構與發展對戰國時期的認知,並可清楚分辨出各諸侯國的人物特質、文化差異,與生活風貌及生活時尚。
(三)在本圖說叢書內的插圖,以嚴謹的考古與藝術史的研究作為背後強而有力的支持,並將這些原始資料轉化成一個個完整且符合時代與地域風格的圖畫,如故事裡的人物、服裝、裝飾、髮式、頭冠、生活用器以及場景力求正確地呈現當時風貌。希望讀者閱讀抽象文字時,同時結合正確具象圖畫,建構讀者對當時人的生活美學的認知。
(四)為求青少年讀者在閱讀時,清楚掌握本圖說集的內容,因此,在內容上分故事背景,此部分為述說本冊故事的緣起與出處;成語故事內容,則為詳述成語故事本身;最後為故事運用,如何將本故事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三個部分,前後兩部分分別為引導與運用,而中間部分為故事本身,為讓讀者清楚分辨引言與故事運用,和故事本身有所區隔,因此,引言及故事運用部分的圖說則以戰國時期的漆畫風格表現。故事本文則以圖畫的形式呈現。讓每冊的章、節內容安排,配以不同圖象風格,以方便讀者清楚分辨。
(五)為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對時代與王國有個清楚的定位,書後附有地圖與年表,以助讀者在時代與地域上有一清晰的概念。此外,為求讀者能瞭解圖畫中的文物來源與出處,另附有「圖畫小知識」與「延伸閱讀」兩單元。「圖畫小知識」將文物原圖以插圖方式呈現並註明文物收藏地點。「延伸閱讀」則為讀者提供成語故事內更豐富的相關文化知識。
(六)在編輯設計上,運用不少當時之工藝圖飾諸如織品、銅器、漆器等紋飾作為書的封套、封面與封底,以及標題的底紋,試圖加深讀者對當時藝術風格及美學的印象。
(七)《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第一輯十冊成語故事以戰國成語與趙文化為主軸,按時序精選了《邯鄲學步》、《鷸蚌相爭》、《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紙上談兵》、《排難解紛》、《醇酒美人》、《毛遂自薦》、《奇貨可居》及《市道之交》十則故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