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業兒醫明橋大二的「叛時代教養」新作/
★深入剖析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易怒、省話、晚回家、離家出走、裝病拒學、經常受傷……
孩子透露的SOS訊號,你讀懂了嗎?
傾聽陪伴X心態改變X 信任原則
用包容與同理撫平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
打造有愛、有溫度的親子關係。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練習──沈雅琪老師、謝玉蓮心理師【專文推薦】
感動480萬名父母心《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3~6歲做對管教,不打不罵孩子更聽話》作者明橋大二暖心續作!
★走進孩子內心,肯定帶刺的青春期
呱呱墜地的小天使落入人間,大哭大笑是他們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慢慢成長後,開始會耍任性,有豐富的情緒表達方式。青春期是成為大人的一個過渡階段,約從國小三、四年級(10歲)開始一直到20歲左右,此階段逐漸成熟的思想,急速成長的身心變化,讓孩子們一方面脫離孩童模樣,同時也讓孩子充滿不安與疑惑,成長的焦慮讓孩子開始頂嘴、拒學、離家……,許多父母也視孩子叛逆難教,親子之間不斷衝突卻毫無實際溝通,以致親子關係逐漸惡化,父母天天沉浸在心碎崩潰的邊緣。
「你以為你是誰!煩死了別來吵我!」
「我才不是你的寶貝、你也不是我的寶貝!」
「反正跟你們說也沒用,我自己解決最快!」
曾幾何時,我的孩子變成長滿尖刺的仙人掌孩子?
很矛盾,孩子時而對我撒嬌,時而對我發脾氣;
很崩潰,搞不懂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青春期孩子出現暴怒、拒學、受傷、向父母要錢、晚回家、離家出走……
那個每天都要跟爸媽擁抱的孩子,到哪裡去了呢?
本書作者明橋大二在學校輔導室及醫院診間諮商多年,他發現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情總是反覆動盪,一下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想要裝作成熟世故,但是一下子又想回到童年,在父母身邊當個撒嬌的寶貝,其實青春期孩子的內心隱藏著許多訊息,等著父母們察覺:
「個性火爆」的孩子,是因為有太多鬱悶的情感;
「只想在家」的孩子,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傷人的現實就會接踵而來;
「習慣說謊」的孩子,是因為說出實情的話,反而要受到更糟糕的對待;
「沒有幹勁」的孩子,是因為滿懷幹勁地表達意見,也只會遭人否定。
★孩子的反抗,是為了期待被他人肯定與理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歷經學測、升學、社交等種種壓力,這些壓力來源是因為害怕父母用成績替他們打分數;大部分父母總是忍不住想以一己之力去改變孩子,會想著:「要是你可以再這樣一點的話……」、「為什麼你老是不這樣做呢……」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心態,其實反而是在跟孩子說:「現在的你是不行的!」不知不覺間,向孩子傳遞出了否定的訊息,而孩子開始用負面態度回應,殊不知孩子的種種反抗,都是為了「期待能被他人肯定與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又脆弱,更容易因為他人的言語或霸凌,而自我評價低落,甚至萌生自殘、輕生的念頭,因此對青春期的關懷與教養更需謹慎。
作者在本書提出了深刻的提醒,面對惜字如金的青春期孩子,希望父母們能「先同理再講理」,而不是依照自己的想法窮追不捨、強迫開口。「同理心」才是最好的親子特效藥,對孩子賦予足夠的信任,孩子的內心就能得到支持與安慰,從中得到安定與獨立的力量。
★肯定,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無論是荷爾蒙作祟,或是在成熟與幼稚之間來回徘徊,他們經常會做出許多需要父母費心的行為。這時候,請別跟孩子抱怨:「為什麼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我們做爸媽的為了你都這麼忍耐了……」這樣的話語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毫無價值,造成親子衝突不斷,其實孩子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作者建議父母先好好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於是提出了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十大守則:
1、放下想要「用大人的力量改變孩子」的想法。
2、放下對於孩子「 為什麼都不做某些事」的不滿。
3、肯定孩子現在所擁有的優點, 以及他盡己所能的努力。
4、不要再給孩子下達指示、命令或是任意干涉。
5、孩子向你說話的時候, 無論再忙碌都要仔細聆聽。
6、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7、如果真的對孩子做了不對的事, 要直率地向孩子道歉。
8、放下想要以恐嚇、辱罵、體罰等方式讓孩子動起來的想法。
9、如果是非常擔心的事情, 要和孩子面對面好好談,確實地加以提醒。
10、多跟孩子說「 謝謝」、「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在日常互動中提高孩子的自我評價。
★青少年時期最擔心霸凌問題,父母一定要察覺這些變化!
察覺孩子向父母傳遞求援的蛛絲馬跡相當重要,孩子邁入國高中時,成了省話一哥、一姐,在不願與父母溝通的情況下,嚴重低落的自我評價會引發孩子的脫序行為,本書也探討了現今社會關注的校園霸凌現象,作為探討孩子內心的主要議題,父母需要有所警惕,在名為霸凌的背後,可能牽扯到哪些與孩子互動上的隱性不良問題,當您發現孩子有以下變化,很可能是遭到霸凌的訊號:
‧孩子的身體、服裝出現變化──衣服莫名破損、弄髒、身上有明顯外傷
‧孩子的所有物出現變化──文具或小東西壞掉或不見,書本有被撕毀的痕跡
‧孩子的言行出現變化──不再提起學校的事,突然想說退出社團或轉學
‧孩子的感情出現變化──成績退步、老是發呆,容易生氣或哭泣
‧孩子表達出控訴──說出「有人找我麻煩」、「我的東西不見了」等話語
‧孩子發出的其他訊號──收到騷擾信、無聲電話或惡作劇電話,且相當頻繁
‧可能引發輕生念頭的危險信號──孩子突然說「好想要輕鬆一點」,且毫不惋惜地將寶貝的物品分送給別人,暑假或寒假結束前是最危險的時機。
作者諮商時發現,青春期孩子遭遇霸凌時,之所以對父母說不出口的理由,最常聽到的是「不想傷了父母的心」、「不想讓父母擔心」的這種心情。即便自己正飽受折磨,卻還是顧慮到父母的這種溫柔,令人擔憂也為之心痛。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面對霸凌的表現也不同,因此身為父母要隨時觀察並關懷,孩子有任何不尋常的表現時,都要審慎瞭解是否遭遇霸凌。
★溫柔說、學放手,孩子的青春不消極
父母們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時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為青春期是孩子要「轉大人」的過程,許多孩子會有所謂的獨立思考,不願聽從父母的話、對父母表達控訴,卻又會對父母抱持著依賴性。孩子反抗的背後,其實代表著缺乏安全感,他們嚮往著「爸媽能多陪在自己身邊」、「能多聽聽我說的話」,孩子會觀察父母的生活方式與處世態度,並透過模仿學習,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才逐漸形塑出孩子的個性與品格,而父母面對孩子的訴求,耐心傾聽、同理回應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
現在開始,化身心靈偵探,聽聽孩子們怎麼說?他們的行為又透露著哪些訊息?透過接納和陪伴,讓我們在正確的溝通下,讀懂青春期孩子不願敞開的內心。
【孩子我想好好懂你,給父母的教養心靈雞湯】
♥不要讓筋疲力竭的孩子更加筋疲力竭,不要讓傷痕累累的孩子更加傷痕累累。
♥一個令孩子感覺不舒服的家,往往是家人之間的關係不那麼融洽,令人神經緊繃、感到窒息的家。
♥「拒學」代表孩子「心靈的溫控裝置」正在運轉
♥教養很重要,學習也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培育孩子的「自我評價」。
♥接受孩子真正的狀態,反而能看見孩子的優點
♥沒辦法撒嬌的人並不是獨立,能夠撒嬌的人才能夠獨立。
♥孩子在行為偏差或是犯罪跟前的最後一道防線,並不是規矩或是管教,而是受到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從中而生「不能背叛爸媽」的那份感恩之心。
★名人暖心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彭菊仙/親子作家
溫美玉/全台最大教師社群創始人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推薦
「父母不要期望太多,也不要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能夠獨自生活而放棄他,請在孩子辛苦又無法坦率時給予他們友善的關愛。」
「懂得為自己療傷以及撫慰他人的心是必要的知識,這本書適合給學校老師和心理醫師閱讀。」
「這本書非常有幫助,因為它以易於閱讀的方式編寫,並說明了父母應該與孩子溝通的原因。」
「為了不忽視孩子的內心,孩子們在青春期這個艱難的時代,這是一本新時代父母都必須閱讀的一本好書。」
► 情境圖解說明,秒懂孩子的不安與徬徨
透過貼近現實生活的情境插畫,深入剖析孩子的內心世界,洞察青少年反抗的原因,專業詳述孩子不願說出口的苦楚。
► 心理醫師專業經驗,破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針對青春期的惱人問題,提供相關共鳴經驗與正確觀念,坦然面對孩子的真實樣貌,學習放手並信任孩子所做的一切,父母不再因青春期的叛逆傷透腦筋。
► 時下霸凌議題分析,圖解孩子的內心角落
有鑑於霸凌事件頻傳,許多孩子因為霸凌而影響生活與求學,作者提出七大要素,讓父母透過觀察與傾聽來理解孩子,提出正確的支持與回應機制。