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現代化的傳奇推手:南天王陳濟棠自傳 | 拾書所

廣東現代化的傳奇推手:南天王陳濟棠自傳

$ 182 元 原價 230
陳濟棠藉由主導《廣東三年施政計劃》,在短短八年期間讓廣東一躍成為國民政府黃金十年的模範省!

  陳濟棠,粵系軍閥代表,主政廣東期間(1929-1936),興建廣東最早的發電廠,新開三十多條公路,完成粵漢鐵路及天河機場,重要的工廠、港口、學府亦在此時陸續出現,使古老的廣州蛻變成為能比肩上海的大城市,故有「南天王」之稱。

  在民國二十五年以前,先後稱雄於南粵(廣東省)者,有所謂「三濟」──即龍濟光、李濟深和陳濟棠是也。陳氏(陳濟棠)由民十八起,繼李濟深之後,為第八路總指揮……據粵凡八年,時間之長久,為龍、李二人所不及,其治粵之成績,亦遠在龍、李二人之上。──汪希文〈南天王陳濟棠外傳〉

  陳濟棠出生在一個亦耕亦讀的家庭,曾參加討袁(世凱)倒龍(濟光)戰爭,集廣東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寧粵和談後蔣介石決定在廣州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簡稱西南兩機關),陳濟棠擔任常務委員。表面上,全國黨政復歸於統一,但兩廣仍維持半獨立局面,陳濟棠實際上已成為握有軍政大權的「南天王」。

  1936年6月至9月爆發「兩廣事變」(亦稱「六一事變」),廣西的新桂系和廣東的陳濟棠粵系,以抗日運動之名義,挑戰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國民政府。該政治事件最終以雙方達成妥協而告終,隨後也結束了陳濟棠對廣東的割據局面。陳濟棠垮台後,在農林部長、兩廣臺灣宣慰使、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等虛職上短暫停留後,便一直賦閒無事。當年名聲顯赫的「南天王」,再也沒有回到萬人矚目的「舞臺」。

  本書是作者對其一生事蹟簡明扼要地回憶,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廣東革命根據地統一、北伐、抗戰、國共內戰等。因是作者晚年所寫,牽涉許多事情難免有所諱飾,文史專家蔡登山另找到汪希文所寫〈「南天王」陳濟棠外傳〉一文做補充,兩相參閱可知全貌。汪希文,是汪兆鏞之子,汪精衛的胞姪。對於陳濟棠,有其近身的觀察,相較他人所寫的傳記,當有更珍貴的史料價值。而這長文當年僅發表於香港《天文臺》報紙上,有鑑於資料的可貴,乃重新打字校對,合為一書,以期讓讀者更加了解這位當年叱吒中原的「南天王」。

本書特色

  ★藉由主導《廣東三年施政計劃》,陳濟棠讓廣東在短短時間成為國民政府黃金十年的模範省!
  ★本書是作者對其一生事蹟簡明扼要地回憶,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廣東革命根據地統一、北伐、抗戰、國共內戰。
  ★特別收錄〈「南天王」陳濟棠外傳〉,與原書兩相參閱可知當時歷史全貌,另有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