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利用各國檔案,探索近代中國發展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組織—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
本書為作者於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提出的博士論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修正。
簡單的說,華洋義賑會(全名為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它是一個立足於中國二○至三○年代中期,以中外合作為主旨的國際性救災、防災非政府組織。它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呢?僅1921至1937年之間,中國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公路都是由它協助政府完成;當國際創設防災機構時,華洋義賑會提供的章程與經營經驗,成為各國的標竿,並且落實為新組織的制度。在沒有中國政府的協助下,華洋義賑會以其獨特的國際合作經驗,活躍於本土與海外超過十六年。在一個以政府活動為主體的社會中,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從來就不被重視,特別是當華洋義賑會具備中外各半的幹部人數比例原則、濃厚的國際性組織經營色彩、超越政府效率的表現,以及關懷農村群眾的文宣基調,在中國政府強調民族主義的年代裡,它有時被看作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主權的代言人;1949年後,華洋義賑會重要幹部參與中共政權的事實,更讓保守的臺灣學界不願意去碰觸它在信用合作以外的事蹟。無論如何,華洋義賑會的存在,確實使中國在經濟與外交力量不振的年代中,一反過去消極作為被援助的弱國形象,轉而有機會嘗試作為一個積極將防災、救災知識、經費,以及非政府組織管理人力資源向海外援助輸出的社會。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華洋義賑會的多元而豐富的活動經驗,絕對可以當作是近代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起源(original)。
本書為作者於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提出的博士論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修正。
簡單的說,華洋義賑會(全名為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它是一個立足於中國二○至三○年代中期,以中外合作為主旨的國際性救災、防災非政府組織。它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呢?僅1921至1937年之間,中國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公路都是由它協助政府完成;當國際創設防災機構時,華洋義賑會提供的章程與經營經驗,成為各國的標竿,並且落實為新組織的制度。在沒有中國政府的協助下,華洋義賑會以其獨特的國際合作經驗,活躍於本土與海外超過十六年。在一個以政府活動為主體的社會中,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從來就不被重視,特別是當華洋義賑會具備中外各半的幹部人數比例原則、濃厚的國際性組織經營色彩、超越政府效率的表現,以及關懷農村群眾的文宣基調,在中國政府強調民族主義的年代裡,它有時被看作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主權的代言人;1949年後,華洋義賑會重要幹部參與中共政權的事實,更讓保守的臺灣學界不願意去碰觸它在信用合作以外的事蹟。無論如何,華洋義賑會的存在,確實使中國在經濟與外交力量不振的年代中,一反過去消極作為被援助的弱國形象,轉而有機會嘗試作為一個積極將防災、救災知識、經費,以及非政府組織管理人力資源向海外援助輸出的社會。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華洋義賑會的多元而豐富的活動經驗,絕對可以當作是近代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起源(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