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 | 拾書所

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

$ 388 元 原價 490
■ 印尼民主進程如何影響國家經濟發展?
■ 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SBY)作為印尼首位民選總統,為何在他十年任期(2004-2014)內,國家政治與經濟改革似乎都停滯不前?
■ 以政治素人形象旋風式崛起的佐科威(Jokowi)在2014年勝選成為總統後,為何國家經濟發展邁向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國內政治對立似乎有增無減?
■ 縱使穆斯林佔國家人口逾八成,印尼基本上仍可被理解為世俗國家。不過,激進伊斯蘭力量崛起,會否危害印尼容納多元的民主進程?2019年印尼大選後,印尼民主進程將往何處去?

中國大陸很流行的一個政治觀點,是國內人口龐大,故此國家民主化不得進行,否則國家會出大亂。這種觀點深入民心,某程度上也是中國專權政治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8年,強人蘇哈托逾三十年的獨裁統治被終結,自此印尼邁向國家民主化之路。至今,印尼擁有全球第四大人口﹑是全球第三大民主國家。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曾將印尼評為東南亞最自由國家。相比泰國﹑菲律賓﹑土耳其等國,印尼的民主進程更和平﹑更穩定﹑更具持久力。民主化時期的印尼經濟同樣引人注目。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預測,印尼有望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印尼也盛產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或稱「獨角獸」),Go-Jek、Tokopedia、Traveloka、Bukalapak都是印尼製造的「獨角獸」。

要論證印尼終難維持民主政體,理由可以很多。學術文獻早已指出,能夠阻礙印尼這個島國成為民主政體的各種挑戰包括:國內族群與宗教極為多元、人口以穆斯林為主、國家發展程度不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於四千美元)、天然資源豐富、貧窮差距日益擴大、行政機關不太受制約、鄰國(例如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或中國)不熱衷於民主政治。聯邦主義、 殖民主義、威權主義的後遺影響,是其他更難被量度的印尼民主進程障礙。

不過,印尼國家民主化二十年過去,似乎都能克服各種挑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戴維信(Jamie S. Davidson)在《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1998-2018)》(Indonesia: Twenty Years of Democracy)聚焦於印尼民主化時期的各種動態轉變,梳理印尼龐雜民主實驗的政治得失。戴維信博士將印尼民主進程概分為「革新時期」﹑「滯緩時期」﹑「對立時期」,並分析在這三段時期印尼新舊政治力量﹑國際組織如何互動與角力。戴維信博士於書中探問:印尼發展中的民主政體有何優勝之處﹑有何弱點?為何對印尼民主進程的評價毀譽參半?印尼未來民主路有何前景?印尼民主發展能否迎接下一個二十年?

對於政府決策者﹑研究人員乃至一般讀者,《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是有關印尼民主化時期、2019年大選前後複雜政經發展不可多得的簡明讀本。再者,於於全球民主退潮當中,《印尼模式》對亞洲乃至世界民主進程亦有啟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